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鹃)经济学院博士段堃关于资产价格泡沫与数字金融的2篇研究成果分别于2021年3月和5月在国际知名期刊《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和《Finance Research Letters》上发表。
论文一:“比特币市场效率与跨市场套利行为的动态联动研究:基于一种新型的长记忆协整分析方法”(Dynamic efficiency and arbitrage potential in Bitcoin: A long-memory approach)。有效市场假说理论自提出以来,其作为分析资产市场效率与价格泡沫的重要理论基础,已在金融与经济领域中广泛应用。然而,受限于时间序列仅存在整数单位根的传统假设,以往基于市场效率视角的相关研究仅能够检验市场是否有效,无法具体测度实际市场与有效市场状态之间的距离,即市场效率强度,因而导致该视角的应用面仍较为狭窄。本文以全球五大比特币交易市场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允许分数单位根的存在,测度价格序列不同单整阶数下的市场效率强度。在此基础上,使用分数向量协整(FCVAR)模型,分别从短期非均衡和长期均衡市场状态下,探究各市场效率强度对跨市场套利行为的影响效应。
论文研究发现各细分市场的效率水平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呈现出动态的时空演变趋势。论文进一步发现,当美国和澳大利亚比特币市场趋同至有效状态时,市场间套利机会明显降低;反之,当加拿大、欧洲和英国比特币市场效率强度提升时,市场间套利行为显著增加。研究结果对从业者提升跨市场投资效率、政策制定者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段堃博士作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该文的通讯作者为英国雷丁大学Andrew Urquhart副教授,其他合作者还包括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李泽明和叶金强博士研究生。
论文二:“比特币真的具有风险庇护作用吗?:基于新冠疫情爆发前后的对比研究”(Is Bitcoin really more than a diversifier? A pre- and post-COVID-19 analysis)。论文在允许比特币资产泡沫波动存在地区市场细分的基础上,运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Bayesian VAR)模型,量化识别并控制了市场间潜在存在的相关性与异质性,进而探讨了跨区域比特币资产投资对于传统金融资产投资的差异性风险分散和避风港效应。最后,论文比较分析了新冠疫情爆发前后其风险分散和避风港作用的动态变化趋势。
论文研究发现比特币资产的风险庇护作用对于不同金融资产存在着差异性,且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研究发现新冠疫情的爆发导致主要发达国家比特币资产的风险庇护强度和作用对象发生明显改变;然而,美国金融市场则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论文研究为阐释数字资产/货币对传统金融资产的风险分散和避风港效应提供经验证据,并为探讨资产价格波动的空间联动性提供新的视角,进而为有效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提供指导。
段堃博士作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该文的第一作者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黄莹莹博士,其他合作者还包括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教授Tapas Mishra。
论文1链接:https://doi.org/10.1016/j.irfa.2021.101725
论文2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rl.2021.1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