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思想建设 > 正文

思想建设

口腔医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开展“讲好科研故事·凝聚奋进力量”主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3-05-16    浏览次数:

为传承和发扬老一辈医学家的科研精神,引导研究生坚定科研报国信念,2023513日,口腔医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在学院会议室开展了“讲好科研故事·凝聚奋进力量”党建科研互融互促活动。

一、讲述“刀尖舞者”陈孝平院士的科研故事

口腔医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王馨媛同志分别从临床工作、科研日常、爱国情怀三个方面为大家讲述了陈孝平院士的科研故事,并带领大家集体观看陈院士的查房教学视频。

陈孝平院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18luck新利电竞 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肝胆胰外科研究所所长,器官移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他在肝癌外科治疗和肝移植方面 做出了系统的创新性成果。他提出了新的肝癌分类理论,打破了该领域5个手术禁区,在世界创立了三项中国人的原创手术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中国肝病手术治疗水平。陈孝平院士始终把病人是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总是早早来病房,熟悉每一个病人情况,往往为了某一个病人的术式或治疗计划反复讨论,时常加班到深夜,“肝胆相照”这个词用在陈孝平院士身上非常贴切,一方面,是他对医学事业的忠诚、热爱;另一方面,更是他对所有病人的用心、真心。


除了在临床工作中取得卓越成绩,陈孝平院士还非常重视科研及教育工作。陈院士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做事风格,就是“今日事今日毕”。他时常强调,在科研工作中,不仅需要重视实验结果,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方法,鼓励他们从容应对科研工作中的挑战。

敢坐冷板凳,是明德厚学的蓄力薄发;能啃硬骨头,是求是创新的继往开来。陈孝平院士的科研故事让同学们领略到老一辈医务工作者、科研工作者的心怀家国、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的风范,凝聚了奋进的力量。


二、分享学习心得,汲取榜样力量

口腔医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的同学们在听完陈院士的科研故事后,都深受触动,积极分享心得体会,在支部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交流。


“听完王馨媛同志对陈孝平院士的事迹的介绍,我受益匪浅。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也是一位顶尖的临床医生,陈孝平院士在科研,教育及临床治疗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口腔医学生,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员,我们应当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学习陈孝平院士的优秀品质,将这种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实践中,为人类的健康和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22级硕士张凯文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界。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老一辈医学家,陈孝平院士、裘法祖院士联合其他医学界泰斗院士联名向原国家卫生部及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办公室写了一封信,建议将医学教材及医学出版物中“患者”一词统一更改为“病人”。理由是自古以来中国就不曾使用“患者一词”,该词是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我国东三省才传入关内。作为一名研究生,更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必须要牢记历史,以史为鉴,只有这样,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才能避免被侵略、被奴役的悲剧重演”。

——党支部书记杨婧


“作为你们的师姐,我非常想跟大家说的是,今日事今日毕真的很重要。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研究生生活很快就会过去,时间有限,师弟师妹们,你们已经进入研究生阶段,可以称得上是医学方面的科研工作者,我们首先要树立科研梦,以梦为马,珍惜时间,努力专研实现个人理想,其次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更要把个人理想与中国的前途与命运相连,为健康中国建设,为人类健康事业而努力”。

——22级博士滕笑天


三、结语

老一辈医学科研人的故事背后,传达了他们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和以病人生命健康为首的职业精神,在新时代新医科建设的大背景下,作为新一代的医学科研人,应以国家发展为目标,以时代需要为导向,立鸿鹄志,铸大师魂,彰显着华中大口腔人的风采!党建科研共融,赓续红色血脉。口腔医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将继续讲好科研故事,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让党旗在科研一线高高飘扬,让梦想在华夏大地深深扎根。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口航空路13号
邮政编码:430030
联系电话:027-83692710

网站备案:鄂ICP备05003321号-11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