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冰”与“火”的磨练中做命运的主人
作者:盛小桐 时间:2023-05-08 浏览:
对于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同学们来说,情绪高涨、精力充沛、自信满满与情绪低落、悲观绝望、不能动弹的交替充斥在当前的生活中,是无法回避的“冰”与“火”的煎熬。那么,“To be,or not to be”?“是应默默忍受坎坷命运之无情打击,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并将其克服”?我们是否可以从苦痛中涅槃重生?其实,决定权掌握在来访者自己手中——你可以做自我生命的主人,你完全有能力做自我生命的主人。
光,一直都在;你不必向外寻光,光自在你的生命之中。咨询师并非造光者,他只是陪你一起深入生命本体,打开那尘封许久的心门,帮助你看到自我本然的生命能量。当你相信了你本就拥有光时,它自会源源不断地漫延开来,滋养着你与他人,并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2022年秋季学期,盛小桐老师接待了一位来访同学。该同学称近期情绪波动较大,与伴侣、室友多次发生矛盾,孤独感、受挫感强烈;失眠加重,思绪繁多杂乱,学习效率低下,倍感焦虑烦躁。曾去医院问诊,但对“重度焦虑”的诊断结果并不认可,也对当前病情倍感茫然与无措,希望能够通过咨询增进对自我的了解,缓解当前的心理痛苦。
咨询师认真聆听来访者讲述近期经历,细致了解其近期情绪、思维、身体状况以及饮食、作息情况,并了解其过往相关经历,发现来访者的情绪困扰存在规律性波动,且最早可回溯到高中,比较符合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咨询师建议来访者可重新预约医生评估,完整讲述病情史与重要症状表现规律,来访者表示同意,之后经医生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
咨询师与来访者共同探讨如下几个问题:作为刚刚确诊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如何调整心态,正确认识、接纳与应对病情,促进病情好转?如何充分了解来访者原生家庭及成长经历,探索其当前学业、人际等困扰的深层心理机制与其渊源?如何在当前生活中保持觉察,增强心灵能量,提升自我关怀的能力,逐步应对与化解当前生活困扰?
咨询中,咨询师鼓励、引导来访者不断打开“理性思维”束缚,不去评判和限制自我表述,鼓励来访者自由叙说,允许思绪源源不断自由流动,在当下和过去的记忆、感受中自由跳跃,以此帮助来访者不断深入与贴近真实自我感受与需求,并逐步将过去的自我与当下的自我真正串联起来,强化自我的完整感,重新构建自我认同。
来访者在咨询中慢慢看到,其自我内在对话的语气是非常漠然和苛责的,自我厌弃感强,大多时间将自己视为机器人对待,忽视了对自我生理、心理需求的关怀。来访者发现,无论是人际中的敏感、猜忌与患得患失,还是学业上的极度要强上进,其背后都是巨大的不安全感——对被无视、被嫌弃、被抛弃的恐惧,以及希望被看到、认可、需要和珍惜的极度渴望。来访者的自我价值感长期建立在外界评价体系上,像是空中楼阁,一旦没有得到及时的正面反馈,便会分崩离析。
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了解来访者不安全感的渊源,是化解它的前提;引导来访者不断看到自身能量,帮助其逐步建立自我接纳、自我欣赏的能力,是助其建立稳固可靠的自我价值感的根基。
咨询中来访者发现,其不安全感与儿时经历密切相关。来访者幼年曾有相当长的留守、寄宿经历,父母常年在外且夫妻关系不合,母亲对其要求较高,父亲则对其多为漠视,来访者在短暂的团聚、交流时光中感受到较多的忽视、不理解与挑剔不满。儿时的来访者对父母的关心疼爱充满小心翼翼的期待,因此将父母的忽视与挑剔内化为更高标准的自我苛责,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也非常恐惧被父母嫌弃,害怕长期不在家的父母抛弃自己。同时,来访者将被看到、被重视的期待转移到与其相处时间更多的老师、同学身上。两相结合,导致来访者幼年起便在学习生活中对自己高标准要求,警惕自己的学业、人际表现是否能够让人满意,并时常感受到紧张与高压力感,也习惯了压抑自己内心波涛汹涌的情绪。长期波动的情绪无法得到想要的回应,也无法顺畅地疏通,更加剧了来访者的焦虑、孤独和痛苦感,形成负循环,常年折磨着来访者。
当看到源于过去,并一直跟随、折磨自己至今的不安与渴望之后,咨询师带领来访者开启自我关怀练习。将折磨自己的深层不安外化,它是属于那个幼时自己的情绪,可以将其命名为“不安的小朋友”。每当其感受到外界环境的“压力”与“威胁”时,那个“不安的小朋友”便会出现,表达着它的恐惧、委屈和愤怒。那么,来访者可以在生活中不断尝试与其对话:一方面,可以尝试以当前成年人的姿态去安抚它,告诉它“不怕,我已经长大了。情况其实没有你想的这么可怕。”另一方面,也需尝试用理智告诉当下的自己,这是那位小朋友在哭泣、在害怕,试图用它稚嫩的方式来保护我。那么,我可以尝试这一次不受它的影响和干扰——我有力量去客观理解当下,并有力量迎接当前的挑战。
“我真的有力量吗?”“我真的本来就值得被爱吗?”这是深藏于来访者内心的疑惑,在近二十年间未曾被有力回应。要想让来访者真正相信自己、接纳自己,并乐于主动关怀自己,便需陪伴来访者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过往,让其看到那隐藏在自我生命中的力量和闪光点,并掌握如何去看到的能力。那么,来访者便可拥有在回归生活时继续探索其自身丰富生命能量的内在动力。
确诊双相情感障碍,对于任何一位来访者而言都是蛮大的冲击,要接受并积极、科学地应对并非易事。咨询师需要帮助来访者更科学的了解双相情感障碍,并需让其理解严格遵医嘱吃药、规律复诊、不可随意调药、停药的重要性。确诊初期,来访者容易有病耻感,且需与药物磨合可能会出现种种不适,由此会加重来访者对于病情的恐慌不安,自我关怀理念的内化以及能力的培养在此时更是尤为重要。咨询师耐心陪伴来访者度过确诊初期的艰难时光,认真聆听来访的叙说,并引导来访者主动探索自我关照、自我疗愈的途径。绘画、听歌、跑步、香薰、给好友打电话等等是来访者认为可以取悦自己的方式,那便可以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增添这些元素。
关注生活中的积极信息,用积极视角解读当下的困境也非常重要。确诊初期,来访者出于不安会更容易去查阅相关负面信息,并担心自己未来也会遭遇类似糟糕的事情,且大数据会因此向其推送更多负面信息,影响来访者积极生活的勇气。盛老师充分共情来访者对病情的担忧,同时引导来访者看到一直存在于其生活中的外在支持力量,以及其自身在应对病情方面的努力。引导来访者重塑对困境的认知——如果我们保持觉察进入生活,那么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是了解自我的契机,每一刻都可进行自我关怀练习,每一次尝试都可充分体验、反思与总结。那么,当我们保持觉察,以积极的挑战者心态去迎接当前的困境,就会如挖掘洞穴中的宝藏般,不断在磨练中贴近真实自我,滋长生命的智慧和能量。面对困境,我们可以是生命的主人,以主人翁的心态去体验、去应对,而自我的成长在此间悄然发生。
盛老师引导并陪伴来访者以积极平和的心态去顺应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自然”,在顺应自然的过程中去观察、练习和体悟。其中,顺应本体之自然也是自我关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盛老师鼓励来访者有意识地尝试让自己的饮食起居逐渐顺应四时之自然与本体自然。健康饮食、有度运动、规律作息,一切都可顺应自然变化与需求,在不强求而有度的状态下徐徐推进。对自我持有慈爱之心,不苛待亦不溺爱。如此,对来访者的自我疗愈大有裨益。
“认识自我”是人一生的课题,自我成长也是贯穿生命始终的功课。如此,当下所有的探索、体悟和练习皆为体验,发展本就是曲折的,对自我成长亦需抱有积极有度、不强求而顺应自然之心。盛老师引导来访者不断去看到自我的积极变化,也体察这其中的痛苦和曲折。因看到自我的能量与进步而增进对自我的喜爱和信心,也因接纳过程中的曲折受挫,增进对自我成长的包容和耐心。这更有助于来访者在之后的自我成长之路上抱持自我,成为疗愈自我的专家。
对于大学生而言,当前本就处于建立自我同一性、探寻生命意义、强化自我生命主导感的年龄,以期望可以清醒、自主、自在、有意义地活;跌宕起伏的亲密关系体验和繁重的学业压力也交杂在这段年轻的岁月中。对于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同学们而言,此间所流下的成长的汗水与泪水自不必说。这是生命中的磨难,也可以是成长的契机。如何在这段通关之旅中深度认识自我、重构自我认同,并掌握自我关怀、自我疗愈的能力,借此机会从困住自我的创伤中涅槃重生,夺回生命的主导权,是咨访双方共同合作的课题,同学们亦可在此过程中寻得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