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徐嘉忆】 5月8日,华中大评论学社邀请澎湃新闻社论主编、原《东方早报》首席评论员沈彬,为同学们分别作了两场题为《原力觉醒——互联网评论到底需要什么》、《评论的“风险”评估和防范》的讲座。在下午的《评论的“风险”评估和防范》讲座中,沈彬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评论经验,用大量的实例向学生们阐释了评论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已经如何预防规避这些风险。
要有敏感度,才能知道“雷”在哪里
沈彬老师认为,作为新闻评论人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让自己陷入一个复杂的困境和风险当中。对于自己要撰写的内容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不要踩一些很明显的“雷”区,这是作为一个新闻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功。对于刚刚进入行业的新手们,由于不知道“雷”点在哪里,往往会大着胆子,什么样的题目都敢写,什么样的尺度都敢骂,这样就很容易产生一些非常严重的后果。而在校园环境中,其实很难有一个比较方便的途径来告诉大家一些具体的信息,同时这些“雷”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更新的,因此沈彬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方面是要自己主动关注一线的资讯,关注一些主要的媒体,看清楚其中的动向,并从中梳理出随着形势变化而不断更新的敏感词,敏感点。另一方面是不要过度沉迷于书本和理论当中,也不要被动地接收知识,而是要主动掌握当下最新的热点和新闻,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新闻的敏感性。
如何规避风险?一字之差,便是把柄
在明确风险在哪里之后,就需要考虑如何规避风险。沈彬老师认为,首先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评论依据必须真实可信。沈彬老师指出,现在新闻评论中存在一些作者喜欢“脑补”的情况,他认为这一点非常不好。因为原始评论是根据报导评论,报道里面有的字可以用,报导里没有的内容就不要随意添加,如果要去添加这些内容,就需要标明自己的身份,要对自己说出的事件负责。第二点就是不要臆造,不要添油加醋,首先要讲明不利证据,不要掩盖不利证据。沈彬老师举出“围棋高手连笑被降舱”事件,来说明刻意隐瞒事实证据造成的巨大影响。另外还举出了评论“追小偷致人死亡”事件的例子,在一篇评论此事的新闻稿中,由于作者对“审查起诉”和“被起诉”这两个词的区分不明确而混淆了这两个词的使用,直接造成了这篇新闻稿被批评为“假新闻”。往往一字之差,就会被别人抓住把柄,把自己陷入风险之中,因此一定要慎之又慎。第三点是证据要站得住。沈彬老师提出,有一部分作者为了使文章好看,论点或者整个论据基础都非常扭曲。所以在写文章的时候不能只顾向前,也需要后退一步看一下,论证是否站得住脚,是否无论在哪里都能站得稳,这是需要反复思考的。
灾难性事件:慎之又慎
在讲座中,沈彬老师着重探讨了对灾难性事件的评论。灾难性事件的报导往往是争议最大的,也是最能体现网络评论的引导舆论作用的。沈彬老师认为对于灾难性事件的评论,最主要的是不能煽情过度,不能用力过猛。沈彬老师用“东方之星打捞”事件作为实例,展示了两篇都发表在澎湃新闻上,但是分别是由不同作者撰写的新闻稿。通过对两篇稿件的对比,沈彬老师指出了灾难性事件评论的一般表达方式,是从悲痛到感动再到问责的过程。灾难性事件,的确需要很多感人的事件,但如果我们绝对不谈这个问责,是不可能的。而且一定程度上如果抹杀问责,只谈感动,就是和民众的感情“唱对台戏”,就违背了媒体的指责,因此这三个过程缺一不可。
讲座的最后,沈彬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回答了同学们的两个问题。首先对于学生提出的,写评论不敢在政策方面下手的问题,他回答这是因为对国家的文件不熟悉。他建议同学们认真地学习中央的文件,熟悉纲领条例,这样才能防止自己踩到“雷区”。其次对于同学提出的,如何锻炼评论写作中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问题,沈彬老师指出,写评论非常关键的一点是要对材料非常的熟悉,要对材料有一个把握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让文章的逻辑非常清晰有条理,而不是简单地事例拼凑。
最后,沈彬老师鼓励大家积极向澎湃投稿,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