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实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2005年10月成立以来,在学校实设处和学院党政班子的领导下,立足本职工作,心怀发展全局,牢记立德树人初心,凝心聚力,勇于担当,推动化学实验教学和大型仪器测试服务平台并行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
强化教学科研协同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中心由化学实验室、化工实验室、同济校区实验室及分析测试共享平台组成,配有一支高学历、高水平、专业化的技术保障队伍,为实验教学开展和科研测试服务提供有力保障。2008年评为湖北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多年来,学校和学院十分重视化学实验中心的本科实验室建设工作并给予大力支持,持续扩大化学学科在全国高校化学专业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2022年作为第一批本科实验课程建设与改革项目暨贴息贷款项目单位,投入千万更新引进本科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提升实验室的整体水平,向国家一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迈进。
中心每年面向化学、材料、医学、生命、环境、航天等学科专业开设实验项目232个、学时2300,惠及学生人数达3000人,总人时数近22万/年。平台大仪测试用户涉及校内外30多个单位,累计用户近万人,排除疫情影响,测试服务机时稳步增加:从2017年12218小时增长至2022年35858小时。优先满足院内测试需求的同时,为校内十多个院系以及中科院病毒所、湖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长江存储、武汉熙瑞药业、合肥宝添科贸、武汉烟草集团等多家企业提供测试服务,入选湖北省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发挥了开放共享的社会服务功能。依托平台获得多项荣誉:2017-2022年间连续5次入围全校大仪管理(效益)年度 “良好单位”,获评“优秀单位”1次,优秀机组在内奖项11次。助力科研和重点实验室评估,支持国际权威期刊学术论文417篇,支撑两个省部重点实验室获评优秀。
深化仪器平台实践 打造人才培养高地
申报完成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仿真技术的化学化工复合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结合智慧实验室管理系统和省级虚拟仿真项目,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与线下实验相结合(双向互动)的互动式教学,进一步深化了媒体技术与实验教学相融合。化学实验改革能够深入持久,实验队伍的管理与建设同样至关重要。仪器平台具有实验技术人员12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人,拥有博士学位4人。
中心完善并实施《化学实验中心考核管理办法》,建立切实有效的奖励和评价机制,激发实验中心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内部流动,一专多能,一岗多责。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培”,鼓励支持实验技术人员参与竞赛培训,强化社会服务及招生宣传工作,拍摄仪器实验及科普视频。2016-2022年实验中心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实验技术与管理》等核心期刊发表了20余篇实验教学研究论文,完成实验技术研究项目20余项。承担湖北省中学生化学奥赛和大学生夏令营及湖北省重点中学教师参观交流,参加湖北省全国科普日启动仪式,促进化学实验和科学仪器普及宣传培训工作。
资源共享提效率 大仪管理下苦工
中心于2016年建成“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大仪共享实体平台。大仪测试共享平台依托“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筑面积1200m2,拥有大型仪器50多台(套),承担校内外科研测试服务及仪器分析/综合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建立健全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仪器设备的规范使用,切实保证人与仪器的安全。主持编写校级立项教材《化学实验室安全与规范》,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制定了《平台仪器设备管理细则》、《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以及每台仪器的《操作规程》《送样要求》《注意事项》等。鼓励校内用户自主测试,前置仪器培训与考核,理论培训大班制,实操演练小班制,签订上机承诺书,目前已培训自主测试人员上千人,测试合格率达到100%。针对校外用户,采取委托测试,测试前与用户深度沟通,为用户提供合理的测试方案,确保测试效果达到用户预期。全方位维护仪器,切实保证测试零事故。建立仪器设备资料信息库,定期检查各仪器运行状况与日常维护保养,定期对学生进行仪器培训和考核,对于使用率高、价值贵重的设备,与厂家配件销售和应用工程师协调,缩短仪器停用时间,设立仪器AB岗管理,保证仪器持续长周期运行。平台老师们尽心尽责,得到学生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未来,中心将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继续谱写化学实验中心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