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地图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一、点说院系

新时代朝阳产业:专业学科方向包括水处理与水质安全、大气污染控制、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建筑环境与零能耗建筑、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城市燃气等,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息息相关。

发展舞台广阔:学院提供个人导师、教师班主任以及大学生科研创新、国际交流(中英、中美国际班)、自主创业等资源平台,助力学生全方位成长,搭建广阔的发展舞台。

学科优势明显:具有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研究渗透特点,在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及土木建筑工程领域形成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型结构体系,工程背景强大、成果丰硕,学生国际交流深造通畅。

二、招生专业名称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智慧环境试验班)【含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三、院系简介

18luck新利电竞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有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3个本科专业;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具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湖北省首批一级重点学科,包括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固废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湖北省工程实验室、建设部给排水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环境与建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水质安全与水污染控制工程中心)。18luck新利电竞 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为进入(Environment/EcologyESI全球前1%的优势学科。

学院学科交叉优势明显,具有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研究渗透的特点,与我校材料、建筑、土木、机械、能源、化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合作,初步形成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型环境科学与工程体系。学院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学、研、产协调发展。

学院先后与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荷兰、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地区的多所大学、研发机构和知名企业建立了全方位的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关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专业导读

环境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根据国家启动的“水十条”、“大气十条”、“土十条”等环保治理专项,本专业培养学生需掌握环境工程领域水、气、固体废物与土壤等污染防治、环境规划、评价以及环境修复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成为具有较强环境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毕业生可从事环境工程领域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规划评价、技术研发、科学研究、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学科前景: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和难得的机遇。环境工程专业是集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授(含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名)领衔的教学和科研学术队伍,毕业生相继前往斯坦福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国际著名学府深造,环境专业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绿色名片”。

课程设置: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微生物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基础化学、流体力学、工程制图、环境工程施工、环境评价、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核心课程。并开设了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工程教学实践环节。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城市水科学与水工程及工业水处理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研究型人才,主要从事水的社会循环过程中的市政给排水、建筑给排水、工业给排水、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节水技术、农业给排水、城市及工业污水和污泥的处理与循环利用等工程领域的规划设计、研究开发、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学科前景:水是生命之源,“水工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水十条”的颁布使治水工程成为重中之重,加之世界面临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及洪涝灾害频发等严重问题,使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成为目前最急需的专业人才。另外随着我国航空航天及走向深蓝战略发展,水资源利用与研究也将走向太空和深蓝。

课程设置:水分析化学、水处理生物学、流体力学、水泵与水泵站、城市水工程计算机应用、水工艺仪表与控制、水工程经济、水工程施工、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水质工程学等。并开设了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工程教学实践环节。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建筑与能源领域设计、施工、管理、研发等工作、融合多学科知识(建筑、环境、能源、人工智能)、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学科前景:连续四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综合排名稳居全国前十,在建筑节能与清洁能源利用、智慧建筑方面具有鲜明特色着眼于营造健康、舒适、绿色的人居环境以及满足工业工艺要求的生产环境,在我国双碳战略背景下,立足国家重大需求,培养时代紧缺人才与专业将才,就业领域广阔、前景极好。

课程设置:物联网、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建筑环境学、建筑设备自动化、燃气输配、智能建筑等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

五、职业发展标签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注册环保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市政工程师、暖通工程师、EHS管理工程师

六、优秀毕业生代表

陈烨,本科毕业后于本校直博,师从杨家宽教授,现就职生态环境部。博士期间致力于固废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含共同一作),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曾获国家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社会活动积极分子等多项荣誉。

梁莹,保研本校,毕业后就职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研究生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2SCI4篇中文核心,授权2项发明专利。曾获校三好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华中大先锋党员、十佳德育助理、优秀毕业生等多项荣誉。

孙浩铭,现保研本校。曾获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第三届“深水杯”全国大学生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团体赛一等奖,曾担任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本科给排水党支部副书记,曾获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

七、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7-87792101

传真: 027-87792101

网址:http://ese.hust.edu.cn/

微信:xiaohuanren-ai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