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是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线上课使用的是国家级一流线上课程《寄生虫病与食品安全》。该课程为医学专业基础课,教授的是人体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寄生虫与人体、生态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控制疾病流行的基础理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人体寄生虫的生物学、致病机制、预防和诊断、治疗原则有全面的认识,从理论知识体系上为临床的感染病学及相关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该课程也是一门基于形态学的学科,学习完课程的实验部分,学生将能在显微镜下辨别常见寄生虫卵,懂得免疫和核酸检测的原理方法,也能将病理、免疫、预防学应用到寄生虫病的理解中,从而具备基础与临床知识联系的学习能力、大预防概念,使自身的全球健康视野得到拓展。
课程负责人及团队
课程团队负责人刘文琪教授
课程团队成员王婷老师线下授课
刘文琪,《病原生物学》课程责任教授,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人体寄生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副主编;主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4项、校级教学项目6项;获省、校级教学成果奖多项。课程团队有教授1名、副教授3人、讲师1人。每位教师在课程设计、实施和考核中均有责任分工,并在多个教学研究项目中担任负责人。
课程建设理念与举措
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本科生们在血吸虫病流行区进行实践学习。
线下课的小组案例分析
线下课小组讨论汇报
课程思政
微信公众号辅助教学
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去血吸虫病防治所采访调查。
我国曾经是寄生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经过近70年的科学防治,流行情况大为改善,一些重要的寄生虫病已经消除。但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复杂,人口众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寄生虫病仍是我国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因此在寄生虫学教学资源上具有优势。
《人体寄生虫学》是《病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在进入临床专业课程学习前最早接触到的与疾病密切相关的课程,很适合开展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尝试。先进、科学并能及时反映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的课程内容是保障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要求,根据我国新的传染病疾病谱,课程重点讲授现在发病率逐渐升高的疾病,适度弱化生物学框架。依据临床、检验、预防等不同专业出口的医学培养需求,课程体系按人体系统而非病原体生物学分类拆分,同时整合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学科绪论、消化道及肝、胆、呼吸道、脉管系统及神经系统等。
在教学目标方面,该课程强调多层次性和可评价性,并导向不同专业学生学习结果的探究性和个性化。如在旋毛虫章节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既有病原学、免疫学、预防医学等跨学科的知识整合,也注重疾病诊断、大预防观念的形成、非认知能力或素养的培养、学习方法、人文情怀等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在疟疾章节的教学设计中,除了跨学科的知识整合、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外,还强调国际视野的培养和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育的深度融合。
在课程建设方面,该课程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线下课教学强调将翻转课堂和社会实践教学深度融合。所有线下课堂均在学生自主完成线上以记忆和理解为主的学习之后,实现以案例或情景为基础的翻转教学,并根据本地疾病流行情况,在相关章节安排现场教学。这种混合、立体的教学模式得到学生的全面好评,达到在非认知领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在评估体系方面,该课程开展了多维度、多次数、多目标评价,根据学习金字塔原则,形成以“学的绩效”为核心的课程考核和评价体系,用评价来引领学生达成高阶的学习目标。
课程建设与推广应用效果
混合式课程设置的学生反馈
课程的混合式教学体系本着线下、线上功能区分的原则,强调“线上为先、基础为本”,将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打造成一个贯序式的闭环,大胆使用了“基于生成性案例”的线下教学,用Problems-solving来验证学习成果,用“结果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来刺激学生的主动思维,培养学生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学习新知识。这一新的教学体系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和整合知识的能力,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和专家的好评。该课程建设也获得了多个校、省级教学成果奖。
《寄生虫病与食品安全》慕课网址为: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HUST-10019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