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田志平)11月17日,实验室安全文化月之应急演练在西五楼紧张有序进行。应急演练小组模拟1名同学误将一瓶浓硫酸打翻在地,少量浓硫酸溅到身上和眼睛,因此启动应急预案的安全事件。应急演练阶段,应急人员展示了警戒疏散组、医疗救护组、应急小组、后勤保障组如何统筹合作、及时科学进行应急处置的规范流程。应急培训师还着重强调,一旦发生浓硫酸溅到皮肤和眼睛的安全事件时,一定要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局部至少20分钟。
本次活动还包括两个专题培训。“安全天天讲,实验有保障”。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湖北省应急管理厅特聘专家马洪才结合“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及安全须知”,从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为切入点,列举了高校实验室因超量储存、违反化学试剂配伍禁忌储存、违规操作等原因导致的燃烧、爆炸、中毒、窒息、灼伤等安全事故。他强调,实验室储存危化品时要注意配伍禁忌,氧化剂与还原剂、强酸与强碱等应分开放置和储存;实验中采用易燃易爆或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完成实验后,应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确保安全后方可离开实验室等。
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华新公司环境内训师李昊哲阐述“如何规范处置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具体做法。他表示,高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存在诸如分类不规范、试剂标签缺失或腐蚀严重而无法判定其成分、包装破损或不规范等安全隐患,导致高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有“收集难、分类难、鉴别难、处置难”等特点。李昊哲强调,处置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时一定要坚持“相容性、可处置”原则,依据形态、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按高危类、有机类和无机类分类。对部分性质未知的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应采用信息调查和拉曼光谱仪定性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别。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包装、暂存、标识都应满足化学相容性、强度和密封等要求。
师生纷纷表示,参加此次应急演练及专题培训,不仅扩展了安全知识,还提升了安全技能,为顺利开展实验提供了双重保障。
本次应急演练及专题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进行。部分院系负责人、校实验室技术安全督查组、院系安全管理员及院系师生代表参加线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