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油纸伞的寻根记
发布时间:2019.08.22

来源:社会学院 编辑:粟晓丽 浏览次数:

分水岭镇坐落在四川泸州市东南部,千百年来,许多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印记在这里孕育。油纸伞界唯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水油纸伞的故事在这里诞生。8月6日至 8月11日,社会学院社会实践队赴四川省泸州市分水岭镇,以半结构式访谈为主的形式,探索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了解油纸伞百年传承的历程、找寻现代继承发展中的创新。


不忘来时路


实践队见到许学明时,他正熟练地制作着手中的油纸伞,作为镇上家庭产业地其中一户,许学明更具代表性。许学明放下伞,耐心地为实践队员们讲解油纸伞的渊源。


四川泸州分水油纸伞的制作始于明末清初,已有400多年历史。最早油纸伞一直作为贡品进贡朝廷,直到清朝中后期,油纸伞才逐渐从宫廷走向民间。上世纪初,一代制伞大师许桐森在传统技艺上加入工艺考究的红纸伞,开发手绘伞工艺,将制作技艺推向巅峰,分水油纸伞也真正意义上变成了集工艺与文化于一体的生活艺术品。而许学明,正是许桐森先生的后人。



(图为实践队采访许学明)


谈到到制作油纸伞,我们可以从许学明的眼神中看出一种对油纸伞的自豪与专情。油纸伞的制作工艺传到他们这一辈已经是第六代了,九十多道古法工序却从未断绝:从原材料的选取到工艺都秉承古法,选竹、制作伞件、组装、穿绞、网伞、扶伞、烤伞、上油……每一道工序都有讲究、环环相扣。一个人完整地制作一把油纸伞至少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而他正是为数不多的能独立完成一把油纸伞的匠人。听着许学明的故事,我们能从他身上看到许多像他这样手艺人的影子,不为别的,就是自然而然地做好眼前的伞,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坚守。



(图为实践队与许学明合照)


摸索转型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毕六福从小就帮着父母做伞,但他和许学明不一样的是,他置办了伞厂,开设流水线生产,带领分水油纸伞走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道路。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伞里博物馆)


伞里博物馆无声地讲解着油纸伞的古法手艺,毕六福平日就待在博物馆里给游客讲述油纸伞的故事。毕六福目前的伞厂前身是国营油纸伞厂,上世纪中叶一直维持着镇上工人们的生计。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洋布伞的普及冲击了油纸伞的销售量,从业者越来越少,伞厂发展举步维艰。毕六福一直坚持着,回想起那段艰难发展的时光,他坚信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任何行业都是好三年歹三年,总有发展起来的时候。但不景气的生意激励着毕六福将油纸伞带上转型发展的道路。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毕六福)


转型不易,起起伏伏。终于在2006年,在泸州文化部长的提议下,毕六福和几个老匠人制作大伞,参加成都西博会的展出,此去名声大噪。随着后来申遗成功,分水油纸伞的发展才一步步走出困境。


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毕六福总说“非遗这种手艺,需要更多人来传播”。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队员们几天的实践观察到:政府出资打造分水油纸伞官方文化形象;高校邀请毕六福做讲座,为新时代新青年们讲述关于油纸伞的故事;毕六福开设教学班,一期一期教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徒;生产流水线和工艺展示结合,全开放式环境方便更多人深入了解每一道工序;而他自己,留在博物馆里,每天为来来往往的人讲述着分水油纸伞。



(图为流水线生产油纸伞)


创新发展路


油纸伞的传承现状,还在继续书写着,不仅有毕六福这样的传承人以各种方式保护着油纸伞;不仅有许学明这样的老手艺人亲身实践着、亲自教学,传播油纸伞手艺;还有像余万伦这样的年轻人将油纸伞带出分水,在更大的平台上续写油纸伞的传奇。



(图为油纸伞制作传习所)


余万伦作为毕六福的大徒弟,带着家族的使命,将油纸伞带到了杭州中国伞博物馆。他站在年轻一代伞匠的立场上,同实践队分享了独特的传承和创新观念。“要传承就要更好的生存”,在这样的观念下,余万伦根据客户需求,结合分水油纸伞特点,一方面在伞博物馆里开设体验项目,让更多的顾客看到油纸伞的特别之处:首用植物印染,让顾客真实地感受到油纸伞多层多片制作工艺的耐用。另一方面,手工制作更精良的油纸伞,推广高端产品,提高油纸伞含金量,拓展销售途径:与汉服社合作等方式,让油纸伞更好地生存。



(图为小朋友暑假帮家里做伞)


实践队寻访到的三位匠人,只是万千手工艺者的代表之一。他们干一行爱一行的赤诚,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和敬畏,让队员们深受触动。通过本次实践,队员们也更加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更好的生存、更多人去传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需要更多后来者耐心地去探索、去感受、去传承。



(图为实践队合影)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