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刘琦)11月17日下午,化学与化工学院在一号楼211会议室举行杨叔子院士追思会。杨叔子院士夫人、化学与化工学院原系主任徐辉碧教授讲述了杨叔子院士的生平故事与教书育人思想。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谭必恩教授主持追思会。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这是杨叔子院士的名言,也是他一生提倡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这段话刻在学校人文素质走廊上,徐辉碧说这段话也将刻在杨叔子院士的墓碑上。这段简短的名言凝聚了杨叔子院士丰富的文化素质教育思想,对学校的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徐辉碧回忆杨叔子院士的生平中讲述了几个动人的故事:
一是杨叔子院士担任校长时,对于理科的发展及其重视,他认为一个学校没有很强的理科支撑无法更好的发展工科,学校经济最困难的那几年,他惦念理科科研工作环境艰辛,推进理科相关实验楼的建设。
二是杨叔子院士始终关心青年的教育与成长,他在全国讲述了300余场《踏平坎坷,成人成才》报告,以自身的经历教会青年学子“人生在勤,贵在坚持”“敢于开拓,善于总结”“尊重别人,依靠集体”“理想崇高,自强不息”。他还将自己的科研经费资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他认为只要自己的付出有益于青年朋友的成长,便觉得十分幸福。他说:“因为我有限的生命就能得到扩展与延伸,我就尽到了应尽的责任,我也就对得起先行者的生命在我生命中的扩展与延伸。”
三是杨叔子院士认为“世界是‘傻瓜’建成的,不是‘聪明人’建成的”,最钦佩的人是“天安门前那块万丈丰碑所纪念的永垂不朽的人民英雄”,座右铭是“俯首甘为孺子牛”,最大的乐趣是“培育青年一代”。
学院党委副书记聂红波等六位教师分别诵读了杨叔子院士在人生不同时期的重要时刻创作的诗词,再一次领略杨叔子院士的人文科技两相宜的人格魅力。
师生代表交流追思会感触。高中洪老师表示,杨叔子院士对于学校的发展作出了卓著的贡献,杨叔子院士提出的敢于坐冷板凳精神值得每一位老师学习。成功是需要相当长时间积淀的,而科研工作者更是需要潜心问道,学无止境。
郭稚弧老师表示杨叔子院士是真正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大先生”。杨叔子院士一心为公,毫无私心的品德值得每一位青年教师学习。
李光兴老师表示,今天大家要追忆除了杨叔子院士的生平,更要追忆杨叔子院士高瞻远瞩的思想以及他的忠党爱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提出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这也是杨叔子院士反复践行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大家要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感,以不畏困难、艰苦卓绝的精神努力奋斗。
孟祥喆同学表示,通过徐辉碧教授和各位老师对于杨叔子院士的追忆,让大家看到了杨老师一生中对于理学科的不断建设,对于人文精神的推崇,对于青年学生寄予的厚望和对华中大深沉的爱。杨老师的奉献泽被深远,影响了代代华中大学子,浸润了他们的精神,伴随着他们走好接下来的人生路。
谭必恩在总结中表示,杨叔子院士忠党爱国的家国情怀、以文化人的教育思想、坚毅卓绝的科研精神和淡薄名利的高尚师德,永远值得大家缅怀和学习。他希望大家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实干、苦干,为化学学科发展、学校“双一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化学与化工学院党政班子成员、离退休教师代表、无机所全体老师、青年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