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赋能绿色未来 2022“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全球合作论坛举办
发布时间:2022.12.12

来源:国际交流处 编辑:张思晗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沛媛 彭雨蒙)12月8日,由学校与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主办,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经济学院、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中国城市研究中心承办的2022“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全球合作论坛正式拉开帷幕。来自中美双边30余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与研讨,共谋低碳发展之路,共话全球绿色未来。学校副校长陈建国参加开幕式并致辞,国际交流处处长陈洁主持开幕式。开幕式及平行论坛吸引了共计5000余人通过直播平台在线观看。



undefined

记者 陶然 摄


陈建国在致辞中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威胁不断升级,极端气候灾害日趋严峻。国际社会已对碳中和路径下的绿色转型凝聚起强大共识,中国和美国都在用实际行动推进全球绿色转型发展。在此背景下,18luck新利电竞 与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作为中美两所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研究型大学,共同发起年度性高端学术活动,旨在为全球学者、政策决策者、行业专家提供开放的交流研讨平台。期待双边学者以此为契机,增进交流与互信,激发新合作潜能,引领未来碳中和领域科学研究,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中国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宋彦教授表示,减缓气候变化是长期性的挑战,面对其引发的生态连锁反应,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国际合作迫在眉睫。今年由两校共同发起的年度性跨学科学术论坛将是一个起点,未来期待能邀请到更多国家、更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到论坛中,分享各自的经验,共同推动前沿探讨,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共同福祉做出有益贡献。


主旨报告环节,学校能源学院教授柳朝晖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环境研究院、社区与环境韧性发展中心主任Philip R. Berke分别作报告。


柳朝晖以“中美清洁能源中心的碳捕集利用封存合作”为题,简要介绍了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双碳”战略,并重点阐述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的重要性,以及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围绕CCUS在知识产权管理、科研协作、科技交流等方面取得的硕果,并期待未来中美双方继续携手推进全球碳中和领域学术研究与合作。


Philip R. Berke围绕“规划前沿:透过公平视角整合可持续性及韧性概念”的主题,提出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即通过公平的视角整合可持续性和韧性的概念,从而实现对城市所有居民都有意义的愿景。


本次论坛设“碳中和与能源转型”“碳中和与绿色经济”与“碳中和与城市发展”三场平行论坛,15位专家学者分别进行学科对话与研讨。


“碳中和与能源转型”平行论坛由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8luck新利电竞 能源学院教授赵永椿主持。参与研讨的专家学者有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政、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和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助理教授Noah Kittner、18luck新利电竞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杨荣贵、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城市治理与设计助理教授李超骕。李政剖析了中国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和政策措施,着重强调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我国坚定不移的发展方向,重点阐述了碳达峰碳中和路径。Noah Kittner主要介绍了深度脱碳中能量储存的作用。他指出,实现清洁能源转型需要构建智能弹性系统、适配可再生能源的基础设施,以创新技术驱动发展。杨荣贵简要介绍了高温热储能技术的背景,并详细阐述了未来电力系统以及高温热储能技术的材料和相关设备。李超骕主要探讨了住宅能源使用强度的空间复杂性,并强调明晰的空间政策和清晰的城市设计框架对提高城市能源效率至关重要。


“碳中和与绿色经济”平行论坛由18luck新利电竞 经济学院副院长孔东民教授主持。参与研讨的专家学者有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教授Meenu Tewari,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教授、清洁技术与创新项目副主任Greg Gangi,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朱俊明,华中大经济学院副教授王班班。Meenu Tewari探讨了气温上升对于工人生产率以及缺勤率的不同影响,对气候变化的代价提出了新的思考。Greg Gangi简要介绍了北卡罗来纳大学清洁技术峰会及其目标,分析如何影响大学层面的决策并促进清洁技术领域的合作创新。朱俊明阐述了中国北方大规模清洁供暖政策在短期内可以提升对公众社会地位认知,长期来看对于公众收入水平和健康状况都有正向影响。王班班利用简洁的分析模型来推导可交易绩效标准和其相对应价格政策之间的福利比较,如果在中国全国碳市场和加州低碳燃油标准市场中引入价格限制会带来显著收益。


“碳中和与城市发展”平行论坛由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宋彦教授主持。参与研讨的专家学者有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地理科学系副教授冯奎双,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教授王少剑,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能源与生态、公共政策与环境助理教授安吉尔·徐,学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刘合林,与会学者分别从宏观及微观层面讨论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减碳途径。冯奎双阐释了收入水平与碳排放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如何在碳排放受限的情况下制定缓解贫困的政策。王少剑简要介绍了城市扩张是推动陆地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进行的城市扩张增加了中国碳排放的不确定性。安吉尔·徐从全球视角讨论地方和非国家行为体在中国低碳转型中的作用,探讨不同主体在贡献上的差距。刘合林基于时间地理学的视角,阐释了居住空间形态与家庭能源消耗的关系,他强调,家庭能源消耗的关键是在时空视角下的使用能源的时间与强度。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