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十佳青年教工风采
发布时间:2017.05.05

来源:党委宣传部 编辑:汪泉 浏览次数:

最好的时光和你在一起


——2017年度十佳青年教工风采

  

  有的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有的已默默奋斗了十余年,尽管年岁不尽相同,但他们身上却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华中大的青年人。他们是华中大永远向前的中坚力量,他们最好的时光与华中大一起度过。


  五四青年节之际,学校评选出2017年度十佳青年教工。让我们一同来静静倾听他们在华中大的时光感悟。 



协和医院 王琳


  时光感悟:6年来我逐渐认识到,从“王琳”到“王老师”这之间蕴含的压力与责任。从事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教师是使命神圣的群体,身为其中一员,我深感荣幸。


  2011年,王琳海外学成回国,成为一名青年教师。她承担了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及预防医学专业实验诊断课程的授课任务,是医学检验系责任教授课程群的骨干教师。短短几年间,她指导的学生在科研中收获颇丰:荣获湖北省本科生优秀论文奖,发表SCI期刊封面文章,获授发明专利。她培养的毕业生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


  近年来,王琳在丝胶生物材料研发及其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上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在中枢神经、外周神经和肌类器官修复和治疗方面,取得了开创性成果:她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性能优越、可用于组织修复再生的生物材料并研发了相关修复策略,对修复心脑血管疾病、战伤、烧伤等严重创伤意义重大。其团队获得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及专利,全面开创了丝胶在再生医学中研究和应用的新领域,极具产业化前景。



同济医院 韩东吉


  时光感悟:2001年,初入同济的我有幸聆听了“中国麻醉学终身成就奖”金士翱教授的教诲。“手术有大小,麻醉无小事”的话语至今萦绕在我耳畔,督促着我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2016年,韩东吉作为医疗骨干人才,由同济医院选派,前往西藏贡献自己的力量。进藏后,他克服了高原反应带来的各种不适,“缺氧不缺精神”,明确目标任务,找准定位,制定好工作计划。他从实际问题出发,结合病例,手把手教会藏族医护人员主动查阅文献、临床资料,培养临床思维,提高了藏族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完善了当地医疗技术队伍“自身造血”的功能。


  在带学生时,韩东吉被学生称为“暖男老师”。因为麻醉科工作繁忙,每到工作餐时间,他总是让学生们先吃饭,还不忘嘱咐他们细嚼慢咽。而在临床工作中,他又被病人叫作“暖男医生”。因为在病人被送进手术室后,他坚持通过问候、握手、再次自我介绍等方式主动安慰病人,鼓励病人,使病人在放松的状态下进入麻醉状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建国


  时光感悟:这7年是一段以教为乐、以思为快、以书为伴、与学生同学同进,让人难忘的青葱岁月。为人师者,当努力在现实世界与价值世界之间去发现更多的真,去关联更多的善与美。


  “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在自动化学院2010级本科生的一堂课上,李建国借着校园里的梧桐树打开了话题。从梧桐树叶片的药性作用讲到高大挺拔、象征高贵与担当的外貌特征,又讲到其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强的物种特性。李建国借此鼓励大家规划好自己的每一个季节、每一段生涯,“花期之后,果期才会如约而至,才能让自己成为人中‘凤凰’!”没想到,班上的学生彭凯听过这次课后,自发地和同学们成立了一支关于“梧桐树”的团队。他们查阅资料、走访专家、发放问卷,形成了关于梧桐树维护和保养的调查报告,还呈送到相关职能部门,为学校建设建言献策。


  一堂课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到课外,从书本走向实践,正是李建国7年来教书育人的缩影。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点燃学生探究未知的激情。



电气学院 王康丽


  时光感悟:4年一路走来,每次遇到困难总能得到同事们无私的关心和帮助。正是在这种理解和互助的环境中,我真正享受到了科研探索和教书育人的乐趣。


  万事开头难。2013年,王康丽开始在校从事研究,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实验室的建设问题。彼时学校实验用地紧张,短时间内无法找到合适的场地,实验室的建设一时陷入窘境。在学院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决定将一间公共会议室划拨给王康丽,改建为实验室。经过重新规划、整修,通风橱、手套箱、电化学工作站、电池测试平台等各种新的仪器设备在“会议室”里各就各位。实验室的建成,让王康丽团队实现了“安居乐业”,她原本焦虑的心情安定下来,科研工作也逐渐步入正轨。


  短短几年间,王康丽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发展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电化学储能技术。团队也从最初的3、4位学生发展到如今的20多位研究生和多位博士后,还有多名博士、硕士顺利毕业,奔向美好前程。



生命学院 马聪


  时光感悟:2011年底,我回国任教。经历了那段白手起家、团队建设的奋斗,我深刻地领会到凝聚力是一个团队最宝贵的财富,持之以恒是科学研究最宝贵的品质。


  回忆起当初从头建设实验室时的场景,马聪坦承,当时条件很艰苦,要不是大家坚持“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的精神,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成果了。


  当时经费不足,大家想尽一切办法节约开支、优化利用资源;设备不全,大家积极借助各大科研平台进行调整。马聪想尽一切办法去为科研工作争取时间与实验资源,同时也营造了和谐的团队氛围。学生回忆:“有一回,大家在实验室工作到凌晨3点,马老师瞧出了大家的疲惫。在工作结束以后,他带着大家出去宵夜。这样的师生情谊奠定了我们团队成功的基础。”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马聪团队与平台建设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目前团队已培养在读博士研究生11名,在读硕士研究生6名,已确认招入博士后2名,同时搭建完善了实验平台,具备了比较齐全和先进的实验设备。



管理学院 杨治


  时光感悟:初回母校时,我对这所森林大学感到既亲切又陌生,如今更多的是眷恋。回顾这几年自己的心路历程,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胸怀赤子心,常念感恩行,勤勉日三省,未敢忘师尊。”


  2008年回校任教的杨治至今还能叫出自己所带班级第一届本科生的名字。他总是对学生说,在课堂上他是老师,在课下则是无话不谈的学长。曾有两名大三学生试探性地向杨治询问,能否加入他的课题组。尽管本科生进课题组往往存在很多不足,但杨治欣赏学生的勇气,就答应了他们。找问题、查资料、读文献,经过这一系列的学术历练,两名学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他们一位在新加坡、一位在美国都有很好的发展。并且他们还与杨治保持着联系。


  杨治总说,在母校的讲台上教书育人有种别样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让他始终牢记肩上的责任。他年均授课超过270个学时,教学课堂评分位居学院前列,深受学生好评。



计算机学院 石宣化


  时光感悟:从教12年,我一直希望践行泰戈尔诗里的那几句话:老师只有不断自我学习才能真正地教会学生,一盏灯只有燃烧自己才能点亮他人。愿通过我的努力,照亮学生的未来。


  石宣化指导的超算团队被称为是全校“最快”的学生团队。因为在这里,他们通过超级计算机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任务。


  2013年,由计算机学院6名本科生组成的超算团队首次参加亚洲大学生超级计算机比赛就以60000倍性能加速的成绩获得了“MIC优化特别奖”。这一成绩比其他队伍的速度高出200多倍。同年,他们又在德国莱比锡获得了全球大学生超级计算机大赛“最佳计算性能奖”,并打破赛事世界纪录。2016年,石宣化再次指导学生在全球大学生超算比赛中以DNN 108倍加速的成绩问鼎总冠军。同时,由他指导的学生还获得了2013、2016年大学生RDMA编程竞赛一等奖。这一系列奖项让华中大成为全球在并行计算领域获学生荣誉最多的学校之一。



光电国家实验室 余宇


  时光感悟:6年里,我从一名华中大学子成长为一名教师,其间离不开前辈的扶持、同事的帮助。我将在教学科研中秉承“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态度,继续前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余宇时常用来提醒自己和学生的一句话。留校的6年时间里,他的教学和科研一项也没落下。


  他在光纤通信、光电子集成器件和高速光信号处理的科学研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SCI论文51篇,相关成果被英文杂志连续报道、收录进斯普林格出版社光学系列丛书。作为老师,余宇和研究生耐心细致地讨论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严谨全面地分析科研结果。在生活中,他像兄长一样与学生谈人生规划,事无巨细地帮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他坚持每周与学生一起开组会讨论学术问题或项目进展,给每个学生提供至少一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并鼓励学生在会议上做相关的学术报告。如今,他已经有5位博士生赴英国、加拿大、法国、比利时和新加坡等国外高校和研究所进行交流。



能源学院 罗迪


  时光感悟:工作刚满两年的我现在更加懂得了辅导员这个岗位的意义。华中大是我梦想起航的地方,我收获了感恩与成长,我想向更多的学子传递奋进的力量。


  从学生成为辅导员,罗迪最深的感触就是肩上的压力陡增。2015级本科生是他所带的第一届学生,学生是新大学生,辅导员是菜鸟辅导员。这样的组合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演绎出了不同的故事。


  这些学生给罗迪的第一感受就是,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变化得太快了。他们有更个性的成长需求,境外游学、海外志愿者、基层服务、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正在成为其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元素。他们有更活跃的思想,时事热点、网络话题、校园见闻、生活趣事,每一个都可能拨动他们的心弦。为走进大家的日常生活,罗迪与同学们共进午餐、给大家写信、讲授理论课。他的努力帮助自己赢得了这群孩子们的心。



基础医学院 杨莹


  时光感悟:我还记得在2001年入职之初的教学培训会上,前辈的寄语:唯有对现有岗位的充分珍惜、对育人过程的充分享受、对自身潜能的充分发掘,我们才能教有所进、事有所成、业有所立。德高为师,学高为范。


  杨莹把自己在教学中的收获归结为:熟能生巧。她说,教师在每一次上讲台之前,都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反复练习,掌握教学节奏,熟练授课内容。杨莹认为,只有这样的准备才对得起学生的时间。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杨莹走进老教授的课堂做起了旁听生,对同事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她虚心接受,并反复改进。慢慢地,杨莹会在课堂上讲故事了,让枯燥的理论血肉丰满起来;慢慢地,她语言变幽默了,课堂有了笑声甚至掌声。她的课堂从一个人的独角戏变成了师生教学相长的互动课堂,从简单的灌输式教学变成了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有效结合。


  杨莹感谢自己过去那每一个深夜、每一个周末的“自我煎熬”。正是有这样的付出,才会迎来收获。


  专题策划:汪泉


  文字材料、照片由获奖者本人、校工会提供。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