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6月29日,为腾出一定库容迎接近期可能到来的洪水,长江三峡枢纽开启两个泄洪孔,加大下泄流量,顺利完成今年首次泄洪。
7月2日10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涨至50000立方米每秒,根据《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达到洪水编号标准,“长江2020年第1号洪水”在长江上游形成。
7月1日至6日,长江全流域普降暴雨,流域累计降雨量超过1998年,为近60年来第二大,长江中下游普遍超警戒水位。
7月8日18时长江汉口站水位27.81m,为历史第八高位,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严峻。
面对日益紧迫的水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洪涝地质灾害防御和应急抢险救援,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在会上部署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工作,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7月6日,水电学子一行8人紧急动身赶赴梯调中心,与调度专家一道利用决策系统平台,应战2020年长江第1号洪水,分析三峡梯级最新运行工况数据,对葛洲坝运行水位可行范围进行离散,推求得到三峡葛洲坝梯级总发电量,获得梯级发电量与葛洲坝水位的映射关系,从而确定葛洲坝的坝前水位过程,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分配梯级水头和流量,寻求三葛梯级水头效益和流量效益的均衡与最优化。
据悉,7月1日至10日三峡水库累计拦蓄洪水18.39亿m3,7月6日下泄流量减少至31000 m3/s,7月9日控泄至28000 m3/s,关键时刻不仅发挥了水库拦洪、削峰、错峰作用,确保长江城陵叽和荆江河段安全,减缓了长江流域中下游防洪压力,而且增发了清洁电能。7月1日至10日,三峡电站发电量与前三年同期相比都有增加,其中比2019年同期增发电量约15.4亿kWh,防洪减灾增发电能效益巨大。
目前,长江中上游已形成以国之重器三峡水库为核心的世界规模最大巨型水库群,肩负防洪、发电、供水、航运和生态等国家水资源高效利用和防洪安全保障战略重任。2018年,我校水电学院周建中教授研究团队应中国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邀标,再度中标《金沙江下游-三峡梯级电站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模型研究及系统开发》项目,并以长江上游干支流30座控制性水库防洪兴利适应性调控为背景,包括2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子在内的研究团队在梯调中心现场攻关160余天,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巨型水库群防洪发电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及应用平台,2019年9月部署运行应用,使我校成为国内唯一长期全面承担长江中上游水库群水文预报体系、防洪发电航运生态调度系统研发的高校和研究机构。
多年来,水电学院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主持和承担了一系列包括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中重点项目4项)、国家“六五”至“十五”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国家“十一五”至“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研究领域涉及水电能源工程及其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控制、管理与防灾减灾中的关键技术与重大科学问题,一批成果在三峡水利枢纽等重大工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以张勇传院士和周建中教授为核心的科研团队,经数十年的研究积累和技术攻关,在100多项国家研究计划和重大工程应用项目支持下,以流域水文动力特性演化机理解析为切入点,形成了以“广域预报建模-全景防洪调度-网源协同优化-库群适应性调控”为主线的一整套流域水库群协同调度关键技术与应用体系,在国内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一大批高水平学术论文,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开发设计的一系列水库防洪兴利联合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安装部署在三峡梯级调度通信中心,金沙江梯级调控中心,清江梯级集控中心、国家电网华中电力调控分中心、长江委水文局、长江委设计院、华电集团四川分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重大工程应用中,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学院还培养了一大批品德优良、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长期默默奋斗在水利科研一线。进入汛期以来,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水利规划研究院水库调度与水能规划部副主任、水电学院2014届毕业生张睿已经加班工作数十天。“面对洪水袭来,我希望能利用自己专业所长全力做好防洪度汛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他一边盯着屏幕上实时水位显示,一边感慨责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