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镇诗琦)9月22日晚7点,第2456期人文讲座在线上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温州大学瓯江特聘教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词学学会副会长诸葛忆兵带来了一场题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宋代士大夫的境遇与士大夫精神”的讲座。
诸葛忆兵首先以“唐诗为什么会繁荣”引入,揭示了一个历史事实——一个特殊的历史现象一定有独特的制度来保障,而唐诗的繁荣便依赖于科举制度的保障。知识分子都是学而优则仕,做官的准则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宋代知识分子之间则流行“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的处世准则。“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宋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但宋代专制社会和当代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
紧接着,诸葛忆兵通过举例分析了“先天下之忧而忧”这种新的精神风貌是如何形成的。原因其一是由于帝王治国的基本方针与士大夫治天下。其二是士大夫阶层构成的改变。士大夫的主要组成部分来自科举考试,宋代的科举考试“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废除“公荐”,推行锁院、弥封、誉录、编排法。文人士大夫出身寒微,没有世家势力作为社会背景,故没有深厚的社会根基和实力,其荣辱盛衰都掌握在帝王手中。布衣卿相的仕官经历决定了他们对赵宋王朝的忠心耿耿,并且对皇室的依附性极强。其三是士大夫的境遇。宋代士大夫的成分有了根本性改变,皇帝将他们当作最可靠的势力,落实一系列重文轻武的政策,以文抑武,其中便有宋代统治者改革科举制度、扩充科举录取名额、拓宽文人的发展道路等崇文措施。并且,统治者宽厚待士,北宋没有诛杀大臣之事,大臣的俸禄丰厚,收入名目繁多。其四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观。宋代帝王对文人士大夫所寄予的重望、对读书的崇尚以及对武人的防范,逐渐形成了“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从而演化为宋人“以文为贵”的思想意识,并积淀成一种下意识的心理仰慕和追求。
最后,诸葛忆兵总结道,这些原因为宋代士大夫带来了新的生存环境,也改变了士大夫的内心世界与精神气质。宋代士风的转变,就是在这样的时代文化大背景下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