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小献 郑炎雄)在我校近5年教学实验室工作考核中,电气学院取得了4优1良的好成绩。
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是我校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电工部分,承担了18门实验课程,每年服务实验教学约25万人时,是支撑我校工科人才培养、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平台。
“三力”用人:给力 得力 有活力
电气学院十分重视实验工作,用人破“五唯”,坚持“三力”用人:分管领导给力,中心主任得力,技术人员有活力。
分管领导给力。学院教学实验室现任分管院长李红斌教授,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优秀科研工作者。她认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学院打造的本科生教育特色之一,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需紧密结合实践。
中心主任得力。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尹仕在工作之余,主动投入实践育人、创新育人工作,指导大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特等奖一项、全国一等奖3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2次获评“优秀赛前辅导教师”。他组织“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技术人员有活力。学院注重配齐配强实验技术队伍,中心现有实验技术人员20人,其中正高3人,高级工程师6人,工程师11人。40岁以下人员占40%,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者达75%,形成了合理梯级结构。
大胆创新:拓职能 增激励
受传统观念的制约,部分实验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能力提升缓慢,职业发展受限。在学院大力支持下,尹仕进行了大胆的队伍建设改革,一是拓展中心实验队伍职能,二是改革实验技术人员考核办法。
职能如何拓展?中心开辟实验项目开发、教学方法研究两条路径,使得实验技术人员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自由选择,做到人尽其才。实验项目开发路径鼓励人员将科研、产业、竞赛成果转化成实验项目,进而实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教学方法研究路径鼓励人员以问题为导向,探索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评估效果后申请教学研究项目,最终实现成果推广和应用。
职能扩展了,还需要配套激励措施。中心引入360度考核法和数理统计方法,设计了考核量化指标计算与分值转换方法,同时加入职级考核内容,并制定了相应的绩效津贴分配办法,形成了常规考核与职级考核并举、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结合的年度考核体系,适当体现多劳多得的激励机制,为队伍指明了核心业务、重点工作和努力方向。2020年中心以承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点课题“新形势下工科高校教学实验队伍职能变革的研究”为契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人员考核体系,以提高科学性和适用性。
改革富有成效,激发了中心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了队伍活力。全体实验技术人员以培养基于电气专业的创新型人才为己任,在履行传统职能的基础上,全面参与实践教育全过程,积极承担或参与实验课程的设计、实施和改进,调整几十年未变的认知实习和电工实习内容,通过设计集中训练、模块学习、创客竞赛展示等形式,改革实践教育平台,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实验室实践育人阵地作用。仅仅2019—2020年,中心就捷报频传、硕果累累:尹仕主持省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3项,其中 “新形势下工科高校教学实验队伍职能变革的实践与研究”项目系高教学会重点项目,也是中心首个获批建设的国家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中心成员参与省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2项;尹仕、邓春花、吴葛等教师新开3门实验课程,其中《企业工程训练营》课程入选高教学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徐慧平、肖波、张红、胡玮、杨风开等教师重新整合开出2门实验课程;王贞炎、肖波、徐慧平、张红等教师喜获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邓春花、胡玮、杨风开等教师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篇;尹仕、王贞炎、易磊、冯学玲等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国家二等奖5项、省级特等奖5项;胡玮教师参与研制教学设备“电机学及电力拖动综合实验台”获2021年全国自制仪器大赛三等奖。
改善环境:借鉴新理念 培养新模式
近几年,在学校和学院支持下,中心先后完成多个实验室建设项目。建设团队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改进自身条件。实验室布局总体实现大通透格局,办公区与教学区分离,学习区和研讨区配套设置,弱电实验区全开放、强电实验区在满足安全性条件下开放,为探究式、研讨式、情景式、混合式等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完备、先进、高效的实验条件,也为学生自主创新、自由探究提供了智慧化、沉浸式的实践环境。
中心开辟了专业课程教学与项目实战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助教培训相结合,能力培养与创新发展相结合,竞赛淬炼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学生团队浓厚的自主创新创业氛围。
自制设备:科研助教学 声名得远播
教师乐于选取科学前沿热点转化为教学素材,从基金和国家重大项目中提炼科研问题引入课堂,把科研成果精炼设计成探究式实验项目。由科研成果转化,或者专家教授与实验技术人员合作研发,成功应用于实验教学的仪器设备层出不穷。
从2000年的励磁和调速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验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台,到2010年的风力发电模拟实验教学平台,2013年的电磁场综合实验装置……都是本院教师自主研发的仪器设备,均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还得到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众多高校推广应用。
光荣传统得到继承。2021年,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第六届全国高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上,学院刘毅、贺恒鑫、李柳霞教师研制的电磁能-动能转化机制探究教学平台获得自由设计类一等奖,实现了我校在次赛事一等奖上零的突破。依托该平台,学院承担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1项,建设的新工科实践课程“高电压新技术科学综合训练营”入选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此外,学院熊永前、胡玮团队研制的HZDJ-2型电机学及电力拖动综合实验台也获得三等奖,受到参展厂商和国内同行的青睐。
喜悦果实:金杯银杯 更有学生口碑
精心的付出收获了喜悦的果实,中心实验课程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和好评。电气气卓2001班同学崔瀚文说:“这种亲手实践的感觉,是任何其他学习无法替代的,我深刻感受到了电气专业的魅力。”电气1909班同学郭屹安说:“这是我上大学以来,小组合作最密切最尽兴的一门课,也是和老师交流最多的一次课。这就是我心目中大学课程的样子,十分感谢我的队友,我的老师。”
对此,教师们更加感觉到使命在身、责任在肩,决心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更高的热忱投入到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技术研究等工作中。
2022年,学院又将一份沉甸甸的职责赋予中心实验技术人员,那就是全面推进实施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此举再度拓宽中心技术队伍职能,不仅有利于盘活学院大仪器资产,而且将进一步强化科教融合、提升实验技术队伍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