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5月8日,《楚天金报》在“知识新高度 科技新实践”专栏第3期,刊发我校光电国家实验室曾晓雁教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创新发展,在科研岗位上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现将报道转载如下。
近几年来,增材制造(俗称激光3D打印技术)在全球迅速升温,成为行业热议的焦点,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领域,更成为制造业向智能化快速转型的核心加工要素。
18luck新利电竞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激光与太赫兹功能实验室副主任曾晓雁教授,三十年如一日,把心血付诸于激光领域的研究,真正践行了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三十年科研路上砥砺前行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曾晓雁教授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攻读硕士期间,就开始激光制造技术的研究。30多年来,他一直在这个学术领域深耕、拓展。
回顾自己30多年的科研,曾晓雁感慨不已。他说,此前自己的研究都是以发表论文为导向,不太顾及企业的真正需求。后来,他决定改变这种局面,以国家和企业需求为导向部署研究方向,通过把实际需求中出现的一些基础科学问题提炼出来,加以研究和攻关,取得研究结果后直接用于指导工程实践,从而为企业解决实际难题。
那时,国内的工业激光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企业需求有限,能够从政府申请科研经费的渠道也有限。但由于研究方向与企业需求靠近,曾晓雁领导的团队相对而言能够得到更多的经费支持。曾晓雁将来之不易的科研经费不断投入一些自认为需求前景广阔、但是当前我国与国际水平相差较大的领域,将所研究的领域从最初的激光表面工程,逐步扩大到激光3D打印、激光焊接、激光微纳制造和激光探针领域,研究团队也逐渐壮大,聚集了段军、朱海红、王泽敏、李祥友、高明、熊伟等诸多骨干教授,和一批高水平的工程师队伍,团队人数达到130多人,成为国内工业激光应用领域的一支铁军。
带领团队突破“卡脖子”技术
潜心于科研的曾晓雁教授,带领其激光先进制造研究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2016年,团队完成的“大型金属零件高效激光选区熔化增材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该设备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SLM成形技术与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为突破航空航天领域大尺寸复杂金属构件制造等“卡脖子”技术开辟了一条新路。当年,该技术以一千万的价格被上海电气集团公司收购,后者进一步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专门的产业化团队进行成果转化,目前已经在上海成立了专业公司,进入产业化升级阶段。
2017年,团队自主研发的钢轨表面激光延寿技术,以3000万元的转化价格落地鄂州。同期,另一个重要方向激光精密加工项目也以3000万元转化价格落地鄂州。
曾晓雁表示,团队研究成果能够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各个工业领域,主要在于国家经济形势的发展创造了很多新机遇,自己只是一直注重产学研的结合,碰巧抓住了一些机遇,“只要努力,大家都可以做到”。
原文链接:http://ctjb.cnhubei.com/html/ctjb/20170508/ctjb3106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