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腾)近日,我校生命学院郭安源团队和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陈智超、李秋柏团队在生物医学1区杂志《Theranostics》(IF: 8.537)上发表最新成果“Tumor-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hibit osteogenesis and exacerbate myeloma bone disease”(Theranostics. 2019; 9(1): 196-209.),证实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外囊泡(MM-EVs)是一种MM骨病特征性的驱动型疾病标志物,发现了MM患者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功能受抑和疾病进展新机制,有利于制定靶向于MM-EVs的新型治疗策略,也为MM肿瘤干细胞提供了新的研究窗口。李秋柏教授和郭安源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我校为第一单位。同时,该项发现也是这两个团队自2009年开始至今交叉融合共十载的最新研究成果。
郭安源教授是“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获得者、18luck新利电竞
“学术新人奖”、“华中学者特聘岗”,擅长复杂疾病的生物信息学研究;陈智超和李秋柏教授是我校协和医院血研所、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白血病亚专科带头人和骨干成员,长期从事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临床和基础工作,重点研究新型发病机制和靶向干预手段,也是国际上早期研究多发性骨髓瘤来源EV的三个团队之一。十年前,得益于我校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叉优势和支持政策,两个团队开始进行科研上的实质性融合和交叉。双方以研究项目为导向,互派研究生学习和研究攻关,既使得临床学生学习生物信息学技能,也让生物信息学专业的同学懂一些临床知识。双方还成功申报了我校创新研究院“学科交叉博士生计划”,其中交叉培养出的雷倩博士(导师陈智超教授)目前已经发表1区期刊论文两篇,现在又师从郭安源教授开展博士后研究,已成功申报博士后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各一项。另一位交叉培养的博士生柳纯洁也成绩优异,发表多篇SCI论文。
通过这种深度合作方式,两个团队不定期开展科研讨论会,从老师到学生,从基础到临床,从资源付出到科研产出,10年来业已形成互通你我的交叉合作有机体。血液团队和生物信息团队通过扎实的临床研究基础和先进的生物信息学研究方法,持续研究造血细胞发育、间充质干细胞功能和衰老和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相关调控网络,在白血病和骨髓瘤的形成及其异质性调控网络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绩。10年来,双方合作共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优秀青年基金项目以及省部和校级科研项目共计10余项,总经费近千万;已共同发表SCI论文10余篇,大部分为Leukemia、Cancer Research、Nucleic Acids Research和Theranostics等1区期刊。
新近,双方还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发布了首个大样本量的细胞外囊泡miRNA数据库(EVmiRNA,http://bioinfo.life.hust.edu.cn/EVmiRNA.)(Nucleic Acids Res. 2018. Doi:10.1093/nar/gky985),收录了近500个样本的miRNA测序信息,可以提供EV的全面miRNA信息并保持更新;EVmiRNA将成为发现生物标记物和研究EV调控机制的高效工具。
目前,双方的研究还在持续发酵和深入,未来会有更加期待的科研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