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布局 坚持“四个面向”

化学与化工学院2021年科研工作成绩喜人

发布时间:2022.01.15

来源:化学与化工学院 编辑:汪泉 浏览次数:

■通讯员 朱启军


“这是我今年第四次来到化学与化工学院参加这种活动了”,2021年12月25日,科发院应用研究院负责人在“18luck新利电竞 -星源材质锂电池膜材料技术中心签约仪式”上笑谈。


化学与化工学院校企合作活动开展频繁,不断提升应用研究在科研工作中的比重,横向科研在科研总量中的占比大幅提高,成为学院2021年科研工作的一个亮点。而这仅仅是学院科研工作的一个缩影,在获得喜人成果的背后,是服务人才发展的精准布局和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


补充短板,大力推进应用研究


多年以来,学院的横向科研在学院科研经费总量的占比长期低于30%,成为学院科研工作的短板。近年来,学院聚焦“四个面向”,广泛开展校企、校地合作。“请进来、走出去”,每月邀请企业来访,经常性组团开展企业寻访,同时充分利用企业校园招聘的契机洽谈科技合作,使校企、校地交流成为新常态。


2021年,学院先后与回天胶业、金发科技、争光树脂、星源材质等企业共建了4个校企联合技术研发中心,与株洲高分子产业集群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兴发集团共建三峡实验室,为产学研合作打造平台载体。



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各类重点项目也捷报频传。瞿金平院士团队在聚乳酸连续聚合关键技术、发动机及高效机电耦合技术等研究方向先后与中粮集团、美的集团等公司签署合作项目;解孝林教授团队在全息高分子材料、电子封装材料、锂电池隔膜夹层材料和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等研究方向持续取得新进展,2021年先后与华为公司、星源材质等大型高科技企业签署合作项目;朱锦涛教授团队的生物功能材料技术、谭必恩教授团队的聚合物多孔材料技术、李涛教授课题组的脱硝分子筛技术等先后与浙江争光、东风公司、维恩公司等企业签署合作项目,帮助企业实现产业化。


付出必有回报,2021年学院横向科研工作取得靓丽的成绩。全年科研经费总量达7454万元,其中横向合同经费达4360万元,占比58%。到账经费总量4600万元,其中横向近2000万元,占比43%。


2021年我校获批为应用研究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单位,基于近年来化学与化工学院横向科研工作取得的突出进展,学院被学校列为试点院系,起到了示范和表率作用。


夯实基础,打牢科研基本功


申报基金项目和发表高质量科研论文是科研工作者的基本功,是理工科院系科研工作的基础。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打牢科研基本功,学院开展了功能材料化学青年教师学术前沿论坛,帮助青年教师理清学术思路,凝练学术研究方向。在基金项目的申报过程中,学院扎实做好动员工作,13名教师申报明年的基金委人才项目,实现应报尽报,最大化申报基数。学院组织开展面上全院辅导交流、所内一对一指导,组织多轮预答辩,提供全方位跟踪服务。


为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和竞争实力,2021年学院先后承办了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第四届全国有机多孔材料学术研讨会、第六届 Janus 材料学术研讨会等。同时,学院参与组织了第三届中国材料产业发展大会,承办了分论坛活动,在搭建交流平台的同时扩大学术影响力。2021年,学院共发表SCI论文414篇,其中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一流期刊上累计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


2021年学院共获得基金委面上项目11项,资助率达36.67%;青年项目6项,资助率达37.5%。面上和青年项目资助率均超越国家资助率一倍以上。另外,获得基金委重点项目、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共4项。纵向获批经费总量为1551万元,为五年来新高,为学院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化交叉,培育科研新增长点


当前,我国正深入实施“绿色中国”“健康中国”战略,提出了“双碳计划”的目标任务和行动路线。新能源化学、化学生物学、绿色制造为实现上述国家战略领域的“卡脖子”难题提供科技支撑,合成化学、理论化学是重要基础。探索推陈出新的科研着力点,服务国家大局,化学与化工学院责无旁贷。根据“十四五”规划目标,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制定的“十四五”科技创新支持计划,不断培育科研新的增长点。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2021年成立了人工智能与理论化学研究中心和半导体化学研究中心,实现跨所、跨院学科交叉,抓好新时代背景下的化学前沿融合转化工作。


为了发挥我校学科优势,促进医理工交叉,2021年10月,学院组织教师赴同济医院开展学术交流沟通会,学院多个课题组开始跟医院开展实质性科研合作。



同时,为进一步拓展学院科研工作的新路径,2021年12月,学院召开了国防科研项目动员及辅导报告会,学院将积极对接国防项目有关新能源、新材料和医疗健康等领域,始终瞄准科技前沿,精准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坚持“四个面向”,胸怀“国之大者”是每个科研工作者的使命。展望未来,化学与化工学院的科研工作将在以上方面持续发力,努力取得优异成果,为学院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持续提供源头活水,做好高效的“催化剂”,进一步推动学院加速度发展。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