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11月20日,18luck新利电竞
“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研讨会召开,我校近100名师生参加了此次线上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依托我校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湖北省人工智能学会、“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测控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邀请了多名包括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在内的国内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旨在了解和探讨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新技术新方法的最新前沿进展,及其在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康复辅助器具和自主无人系统中的应用。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院长曾志刚教授和智能科学与技术系主任黄剑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席。与会的各位专家分别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
北京大学王龙教授作了题为“复杂网络上的演化博弈”的报告,报告了其团队近年来关于基于期望的自我评估规则的研究,发现当个体采用基于自我评估的策略更新规则(即期望动力学)时,演化结果对模型细节具有鲁棒性。本次报告重点介绍了王龙教授团队近期对任意加权网络上的期望动力学的研究成果,进一步阐释了期望动力学下演化结果对模型细节的鲁棒性是普适的,与模仿动力学下的敏感性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基于期望的自我评估规则在产生鲁棒的演化结果上的优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樊瑜波教授作了题为“运动与康复:从基础到应用”的报告。他首先指出当下高端医疗装备与器械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然后针对康复辅助器具面临的本质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指出康复器械的核心技术亟待突破。最后详细介绍了他领导的北航团队在基于无创辅助血液循环的创新康复辅助技术从基础研究到转化应用的研究探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智军教授作了题为“面向运动功能重建的可穿戴机器人理论与方法”的报告。他指出,现有的可穿戴机器人缺乏人机合作混合智能,导致人机自由交互困难,因而亟需提升人机合作混合智能水平、实现人机合一。李智军领导的团队针对可穿戴机器人的控制理论与方法展开了长期攻关,解决了四个主要问题:操作主体的运动意图认知、人机技能传递机理与变刚度控制、人在环中的人机强耦合控制优化以及面向控制安全的操作主体人机验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田苗教授作了题为“智能机器人前沿热点方向思考”的报告。他结合其团队近年来的研究,就智能机器人发展值得关注的热点方向,工业机器人、专用服务机器人和个人服务机器人的宏观态势与应用牵引等两个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中国科学院大学程龙教授作了题为“基于光电原理的智能可穿戴手套”的报告。他针对目前柔性传感器精度低、使用寿命短、一致性差、造价高等问题,提出了几种基于新型光电传感的柔性传感器,实现应变和接触力的高精度、高一致性测量。他详细阐述了将制备的柔性传感器集成在手套中的研究,实现手指弯曲角度检测、手语识别、音乐弹奏、水果称重等多种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结果。最后介绍了其团队在进一步提高智能感知能力,实现对用户的触觉反馈等方面准备开展的工作。
南方科技大学林志赟教授作了题为“分布式自主无人系统中的估计、优化与控制问题”的报告。报告指出自主无人系统正在向着集群化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群体智能性、集群交互性和自主协同性。围绕无人化工业车辆应用领域,林志赟展开对分布式自主无人系统与集群控制核心技术的介绍,探讨了自主感知与分布式定位、协同决策与分布式优化、协同执行与分布式控制等基础算法与技术应用。
最后,黄剑教授进行了总结性发言,对六位国内顶尖专家的参会和报告表示由衷的感谢。专家们的精彩授课,让大家体验了一场丰富的学术盛宴。从本次会议中,大家了解到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新技术、新方法的最新前沿进展,及其在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康复辅助器具和自主无人系统中的应用。通过此次研讨会,师生们切磋、交流学术,共同提升,达到了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学科方向交叉共融、充分交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