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9月1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刊发了物理学院祝雪丰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章题为“修饰的细菌-纤维素超声超表面”(Decorated bacteria-cellulose ultrasonic metasurface)。物理学院祝雪丰教授、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杨光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郑海荣研究员为本文的通讯作者,李宗霖、陈坤和李飞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
声人工结构超表面是一种可产生特殊物理效应的新颖声学结构,其独特之处在于能够对声波的相位、振幅进行完全控制,可个性化定制任意波场,在高/超分辨医学成像、精准操控给药和可穿戴器件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声学超表面结构通常是刚性而固定的,厚度在毫米以上,甚至与波长相当。并且,这些超表面的工作频率通常在较低的频率,高频高性能应用受限。尽管高精度三维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加工更小的超表面构件成为可能。然而更为复杂的是,当超表面的工作媒介为水等液体介质时,会面临新的挑战。例如,为了实现所需的波前工程,声学中的质量定律约束了水下超表面具有结构紧凑而尺寸庞大的特征,这大大限制了声学超表面的潜在应用场景。此外,不可避免的固液耦合引起的结构振动,可导致所设计的声学超表面器件失效,成为应用的突出瓶颈。
祝雪丰教授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SIAT)郑海荣研究员和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杨光教授等合作研发了一种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修饰的细菌-纤维素柔性超表面元材料(图1)。这种材料在水中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出色的机械加工性能、超薄厚度、超轻重量、细菌可修复能力和生物相容性。利用这种柔性超表面元材料,研究者们进一步基于剪纸工艺开发出了功能性声学超表面,可加工~10 μm精度的复杂图案。得益于这种超表面材料的Cassie-Baxter效应产生的完美超声绝缘性,研究者们设计制造出超薄(~20 μm)、超轻(< 20 mg)的芯片级声学器件,如非局域全息超透镜和三维成像超透镜,实现了复杂全息声场和远场高分辨三维超声脉冲-回波成像(图2和图3)。本研究为开发柔性可生物降解的新型超材料器件提供了一种变革性技术,也为相关生物医学仪器应用开辟了新方向。
图1:细菌-纤维素超声超表面的加工和性能表征
图2:剪裁加工的非局域全息超透镜及其复杂全息声场
图3:剪裁加工的成像超透镜及其远场高分辨二维、三维超声脉冲-回波成像
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卓越青年团队、深圳市基础研究重点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41172-2#Sec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