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学院、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臧剑锋教授团队在恢复听障患者自然听力的仿生软体弹性超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3.09.12

来源:集成电路学院 编辑:郭雨辰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姜波 吴小雪)近日,Advanced Science在线刊发了集成电路学院、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臧剑锋教授团队关于恢复听障患者自然听力的仿生软体弹性超材料最新研究成果“Bioinspired Soft Elastic Metamaterials for Reconstruction of Natural Hearing”。论文第一作者为集成电路学院博士后唐瀚川与生命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淑杰。论文通讯作者为集成电路学院、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臧剑锋教授,生命学院陈威副教授和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肖红俊教授。我校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


图为人类的自然听觉过程和仿生超材料的设计


在正常人的自然听觉过程中,外部的声音包括语言、音乐和不同的音调被外耳收集并刺激耳膜。然后声音通过听小骨的过滤和放大传播到耳蜗。在耳蜗中,每个特定频率的声音都会在特定的地方激活相应的特定毛细胞群,这被称为位置编码。同时,每个毛细胞的触发与外界声音(主要是中低频)的实时变化同步,这被称为时间编码。声音信号就这样通过耳蜗中的毛细胞传递给听觉神经,再通过听觉神经传递给听觉皮层中的相应区域。然而,全球有1/5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估计其中有4.3亿人属于中度或更加严重的听力损失。毛细胞受损是造成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


人工耳蜗已经商业化了近40年,为众多听力损失患者带来了功能性听力。人工耳蜗的路线是用植入的电流源和电极刺激听觉神经,而忽略了使用者原有的听觉路径。人工耳蜗用户通常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具有足够的交流能力,但由于缺乏速率编码和频率分辨率不足,他们很难区分不同的音调,无法从噪音中识别语音信号或欣赏音乐。像正常人一样自然听声音是听力损失患者的长期愿望,但目前尚未实现。


基于此,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生物启发的软体弹性超材料,它再现了人类耳蜗的形状和功能。通过利用软质材料作为基体和合理的超材料结构设计,超材料的整体尺寸为几厘米(与现有人工耳蜗相当),拥有多达168个频率通道,覆盖150赫兹至12000赫兹的可听范围,有望实现自然聆听效果。该项工作核心是设计功能和形态仿生耳蜗的柔性声学超材料来实现被动式声波聚集增强。具体是通过在软材料中设计梯度等效折射率来实现对人体外耳、中耳正常采集到的声波的频率-位置选择性集中(即符合人听觉频率响应特点的耳蜗位置编码),进一步添加压电材料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利用转换后的电信号直接刺激耳蜗相应位置的听神经(耳蜗时间编码)。仿生软弹性超材料可以被拉伸或弯曲,以适应耳蜗中的螺旋管,同时保持良好的音高-位置映射性能。作者通过理论分析、模拟和实验验证了仿生超材料可以区分C大调音阶的不同音高。动物实验表明,仿生超材料可以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激活小鼠的听觉通路。


图为在仿生超材料的直接电刺激下进行听觉脑干响应采集的实验装置


此项工作提出了一种提出了一种仿生软体弹性超材料的设计,它可以被看作是实现自然听力的无源人工耳蜗的原型。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描述了仿生超材料的原理。文章作者通过测量和动物实验证明了仿生超材料的特点、便利性和生物效应。仿生超材料耳蜗拥有多达160个频率通道,覆盖了150Hz至12kHz的可听范围,无源模拟输出电压高达2V。同时,仿生超材料的结构设计可以针对每个人的生理位置-音调映射进行优化,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基于该项成果,团队已经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首批原创探索计划项目。团队表示,将在这项工作的基础上,制备出具有更佳听觉体验、更少不便和更高安全性的完全可植入的仿生耳蜗,这将为患有听力损失的人带来自然的听觉体验。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207273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