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下午2:30,由光电信息国家试点学院主办、学院大学生公共项目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承办的有关“量子通讯”的高级巡回科普讲座首讲在南五楼613室拉开帷幕。
首义大学校长周进教授、湖北省教育厅信息化中心、湖北省科协的相关领导、武汉万科集团熊总、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兄弟院校的部分专家出席了讲座。光电信息国家试点学院副院长杨晓非教授主持了讲座。来自光电信息学院和校内其他院系的200多位本科生、研究生一起聆听了光电信息学院特聘教授、2002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3年国家首届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实验室首席导师李元杰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量子为什么会纠缠?”。
讲座中,李元杰从著名物理学家费曼的一句名言“我确信,没有人能懂得量子力学”谈起,结合物理学中著名的 “EPR佯谬”和“薛定谔的猫”,引出了近代物理学三大经典理论(相对论、量子论、混沌论)中量子论与相对论之间的矛盾,提出了问题。接下来,从量子理论中的“测不准原理”和“量子非定域”出发,提出了“时空间断点与量子虫洞”的理论假说。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微观世界的随机运动与宏观世界的随机运动有着本质的不同:(1)微观世界的随机运动是“超光速”的;(2)微观世界的随机运动是发生在时空量子虫洞里的。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指出,任何微观粒子在“量子虫洞”中的运动速度都是无穷大的,只是光子的运动速度是高阶无穷大,而其它微观粒子的速度是低阶无穷大,两种速度都比狭义相对论中的光速(C=300000KM/S)要大,所以是“超光速”的。但对于所有在“量子虫洞”内运动的微观粒子,光子的运动速度还是最高的。该物理理论假说深刻诠释了量子纠缠的原因与机制;成功补充了狭义相对论关于超光速部分理论缺陷;从理论上完美地解释了“EPR佯谬”和量子力学中波函数的定义。
讲座结束时,李老师语重心长地寄语广大光电学子自己关于“时空间断点和量子虫洞”的相关理论假说从物理学理论的逻辑性和完备性角度都是经得起推敲和考证的。只是在实验验证环节鉴于目前时空测量技术水平的限制,还需要在座的各位同学在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里去努力探索,积极实践。
现场交流环节,李老师就量子虫洞的微观特性、“超光速”的内涵、量子纠缠应用于量子通讯的机制、时间轴上量子虫洞的分布规律等等细节问题与参会师生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讨论。
湖北公共新闻频道、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凤凰网等相关媒体记者参加了发布会并对参会的部分领导、嘉宾和师生进行了现场参访。
据悉,光电信息学院自2011年被确定为首批国家试点学院以来,针对学院本科生“量大面广”的现状,一直坚持探索 “以学生为中心”的面向群体创新的教育模式、营造“学生乐于学、老师乐于教”的教学氛围并努力树立“学在光电”和“教在光电”的两面旗帜来提高育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