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公卫学院田耀华课题组联合唐山开滦总医院吴寿岭团队开展了代谢指标动态变化和多种心血管健康结局的系列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于今年下半年陆续发表在AJCN(2021.12)、Hypertension(2021.11)、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2021.10)等期刊上。
公共卫生学院吴明阳、喻潇、宋璐璐、毕嘉宁、王璐琳分别为第一作者,吴寿岭为并列第一作者,田耀华为通讯作者,吴寿岭为并列通讯作者。
既往研究通常只关注基线单一时点暴露指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血压、血糖、血脂和肥胖等代谢指标基线特征常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如一个人的运动、饮食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引起的代谢指标变化均可以影响潜在疾病的发生风险。随着对心血管代谢指标的深入研究,代谢指标动态变化的健康效应受到广泛关注。为此,田耀华课题组联合唐山开滦总医院吴寿岭团队开展代谢指标动态变化和多种心血管健康结局的系列研究,分析不断发展的生物学指标与病变进程的关联,为疾病的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身体圆度指数(body roundness index, BRI)结合身高和腰围来预测身体脂肪的百分比,反映了内脏脂肪组织和体脂百分比,可用于评价健康状况。纵向变化轨迹可以描述和刻画某一事物发展水平随时间连续动态变化的过程。BRI轨迹是否会影响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以及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尚不清楚。基于开滦队列59,278名研究对象,研究团队采用群组化轨迹模型,2006-2012年BRI轨迹分为低水平稳定组,中水平稳定组,中高水平稳定组和高水平稳定组。在考虑了多种混杂因素后发现,与低水平稳定组相比,中水平稳定组,中高水平稳定组和高水平稳定组的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分别增加37%,64%和103%。在心梗和缺血性脑卒中结局中,发现相似的关联。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临床营养领域权威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
肥胖相关代谢异常在不同肥胖个体之间差异很大。没有肥胖相关代谢异常的肥胖个体被称为代谢健康的肥胖(MHO)。最近研究表明,MHO表型是随时间推移的动态状态。研究团队在22,153名参与者中,探索不同BMI分组的代谢健康变化与动脉僵硬度及其进展的纵向关联。研究发现,在1,738名MHO个体中,928(53.4%)名研究对象转变为代谢不健康。与一直保持代谢健康体重正常的个体相比,由代谢健康肥胖转变为代谢不健康的个体基线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高110.7(95%CI,90.8-130.6)cm/s,baPWV进展高22.8(95% CI,12.4-33.2)cm/s/年。团队进一步研究发现,与一直保持代谢健康体重正常的个体相比,即使一直保持代谢健康肥胖状态,个体的心衰风险增加117%;由代谢健康肥胖转变为代谢不健康的个体心衰风险增加212%。两项成果发表在Hypertension和Diabetes & Metabolism上。
终生风险是对个体剩余寿命中发生疾病的绝对累积风险的量化。相比于相对风险,终生风险使人们能够从长远的角度看待疾病,而且更容易为公众所理解。研究团队在46,018名研究对象中,采用优化的Kaplan-Merrier方法,探讨了血糖变异程度和心血管疾病终生风险。研究发现,在年龄指数为35岁时,高血糖变异组(32.5%)的心血管疾病终生风险显著高于低(26.3%)和中(28.3%)血糖变异组。研究还发现,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包括吸烟,BMI,体育活动,饮食,总胆固醇,血压和空腹血糖)的改变与心血管疾病终生风险有关,改善理想心血管健康状态有利于降低心血管风险。与一直保持低理想心血管健康状态个体相比(44.6%),由低状态转变为中等(37.6%)或理想(24.4%)状态个体的心血管疾病终生风险显著降低。两项成果发表在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和J Am Heart Assoc上。
相关链接:
https://academic.oup.com/ajcn/advance-article/doi/10.1093/ajcn/nqab412/6464120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HYPERTENSIONAHA.121.17735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262363621000495?via%3Dihub
https://cardiab.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33-021-01397-1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JAHA.121.02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