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伟伟)驱护舰技术发展趋势是怎样的?水动力学有何前行方向?深海爬游机器人及其关键技术是什么?如何探索军民融合创建发展新模式、跨界协同拓展海洋新空间?
3月9日至10日,第二届“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创新论坛”在我校举行,主题为“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来自国内船海领域的120余名资深专家与学者,围绕船海领域前沿理论与未来技术创新发展展开深度交流与探讨。“辽宁舰”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朱英富院士,我校李德群院士、丁汉院士出席论坛。
9日上午,论坛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一号楼报告厅举行开幕式,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院长解德教授主持。我校先进技术与装备研究院副院长、科学技术发展院副院长何保华和湖北省国防工办船舶处处长胡琼分别致辞,“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杨建民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先进技术与装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万德成教授分别讲话。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研究员徐青、第七〇二研究所研究员赵峰、第七一九研究所研究员陈虹和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研究员严俊分别做大会主题报告。报告内容涉及驱护舰技术、深海爬游机器人技术、流体力学、军民融合创建发展新模式、跨界协同拓展海洋新空间等船海领域多个重大前沿问题。
为什么发展驱护舰?徐青给予了详细讲解。守卫海洋就是守卫国家安全,我国是亚洲诸国中邻国最多、地缘矛盾最多、关系最复杂的战略主体。因此,为保证国家主权不受侵犯,必须要有强大的海上安全力量守卫国家主权。我国从60年代自主研制护卫舰开始,截至目前,共发展了四代护卫舰,作战能力逐步增强。第四代驱逐舰是国家高新三期重点工程,2017年6月28日顺利下水,填补了我国万吨级驱逐舰空白。我国驱护舰技术发展情况及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徐青认为将会更加重视总体综合集成技术,提升舰船整体综合效能;将更加重视综合电力系统技术,适应高能武器发展需求;将更加重视舰船信息化建设,推进向网络中心战的转变;将更加重视生命力技术,提高舰船在复杂战场的生存能力;将更加重视无人装备的应用,发挥力量倍增器的作用;将更加重视节能减排等绿色技术,强化舰船经济性。
从未知到无限-iHydrodynamics?赵峰详细讲解了关于水动力学相关知识,重点讲解船舶CFD应用技术,是近三十年船舶水动力学界取得的最具震撼力的技术进步,为船舶水动力性能研究/船型设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利器。我们面临的新挑战是从CFD到数值水池,基于长期研究应用、思考与初步实践,七〇二所对“数值水池”的技术内涵和定义进行了系统创新。数值水池的发展,离不开CFD技术/方法的发展。赵峰提出“新时代·无限可能”,新科技革命早就了全新的生产方式、产业业态、生活方式等的变革,于水动力学,正在引发第三范式的重大转型。赵峰还提出数值水池将会带来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性能科研与应用流程和内容的“颠覆性、革命性”创新,为水动力学性能研究、船型/构型设计的创新发展创造无限可能。
深海爬游机器人及其关键技术是什么?陈虹详细讲解了深海爬游机器人的研究背景、概念方案、关键技术问题、研究进展。由于我国进行科学考察、资源开发、应急搜救、信息搜集项目需要技术支持,深海爬游机器人开发研究项目被提上日程。陈虹重点介绍了该项目研究开发重点机械腿系统,重点解决腿部结构框架设计、腿部内部空间走线设计、电机密封和耐压结构设计三方面的问题。
如何探索军民融合创建发展新模式、跨界协同拓展海洋新空间?严俊的特派报告人王宇博士呼吁要抓住船舶与海洋工程制造向创造发展时代特征,提出“灰空间多目标约束的工程创新方法”,通过海洋能源开采与海洋渔业养殖的跨界协同,采用军民融合创建发展新模式,集成全球化的优势资源,利用自身的制造技术的优势,建立国际一流的深远海养殖装备团队、探索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解决海上常态化生存的技术难题,寻求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最佳途径,实现海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王宇还详细讲解了2017年9月,世界首座半潜式智能渔业养殖平台——挪威深海养殖核心装备“海洋渔场1号”成功交付,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深海养殖装备。
论坛闭幕式上,解德将创新论坛会旗移交给了天津大学的代表。
“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创新论坛”是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的“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高层学术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18luck新利电竞
、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共同协办,轮流主办。论坛依托船海协创中心雄厚的科研与人才资源、广泛的对外学术交流平台,以建设海洋强国重大战略目标为背景,聚焦船海领域科技前沿、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深入开展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首届论坛于2017年2月由上海交通大学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