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鹃)孔东民教授和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博士生叶耐德的合作研究成果“银行整合和资本错配:中国证据”(Banking Integration and Capital Misalloc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8月在公司金融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公司金融研究评论》(Review of Corporate Finance Studies)上发表。
中国的银行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割特征,这与全球许多经济体类似,如美国、德国和印度。这种地理分割可能会造成地区间资本回报率的巨大差异,进而导致资本错配(capital misallocation)。为了验证这一假说,文章利用中国各省内跨地市的城商行的合并为出发点,探索银行市场整合与分割对于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边际资本回报率(MRPK)较高的企业,在银行业整合之后持有的资本存量(相对事前资本边际回报率较低的企业)上升了19%;同时,这些企业的边际资本回报率则显著下降了33%,这意味着企业间资本回报率的趋同或者方差的下降。进一步,这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对非国有企业,或者对地区性银行暴露程度更高的企业而言更加明显。此外,地区性银行业的整合也显著提升了本地企业投资对省内其他城市存款冲击的敏感性。
论文进一步检验了地区性银行业的整合对省内边际资本回报率离散程度的影响,并发现在银行业跨市整合之后,省内行业层面的边际资本回报率离散程度显著降低,这意味着更低的资本错配程度。最后,论文讨论了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结果的外部有效性(external validity)。本文为研究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有力证据。
《公司金融研究评论》(Review of Corporate Finance Studies)是公司金融领域的权威期刊,致力于发表和公司金融相关的高水平理论与实证文章,最新影响因子为11.3。
在孔东民教授团队的另一项成果中,他与暨南大学刘莎莎教授与金一帆研究了海外市场的信息可得性对于出口企业的影响。其合作成果“Access to Overseas Information and Domestic Value Added”于2022年8月在国际货币与国际金融领域的权威期刊《国际货币与金融杂志》(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上发表。
具体而言,论文探索并发现国外信息获取是决定国内增加值(DVA)的重要因素。为了识别因果关系,文章使用网络搜索引擎在中国的外生冲击,考察这一事件对那些更依赖国际贸易与国际信息企业的影响。鉴于一般贸易比加工贸易更依赖国外市场信息来调整其生产运营,文章以此构造两组企业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信息获取度的下降,显著影响了一般贸易出口程度更高的企业,并对这类企业的DVA造成显著且持续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地,国外信息获取对DVA的影响在外国技术主导的行业、进出口产品种类较多或资本密集度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而国外信息获取的其他途径可以削弱上述影响。与国外信息可获取性下降有关的三个潜在机制是:企业出口增长的下降、海外中间投入成本的上升和工艺创新的减少。这项研究增强了我们对信息可得性对于企业增加值的影响效果与传导机制的理解。
《国际货币与金融杂志》(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创刊于1982年,是一本致力于国际货币经济学与国际金融学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权威国际期刊。
论文链接
https://academic.oup.com/rcfs/advance-article/doi/10.1093/rcfs/cfad020/7241700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jimonfin.2023.10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