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全国高校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研讨会在校举办
发布时间:2023.07.16

来源:教科院 编辑:汪伟颋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 7月10日至11日,第十届全国高校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教育分指导委员会(筹)主办,华科大创新教育和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简称“批思中心”)、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承办。全国60多家高校的700余位专家、学者于线上线下开展交流。



开幕式上,我校党委副书记马建辉致辞。他指出,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他回顾了全国高校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研讨会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我校建校71年来形成的“一种底色,三张名片”的办学特色。他表示,批思中心自2017年成立以来,一直在探索适合华科大的教学实践和科研模式,目前批判性思维教学已在全校推开,并且全面推广小班教学模式,华科大逐步成为全国批判性思维教育实践的学术高地之一。开幕式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分指导委员会(筹)秘书长刘玉主持。


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分指导委员会(筹)主任委员董毓致辞。他梳理了华科大批判性思维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华科大的批判性思维教育事业最早可以回溯到2009年的教育改革实验班,在杨叔子院士的大力支持下,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分指导委员会成立。之后在各级领导支持以及校友屈向军的资助下,批思中心成立。他表示,本次年会吸引了批思教学与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和后浪新秀,期待大家为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火花。


本次年会安排了系列主旨报告。董毓在题为“ChatGPT背景下的大学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报告中指出,尽管ChatGPT显示了惊人的构造人类语言并形成条理化文本的能力,但因为它还存在一些固有缺陷,无法达到批判性阅读和写作的要求,这进一步凸显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及训练的重要性。



主旨报告还包括延安大学武宏志教授的《批判性思维评价之困》、北京理工大学庞海芍教授的《素质教育的中国模式》,国防科技大学包卫东老师的《批判性思维的教学与培训》,北京语言大学谢小庆教授的《发展批判性思维,固然是为了呵护好奇,更是为了立德树人》,湖南师范大学杨志明教授的《ChatGPT作答批判性思维测验的表现及其启示》,中国人民大学徐尚昆副教授的《高考蓝皮书与批判性思维实践》和中国青年报高级编辑曹林的《批判性思维需要写作欲望驱动》等。



本次年会设有四个分论坛,分别是: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的新探索与新问题、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的新方向与新思考、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教育研究的新进展与新趋势、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新机遇与新挑战等。曹林、余党绪、杨志明和任学柱分别担任分论坛主持人。清华大学金勇军副教授、我校陈尚宾副教授、长沙师范学院陈一龙副教授和上海外国语大学高雅丽副教授等专家学者作了23个专题报告。



本次年会有两项创新,一是举办了两场次批思教学观摩课,现场呈现了我校今年春季多院系开设批判性思维小班教学的场景。二是分两组举办了 “夜聊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畅所欲言,就批判性思维教学和推广中的热点问题开展了深入的讨论。“夜聊会”从20时开始,持续了近3个小时。



闭幕式由华科大批思中心副主任陈建文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华科大批思中心主任李培根教授讲话。他认为,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果说传统的教育是知识导向,那么未来的教育应该是问题导向。我们要通过自己的思考,让AI成为我们的工具。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帮助学生跳脱出原本的“思维定式”,学会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论证,为我国科技创新注入更多新的活力。


屈向军校友在讲话中对我校批判性思维教育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表示将继续支持华科大批判性思维的教育事业及其在全国的推广。


刘玉作总结讲话,她将此次研讨会概括为“一高二平三精彩四福利”。“一高”指参会代表的批判性思维的水平高;“二平”指平民化、平等化,大家畅所欲言,互相质疑,互相交流;“三精彩”指大会报告、分论坛、观摩会、夜聊会等环节精彩纷呈;“四福利”指华科大批思教学的高级研讨会学习、第十一届年会的举办权、基础教育的批思年会、《批判性思维教育研究》刊物约稿等将陆续举办和开展。


据悉,我校批思中心自2017年正式成立以来,在前期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于2020年正式开始面向全校推动教学工作,从2020年春季至2023年春季,有4000名华中大本科生学习了批判性思维课程。从2023年开始,全面实施“小班教学”。每年由中心的首席专家董毓开展1-2次校内师资培训。师资培训并不局限于本校,在此次年会之前,中心和教科院还承办了全国批判性思维教师高级培训班,吸引了高校、企业、新闻各界学员共40余人参加学习。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