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国家教学成果奖】机械学院:让创新教育更接地气
发布时间:2019.03.19

来源:宣传部 编辑:范千 浏览次数:

■记者 范千



“H-U-S-T,华-中-科-技-大-学……”一台写字绘画机器人正独自在讲台上奋笔疾书,这可不是神笔马良的魔法,而是机械学院本科生机电测控综合训练课程设计项目汇报的现场。这个小小的机器人就是2015级机械卓越计划实验班周子良和小组成员们的课程作业。他们买来材料亲手打磨、组装,并将程序写进电脑,从而驱动机器人写字绘画。“我们都特别喜欢这样的上课形式,比以往单纯的上课、考试有趣多了。”周子良一边小心翼翼地照看着机器人,一边说道。


让周子良和同学们兴奋不已的上课形式,正是机械学院拔尖创新教育体系实践的成果。2018年12月,由机械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及其团队完成的“研究型大学机械专业拔尖创新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在这样一套培养体系中,学生不再仅仅只是“考生”,而是成为了真正的“探究者”。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使之未来能够成为引领社会和技术发展的领军人才,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使命、责任与挑战。多年的教学经验却让丁汉、何岭松等一批教师发现:以往的人才培养中存在“有高原无高峰”,拔尖的学生太少;研究性学习、前沿研究机会、工程问题挑战等创新能力培养环节不到位,学生成长空间不够广阔;学院资源多集中于研究生,研究型大学一流的学科优势在本科阶段所起作用不够凸显等问题。


怎样才能让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起来呢?丁汉带领学院教师重构了以能力为导向,科学与工程素养并重的育人体系,提出并实施了“面向问题的研究型课程学习+高水平科研实践+直面挑战性工程问题”的培养方式,以及融高水平创新教育教师团队、一流科研平台、业界同步的教学手段和前沿教学研究内容为一体的育人措施。


“理论性课程难上,学生学得没有兴趣,改变一下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只要运用了原理,无论是绘图机还是自行车测速表都可以。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本课程的知识,还开动脑力去观察和创新,并且能够融汇贯通其他课程的知识,一举三得。”何岭松开设了两门创新课程,其中一门就是机电测控综合训练。在课堂上,同学们要开动脑筋做出符合要求的装置才能完成课程考核。“他们只要有时间,就在那倒腾,很多学生做出来的装置都非常精彩。”



除了机械卓越计划实验班,机械学子们还有很多选择。他们可以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造个小型机器人去检测桥梁缝隙;也可以去中小企业,组团承接项目,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还可以参加学院的科研计划,申报自己想做的装置,把脑子里的想法变成现实。大家都感觉“从来没有想过,上学可以这么过瘾”。


不仅如此,听院士讲学科前沿,听国际知名教授解析创新教育,听杰青们在国家实验室开设的专业现场课,进入国家级科研平台接受锻炼,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从而拥有发明专利、获得国际国内大赛奖项、发表高水平论文……这些看起来“高大上”的事情,机械学子们已经触手可及。



记者 朱必勇 摄


在这样的拔尖创新教育体系下,学生们有了飞快的成长。2018年10月,机械学院2016级本科生庞睿团队设计的ATP交互式水龙头获得德国IF设计新秀奖,“在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我结识了一大批重视创新、热衷于创新的老师和同学。三年里,我们团队在学院的支持下参加多次设计大奖、展览。与各专业老师、团队完成多项创新合作,大大提高了创新能力与意识。我相信这些经历,必定是我们未来工作的宝贵财富。”


学院近两届毕业生中,实验班约70%选择赴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了国内外高校的充分认可。学生课内外实践成果在各种学科竞赛中累创佳绩,近5年获“互联网+”全国金奖、“挑战杯”全国特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等省级以上奖项166项;项目实施的“本科卓越实践计划”和“本科研究机会计划”,已由实验班拓展到普通班中的优秀学生;学子们累计帮助44家企业解决90余项技术难题,申请专利9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6篇,表现出了卓越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学校的工程实训和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创新团队,使我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学科交叉中使自己的知识面更加宽广,有能力去完成更加复杂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在一系列的创新教育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创业的勇气和韧性是多么可贵,对我们有多么重要,使我拥有了勇于尝试、不惧挫折的品质。”2017级本科生宁晓也对拔尖创新教育感触颇深。



学生实现梦想的过程,也是老师不断提升和成长的过程。副教授徐江说,“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拔尖创新教育的新要求敦促着我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学生也更多地参与了科研项目,他们的新创意、新想法反过来又给了我们更多启发。”副教授张俐也说,“通过这样的教学改革,我们才真正回归到培育人的本职工作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我常常被学生们的热情感染,让自己甚至整个团队都充满了正能量。”


下一步,机械学院将继续在全体本科生中推进拔尖创新教育,努力让拔尖创新教育体系覆盖每一个机械学子,继续完善“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求创新”的培养目标,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学生的潜力是惊人的,只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给一点引导,他们就会做出意想不到的成绩。”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