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团 万福沁 章诗棋
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厦门落下帷幕。由我校卫平老师指导的“高精度智能海浪补偿器”项目获得主赛道银奖。“高精度海浪补偿器”项目团队十年磨一剑,利用补偿算法对实时采集的海况数据进行处理,达到补偿运动的效果,从而为船上的设备提供安全平稳的运行环境,保证了海军工领域特重武器装备的安全航行。该项目对打破海洋封锁,促进海洋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同舟共济,携手同行
作为经济学院的学生,王随超等人早在很久之前就在心底埋下了希望自己创业的种子,并且这颗种子也在他们心里不断成长,他们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也一直在寻找一个能锻炼自己的机会。因此,在今年6月看到关于“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的宣传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报名,和其他的10名同学一起成为了团队的一员。“高精度海浪补偿器”项目团队由学校和公司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公司主要负责技术开发与研究,而学校的学生则进行产品的项目包装、宣传和市场调查分析。
为了使团队各部分间的协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他们基本上每两天就要开一次会议,在一起讨论项目的开发和市场宣传等方面的问题。一间教室,一张方桌,队员们就在这个临时会议厅中尽情各抒见解。而队伍中有些队员的风格与个性都十分独特,因此有时候甚至会因意见不合在会议上爆发激烈争论,争得不可开交。王随超提起他的队友们时不禁微笑起来:“总有人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特长,带给大家惊喜。”
当然,频繁的会议和调查研究也给这个队伍带来了难题——时间。参与比赛的过程对王随超等人而言既辛苦又乐在其中,作为学生,他们既要兼顾自己的课业又要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参与到比赛中来。在参加比赛后,暑假、国庆节、普通的休息日等一系列假期都与这群队员们说了再见,他们要利用这些闲暇的时间整理PPT以及项目介绍书。苦归苦,累归累,尽管嘴上抱怨着工作重,会议多,但实际上并没有人放弃,大家反而迎难而上,挤出时间来投入到项目中,队员廖洋琴说:“基本上除了生病,其他的时间都投入到这个项目里了。”
然而对于这些辛苦,王随超却显得不甚在意,他觉得这是在项目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也能检验自己能否经得起创业过程中的历练,更锻炼了自己这一个方面的能力。队员廖洋琴也立即表示赞同,因为团队从一开始就将目标定到得奖,订到冠军,因此所有的辛苦都是能预见的,“慢工才能出细活嘛。”她说。队员陈佳也笑着接话:“是的,我们在战略上藐视对手。”三位队员相视一笑,一切默契尽在不言之中。
以实力为基础,为成功全力以赴
在谈及“海浪补偿器项目”项目摘取银奖的核心因素时,王随超提出“实力是我们获奖的基础。”以先进的硬核技术为基础,解决海洋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实现海洋运输技术的自主化是获得成功的基石。‘‘实力是基础,宣传很重要。”王随超随后补充,在技术这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后,队员们并没有安逸下来,而是接着考虑外包装的问题。
“你要出精品,就要不断抠细节。”同为团队队员的陈佳不断强调道。队员们把自己的时间都投入到这个项目中,虽然在外人眼中这种生活很苦,可队员们依旧乐此不疲,在90多天的日日夜夜中,队员们全力以赴,只为不辜负当初“突破海洋封锁,铸造大国重器”的宏伟理想。苦心人天不负,海浪补偿器项目在比赛中锋芒乍现,深深打动了评委们,尽管在比赛中突然发生了机器故障,队员们在短短的5分钟讲解时间内无法处理这个突如其来的故障,但评委们依旧是对这个项目青眼有加,比赛结果公布后,队员们得知自己的项目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那时还是觉得挺遗憾的,如果不是这个意外,或许我们不会仅止于此。”王随超不无遗憾的回忆当时的心情。显然,这个意外破坏了他们拼尽全力的项目讲解,并没有让他们取得最为理想的成绩。尽管如此,队员们还是为自己的项目而感到自豪。“出现这种故障,评委们还这么重视我们。”比赛过程中遗憾终比不过发自队员们心底的自豪,在谈及此处时,接受采访的3位队员都露出了自信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