研究方向概述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 零样本学习,多智能体轨迹预测,图像分析与识别,跨模态表征,医学影像分析,生物特征识别,信息安全,智能金融票据及证卡鉴伪与识别。

智能机器人: 看护机器人,金融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防伪溯源,标签及数字版权防伪。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恶意软件检测、对抗样本攻防、加密流量分析。

嵌入式系统: 软硬件开发设计、轻量化ARM算法优化、FPGA数据采集、接口逻辑设计、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Linux和安卓软件开发等。


工业检测与服务机器人

实验室长期致力于计算机视觉、语音交互处理、机器学习等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此为技术基础,开发基于机器视觉的高性能工业检测机器人平台和基于语音交互处理的高性能服务机器人平台。结合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线阵图像传感器、面阵图像传感器的图像采集及处理等技术,开发工业检测机器人产品,实现工业检测机器人在金融安全、刑事侦察、工业产品质量检测等领域的应用。应用人工智能和语音交互处理技术,开发服务机器人产品,实现服务机器人在金融、医疗、零售和教育等领域的辅助人工客服、情感陪护、失能护理、无人店铺和辅助学习等服务。并且被大量应用于上海的教育机构、中日合资食品公司等各类企事业单位。

票据智能鉴伪系统与装备开发

智慧银行建设需要各种金融智能服务设备,围绕这类应用需求,依托实验室在计算机视觉及机器学习方面的理论积累,开展智能金融票据鉴伪的核心技术、核心模块及相关设备的研发。基于高性能DSP、多核处理器和大规模FPGA,应用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发多光谱票据图像采集模块、多光谱票据图像分析与识别模块、金融票据鉴伪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对金融票据的可靠鉴伪和数据分析。相关技术应用于金标A机、金标清分机、外币A机、外币鉴伪仪、高分辨率纸币信息分析仪和金融票据采集仪等产品中。并已进入4家国有银行、13个商业银行和67家地方银行,产值达到10亿。

证卡、标签智能鉴伪系统装备及数据分析

实验室开展可见光、红外、紫外等多光谱图像处理,多生物特征信息融合处理以及射频技术的研究,着重研究多国别护照、身份证以及港澳台居民证的信息采集,基于深度学习的多生物特征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OCR字符识别、多光谱鉴伪识别,基于用户特征信息的电子音像防伪等技术,开发身份认证类产品,如身份证综合信息采集与认证机、护照综合信息采集与认证机和证卡真伪鉴别光电鼠等,以及电子音像制品的版权保护产品。并在中国民航下属的22个大型国际机场自助通关、中国银行身份核验、国家移民局部分边境口岸证件鉴伪等场景中得到了大量应用。

生物特征识别

实验室开展生物特征识别,研究指纹、人脸、虹膜和唇读等,对个体进行自动识别。其广泛应用于证照比对、安防门禁、防止金融欺诈等方面。并在无约束环境条件下,研究待识别对象的生物特征表示和识别的方法,如多视角下的人脸识别,在不同照明情况下的面部识别等;以及开展多模态生物特征的融合技术,提高生物特征识别的精度和速度。

产品质量追溯

实验室联合国家质检总局和农业农村部共同打造第三方追溯系统网络平台。着重研究物联网和区块链的跨学科技术的融合、产品溯源信息的大数据分析和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监测与追踪网络系统。基于以上方面的研究成果,实验室推出了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网络平台”,成功在国家海关总署备案应用,服务于国内外各地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名优产品,覆盖21亿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