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光明日报记者 张锐 通讯员 李想)6月20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研讨会暨第七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高峰论坛在我校举行。论坛围绕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进行专题研讨。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艳玲,校领导李元元、王伟、许晓东、陈建国参加会议。
校长李元元向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关心支持学校的各位朋友表示诚挚感谢。他指出,18luck新利电竞
在抗击疫情中充分发挥了附属医院的临床优势,尽最大努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充分发挥理、工、医等学科优势,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科技攻关;充分发挥“智库体系”的作用,主动服务政府科学决策。本次会议目的就在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系统总结中国的抗疫经验,为构建新时代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贡献智慧,希望各位专家畅所欲言,提出更多宝贵的真知灼见,为构建新时代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贡献智慧。
王艳玲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主持专家学者座谈会等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湖北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为构建湖北公共卫生体系、推进湖北省域治理现代化建言献策。要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聚焦打造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湖北样板贡献智慧。
本次会议设置了四场主题报告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陈孝平等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分享了自己的思考。首场报告会由副校长许晓东主持。
李兰娟以自己“三进武汉”的经历谈疫情防控体会。“一进武汉”建言献策,“二进武汉”积极救治,“三进武汉”见证历史创举。她回顾了武汉“封城”、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武汉全员核酸检测等战疫历程。她认为,这次战疫体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她指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已经成为我国常态化防控下的主要任务和挑战。她建议,加强对普通民众的健康教育,提高新冠肺炎防范意识;继续强化社区防控,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对各国来华和归华人员进行精准分类管理;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常态化防控制度,开展每日健康监测;继续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
陈孝平分享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几点体会,其中既有感动,又有建议。一是要建立长效机制,警钟长鸣。二是疫情防控布局常态化。三是医学教育急需改革,特别是加强“三基”训练。四是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敢于担当的年轻医务工作者令人起敬。五是国家领导人和社会各界对医务人员的关爱厚重。六是军民融合、军民团结。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李军鹏,以《后疫情智能时代的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为题作了演讲。他认为,后疫情时代的理性生活、智能时代人类理性的飞跃、现代化的理性内核,都揭示了公共卫生治理的现代化特征:现代治理理性。现代公共卫生治理理性,是价值理性、法理理性、管理理性、工具理性的统一。四者相融相和,才能真正实现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
常务副校长王伟分享了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建设的同济设想。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从信息化、法治化、协同化角度阐释了他对公共卫生体系现代化的理解。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特聘教授王绍光以《思想短板与制度短板》为题,围绕公共卫生与疾控体系的发展发表了见解。湖北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江国志介绍了努力打造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湖北样板,全力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湖北探索。湖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主任覃道明解读了湖北、武汉抗疫斗争透露出的中国治理密码。湖北省卫健委副主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介绍了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在病原体发现、病人救治、临床研究、临床病理等方面做的工作。副校长陈建国聚焦大健康、群健康、同健康、全健康四维健康,呼吁织密公共卫生安全网络,推动“新医科”建设,培养岗位胜任人才。我校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分享了对公共卫生安全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思考。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做了精彩分享。
此次论坛由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共湖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湖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我校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我校的专家学者,中共湖北省委改革办、湖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湖北省应急救援中心相关负责人,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各分中心负责人、各新型智库负责人、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管理机构负责人、相关医疗机构代表、记者等共计270余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