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调研
人际交往
——老师解答篇
在历时三个多月(2023.10-2024.1)的第二期“心调研”活动中,我们先后通过电子问卷、街头采访等方式,对华科同学的人际关系状况展开了调研。同学们也通过问卷留言板向我们诉说自己对于人际交往的困惑。下面的云图总结了一部分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不知其中是否也有你思而不解的疑惑呢?
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访谈了18luck新利电竞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罗晓彤老师。
老师介绍:心理学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心理系临床与咨询方向,系统接受叙事、焦点、心理动力学流派培训,参加精神科实习,性友善咨询师。擅长亲密关系、自我成长、性等相关议题。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从三个角度听听老师给大家的解答吧~
01 社交与朋友关系
关于社交与朋友关系
“社交尴尬,不知道聊什么。”
“(感觉自己)交不到朋友。”
“不喜欢交际,但感觉人际关系又十分重要,就经常内耗。”
“我感觉我与很多人处在一个较浅的关系上,难以更深一步。”
……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交际”、“交朋友”这些词语来指代自己的社会交往活动(社交活动)。通过参与社交活动,我们构建起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网。但想在社交活动中游刃有余却也绝非易事,不少同学就苦恼于自己在社交场合总是“舌头打结”。此外,也有同学希望能与自己认识的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对此,老师为我们逐一进行了分析。
同辈互动稀缺的成长经历、高流动性的大学班级都可能是引起“社交困难”的因素。在大学阶段,比较容易建立关系的也许只有同处一个屋檐下的舍友了。但寝室之外的社交也充满了各种可能。参与活动、加入社团、寻找“搭子”都是当代大学生的选择。
如果想要在某一段关系上更进一步,我们可以选择在交流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自我暴露。此外,主动营造更加私人化的交流环境,也有利于关系的进一步深入。
不过,我们在积极拓展朋友圈的同时,也应认识到自己对于社交关系的真实需求:如果你不时会因为“嫌麻烦”而拒绝参与社交活动,或许你对社交的渴望其实并不强烈。
“最理想的朋友关系是什么样的?”
“既想要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又不想让他人太了解自己,很矛盾。”
……
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朋友的标准,这反映了我们对于友谊的期待。但现实和理想之间总有距离。在现实的友谊中遭遇挫折后,我们也许会思考:自己对于友谊的期待是否触到了“雷区”?朋友之间是否存在理想的相处模式?
事实上,没有理想的朋友关系,只有我们所期待的朋友关系。理想关系的特征和互动中的雷区往往都特化于一段具体的关系。但对“被尊重和被理解”的渴望,的确是我们对朋友关系的一种基本期待。
只是,如果总是希望“不主动表达就被理解”,也许会不利于友谊的维持,因为我们对于关系的一切诉求,都有待于被表达、被协商、被共同呵护。
“几乎没有异性朋友(怎么办)?”
“在熟悉的异性同学面前如何不那么紧张?”
……
同性朋友和异性朋友是不能一概而论的:一个人可以拥有很多同性朋友,却几乎无法与异性结下友谊。对此,老师从另一个角度为我们进行了剖析。
正是因为性别一定会给我们的思维模式和处理关系的方式带来影响,所以,在思考怎样和异性交往之前,我们也许需要先问问自己:
我们想从这段与异性的交往中获得什么,我们对这段关系有怎样的需求?
我们的需求是否只有通过与异性交往才能得到满足?
02 恋爱关系
关于恋爱关系
“想谈恋爱,但不知道如何逐步建立关系。”
“怎么确定别人是不是对我有异性之间的感情?”
……
说起“恋爱”,大家都会会心一笑。但在大学生阶段,很多人其实对于“恋爱”缺乏实感。“怎样开始一段恋爱”自然也就成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恋爱关系是怎样开始的,没有统一的模板。
如果你选择快速地开启一段关系,那么可能需要面临交往深入之后“滤镜”破碎的风险;
如果你选择稳步地建立一段关系,那么,长长的暧昧期,以及与之相伴的无数次辗转反侧,都需要你来承受。
如何开始一段关系,这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次权衡。任何一种打开方式,都会给你带来双重影响,权衡的关键就是你是否愿意接纳某一选择带来的某种影响。
“没有结果的恋爱有意义吗?”
“谈恋爱到底是为了什么呢?看着身边的情侣我每次感慨的都是他们时间好多,我感觉自己连腻歪的时间都抽不出来。”
……
为了维持与伴侣之间的感情,我们需要真诚地投入时间和精力。但积极的投入不总意味着积极的反馈,毕竟恋爱就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关系。而且,中小学时代的“恋爱浪费时间”论也仍在影响着我们。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恋爱对于我们的意义?
虽然关系是不确定的,但它一定有意义。
对于人类而言,亲密关系是一种普遍的需要。即使有时候,我们对亲密关系或者其中的某一部分(比如肢体接触)表示排斥,那也不代表我们完全拒绝了亲密关系。对于正处于青年阶段的我们来说,亲密关系更是对抗孤独感的有力手段。
“一直捂不热的心还有必要再捂吗?”
“如何体面结束一段感情?”
……
并非所有的关系都可以延续到生命的尽头。有时候我们之间可能没有爱了,但还是想体面地结束这段关系。两个人走到最后,怎样防止闹得很僵?
无论处于哪个阶段,关系都是两个人的事情,告别一段关系亦然。
虽然你结束这段关系的心意是确定的,但请务必要给对方保留说话的权利。只有通过沟通,这段关系才有可能以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方式画上句号。
当然,如果最终对方也无法接受这段关系的终结,你也应保留自己“选择离开这段关系”的权利。
03 寝室关系与沟通艺术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虽然个人的卫生习惯、作息习惯会对寝室关系产生显著影响,但室友间性格不合或三观冲突是导致寝室矛盾的首要原因。那么,如果我们与室友性格不合、三观迥异,我们是否还有“和平共处”的可能呢?我们也带着这个问题访谈了罗老师。
在“撕破脸”和“好好相处”之间,其实还有很多不同的关系维度。一般而言,我们总能找到适合本寝室的“和平共处”模式。
维持和谐与解决矛盾是一体两面。如果无法通过默契让矛盾消解,我们便只有进行沟通提出诉求。在沟通中,请牢记我们是来解决问题而非“讨伐”室友的,尽可能避免对话的主题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偏离。
当然,沟通的艺术,比如非暴力沟通的技巧,会有助于我们与室友充分交流、达成共识。
很多时候,我们的沟通是处于认知层面的,也就是倾向于说“我认为”、“我觉得”。我们很少自发地从感受层面展开沟通,也就是说“我感到”。
非暴力沟通的范式,即是先仔细观察,然后描述我的所见,进而说出我的感受,最后提出请求。在感受层面的沟通实在是含有一种温柔的力量的:你无法反驳我的主观感受,但你也不会为我的感受所冒犯。
尾声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满了不确定性,是以我们的生活能如此丰富多彩。正因其不确定,我们无法找到统一的方案来解决关系中产生的一切矛盾,但我们也不认为人际关系是毫无规律可循的。我们相信:结合具体关系,尊重他人权利,立足自身需求,永不放弃沟通,将有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END」
采访 / 校心服研学部全体成员
文字 / 许晗
视频剪辑 / 杨宋凡 刘敏
编辑 / 陈雅涵 陈家诺
审核 / 郭晓丽 谌燕 杨宋凡 罗晓彤 张睿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