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十年】网信工作:高效服务 技术赋能 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9.29

来源:网信办 编辑:祝一超 浏览次数:

■通讯员 姚坦 李战春 陈英


18luck新利电竞 网络与信息化起步可追溯至1982年华中工学院成立计算中心,历经砥砺发展,迄今已经走过40年的历程。进入新时代,特别是2013年成立实体化的信息化管理部门以来,学校网络与信息化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始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服务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中心工作,始终牢牢把握发展支撑、信息枢纽、数字底座、创新引擎基本定位,始终秉持支撑学校发展、回应师生需求、因应技术潮流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资源共享、高效服务、科学管理、共创价值的基本原则,信息化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网络安全管理保障体系持续优化,师生信息化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增强,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


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新飞跃


10年前校园网无线AP仅900余颗,仅能满足1万个无线终端用户同时上无线网的需求,仅能提供校主页和电子邮件服务,无校级数据中心和校级公共信息系统,网络与信息化基础薄弱。10年来,通过“十个一”工程等建设,校园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实现全覆盖,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网上办事大厅、华中大微校园等200多个信息系统陆续上线,学校初步建成了全国领先的华中大特色智慧校园。



图1.“十个一”工程总体示意图


(注:“十个一”是指在技术上实现“全校一张网,基础一平台,网站一个群,数据一个库,集成一总线”,在为师生服务上实现“上网一个号,信息一个站,消息一通道,校园一张卡,办事一张表”。)


全校一张网夯实网络基础。建成了有线和无线校园网,以及一张统一建设、管理和运维的校园光缆网络。建设室外光交接箱20台,校园网光缆685条,自建光缆总里程约340公里,累计芯公里约14700公里,形成了遍布全校的主干环路和局部支路地下光缆网络。校园网完成大二层整体升级改造,共接入274栋办公楼和学生宿舍,布置了10万余个信息点;部署无线AP2.9万余颗,实现了室内基本全覆盖;出口带宽达70Gbps;建立了参照ITIL的校园网运维管理平台和呼叫中心;升级了学校电子邮件系统,新建校友电子邮件系统;建设了正版软件服务平台。获批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等组织的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试点项目。校园网建设规模和运维管理水平居全国高校前列。



图2 校园网在线用户星光图


基础一平台提高设备效益。建成了核心数据中心、二级数据中心、校园卡数据中心以及灾备中心,形成了“三中心一灾备”格局的信息化基础平台。数据中心资源总配置达到CPU3800核,内存60TB,存储3.7PB,运行虚拟服务器1800多个,支撑200余个校级重要信息系统运行,基本统一了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中间件等基础软件,从根本上解决了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散乱和重复建设的问题。



图3 信息化基础平台架构示意图


网站一个群实现集中管理。建设了涵盖学校主页、新闻网,职能部门、学院、直附属单位等各二级单位、实验室、科研团队、课程组主页以及教师个人主页的网站群平台。入驻网站585个,开通教师个人主页2520个,实现了分散站点集中管理、系统安全统一监控、用户权限一体化授权的“网站一个群”,网站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大幅提升。



图4 网站群平台


数据一个库保障数据一致。建成了以实现数据共享为主要目的的基础数据库。以52个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为权威数据源,为102个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为88个系统之间提供两两数据交换服务,日均共享数据约1.6亿条,有效保证了学校基础数据的一致性。



图5 统一数据服务平台


集成一总线消除信息孤岛。创立了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项目管理方法,实施了17项集成和共享标准,确保了新建系统不再产生新的“信息孤岛”。数字迎新、财务报账、OA系统、本科教务、研究生综合管理、人事系统、科研管理、思政一键通、设备管理、房产家具管理、教代会提案、智慧医院、档案数字化、明厨亮灶等一大批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建成或升级,助力学校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图6 学校各类业务信息系统间的融合和集成


上网一个号解决账号烦恼。建设了集成账号密码、第三方绑定、二维码、人脸识别等多种登录方式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接入信息系统204个,注册用户36万人,激活用户15.6万人,日均认证10.8万次,解决了师生记多套账号密码的烦恼,实现全校师生上网认证一个号。



图7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界面


信息一个站完成信息汇聚。建成了PC版信息门户和基于企业微信的移动信息门户——华中大微校园。PC版门户提供了通知公告等公共信息、各类待办等个性化信息以及常用正版软件服务,华中大微校园应用数300余个,涵盖教学、学习、办公、生活、医疗等,为师生提供了“一站式”信息服务。



图8 PC端信息门户



图9 华中大企业微信工作台


消息一通道实现统一通讯。建设了实现短信、微信和邮件三个通道消息集中统一管理的统一通讯平台。为126个系统提供发送接口服务,为全校各单位提供人工发送服务,年均发送短信232万条,微信176万条,邮件34万封,有效保障了消息安全和师生体验。



图10 统一通讯平台发送短信界面


校园一张卡便捷校园生活。建成了应用于食堂消费、超市购物、医院就医、校园门禁、乘坐校车、体测签到等30多个场景的校园卡系统。发卡56万余张,推出了电子账户和无卡支付,实现了“一卡在手,走遍校园”,极大方便了师生在校园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图11 使用校园卡借还书



图12 校庆版校园卡样式


办事一张表打造智慧办事。建成了网上办事大厅和“一张表”平台。网上办事大厅上线流程363项,统一了校园卡、设备、家具、本科教务、研究生、荣誉证书等自助终端设备,与师生服务中心共同构建了线上线下结合的“一站式”智慧办事服务体系;“一张表”平台完成了41个学院的应用全覆盖,基本实现了教职工年度基本数据汇总自动化和学院基础数据的展示分析。



图13 “一张表”平台界面


信息化安全防护取得新突破


学校网络安全工作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双管齐下,构建了基于闭环的主动式网络安全管理方法,建立了严密的网络安全技术防护体系,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从有到优的发展。2012年以来学校未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故,2017年以来两次获评“湖北省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在全国教育系统网络安全考评中名列高校前茅。



图14 被评为2021年度湖北省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先进单位


形成网络安全闭环管理方法。形成了一套从签订网络安全责任书、项目论证阶段同步设计网络安全、信息系统上线前把关,到开展安全等保、漏洞整改、事件处置和追责、实施考核评价等基于闭环的主动式网络安全管理方法,确保了校园网络安全责任体系健全、管理流程完整和具体执行到位。


建立网络安全技术防护体系。建立了从校园网IP管控、数据中心安全防护到互联网出口白名单的多层次安全防护体系,定期进行学校信息资产(含“双非”系统/网站)清理、安全漏洞扫描,实时监控网络安全态势,动态调整网络安全防护策略。确保教学科研数据、资源不丢失、不破坏,学生个人成长数据隐私不泄露。


加强网络安全人才队伍建设。配备了专职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成立了网络安全工作小组,倡导并落实“人人都是网络安全人员”的理念,所有成员都要接受网络安全技能培训、安全考试和任务调遣。网络安全管理和技术人员全部获得CISP认证,锻造了一支能担重任、能打硬仗的网络安全队伍。


开展网络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开展钓鱼邮件测试、网络安全讲座、钓鱼WIFI现场测试、线上知识答题、网络安全进社区等丰富多彩的网络安全宣传活动。组织全校信息化联络员培训,与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湖北分中心联合举办CERNET湖北省高校网络安全技术培训。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图15 网络安全宣传周各类活动


信息化管理服务开创新局面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网络与信息化工作,做好顶层规划、梳理机制体制、保障建设经费、落实人员编制,建强工作队伍,学校信息化建设逐步走上正轨。过往十年,按照“补短板、强基础、上水平”的思路,学校信息化发展明显加速,成效显著,网信工作进入了新时代。


锻造了坚强的网信战斗堡垒。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网络与计算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打造学习型、研究型和服务型党组织,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和纪律建设,为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网络与计算中心党总支、网络运行党支部分别被评为2018-2020年度、2020-2021年度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构建了完善的网信工作机制。学校建立了科学有效的信息化管理体制、畅通高效的工作网络、实时响应的信息化建设与运维护体系,形成了网信领导小组决策、专家委员会指导咨询、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统一管理、各部门共建共享、网络与计算中心技术支持、用户委员会参与评价、各单位及师生广泛应用的信息化工作机制。


建设了优秀的网信工作队伍。注重加强队伍建设,强调服务意识、强化工作能力。出台《关于实施教职工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举办数十期技术沙龙,34人次参加各类培训。近10年共承担科研项目104项,获得已授权的国家专利28项、国际专利1项、国家版权局登记的软件著作权44项,发表论文156篇。通过种种举措,大大提高教职工专业技术能力、服务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制定了系统的网信工作制度。不断完善制度和规范建设,先后出台《18luck新利电竞 关于加强新时代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意见》《18luck新利电竞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管理规定》《18luck新利电竞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技术管理规定》《18luck新利电竞 互联网站管理办法》《18luck新利电竞 网络和信息技术安全管理办法》《18luck新利电竞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截止到目前,共制定校级信息化规章制度46个。



图16 信息化规章制度(部分)


形成了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流程。制定了完善的信息化项目管理流程,实现从项目需求遴选、论证入库、出库立项、项目采购、项目实施、再到项目验收和绩效评价等7个阶段、19个环节的全生命周期的过程管理,出台了17项系统集成与共享标准,杜绝了新建系统出现“信息孤岛”,打造了由网信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组成的“信息化建设共同体”,建立了华中大特色的信息化生态。2015年以来,启动256项信息化项目并顺利验收,覆盖校园网、数据中心、公共信息平台、网络安全、各单位业务信息化建设等。



图17 信息化项目管理流程图


优化了流畅的学生注册流程。十年来,注册管理制度全面实行,注册学生类别全面覆盖。2012年注册仅限于普通全日制学生,如今覆盖非全日制学生在内的各类学生,促进了各类学生管理、学费收缴和学生基础数据维护。注册流程在学校首届“工作流程设计竞赛”获得优秀奖,从人工加盖学生证注册章发展到如今自助打印注册标签、亮码展示注册状态、可信电子注册证明随时下载,注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图18 注册查询截图


强化了严格的基站建设管理。2012年以来,我校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展信息管网由学校集中建设,光缆由学校集中铺设、各单位和运营商按需申请使用或租用的模式,从运营商在校内无序建站到如今按学校基站管理办法规范建站,美化了校园环境,提升了校园通信供给能力。2018年我校率先建成全国首批5G校园。



图19 基站日常管理


信息化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


网络和信息化工作牢固树立以师生为本的发展意识,坚持聚焦治理效能提升,积极推进智能化服务,服务学校发展和回应师生期盼的能力不断增强。教育信息化试点“智慧校园与社会服务模式探索”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与网络公司合作的“极简以太校园全光网络”获评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组织的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优秀应用案例;“华中大微校园——移动信息门户”等4个案例入选湖北省数字校园应用场景优秀案例。获得第二届智慧高校CIO论坛智慧高校综合实力卓越奖凌云奖。获2021年度微信“数字化政务民生先锋·教育”奖。



图20 获第二届智慧高校CIO论坛智慧高校综合实力卓越奖凌云奖



图21 获2021年度微信“数字化政务民生先锋·教育”奖


快速建设疫情防控相关系统。疫情初起时快速响应,在24小时内完成学校抗疫专题网站设计和开发;2天内完成全校师生健康填报系统开发,确保学校全面掌握师生每日的健康状况,并与教育部疫情报送平台进行数据对接;3天内开发完成学校基金会移动端捐赠平台;紧急上线了可信电子成绩单系统,有效解决了学生居家学习期间办理成绩单的需求;建设了课程平台、常住人口管理系统、数字返校系统、数字化迎新报到系统等,保障了“停课不停学”、校园健康管理和学生有序返校。



图22 学校抗疫专题网站



图23 新生使用智慧迎新系统刷脸报到


建设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开启科学计算的集约化服务模式,建成包括白云一号、强磁一号、引力一号、数学交叉四个集群的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共有341个计算节点,可用18312个CPU核心,104块GPU显卡,存储空间超4PB,理论峰值算力超2.5PFlops。已经为能源学院、物理学院、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生命学院等32个院系的136个科研团队提供高性能计算服务,支持科研项目140个(其中国家级项目课题71个)。



图24 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


全面应用创新型系统。为精准化学生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建设学生大数据分析平台,完成了精准资助、学业预警、关注学生上报管理等模块;解决教职工待办处理分散的痛点,上线待办中心,与OA、设备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会议管理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平台、网上办事大厅等31个系统待办集成,实现各类业务的待办事项一站式审批;提升教职工工作效率,上线电子签名系统,并在财务电子审批、网上办事大厅、超算平台结算等系统中进行了应用;为帮助业务部门提高咨询服务效率,校园智能问答机器人“华小智”上线,接入网信办、财务处、研究生院等12个单位,建立知识库3299条,为师生提供24小时自助咨询服务,已为师生服务近13万人次,成为师生获取部门咨询服务的重要渠道之一。智能推荐系统入库资讯657749条,累积访问19万余人次。



图25 待办中心



图26 电子签名平台


信息化社会美誉获得新提升


在全校各级领导、各部门、各院系和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学校网络与信息化工作稳步实现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获取了同行的称赞,提升了社会美誉度。


各界广泛认可。中央网信办领导来校视察,对于我校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高度认可。湖北省网信办在我校设立“湖北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创新研究中心”和“湖北省网信智库”。学校受邀百余次在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教育信息化学术年会、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学术年会、中国高教博览会等全国和地区性的会议上做特邀报告,累计受众6000余人,覆盖高校500余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近100所高校到我校参观调研信息化工作。出版的三本关于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的专著在高校同行中产生了强烈反响,销售8000多套。在我校首创或以我校建设思想为主进行大规模创新的信息化产品如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服务平台、移动信息门户、“一张表”平台等产品在20余所重点高校推广应用,惠及全国高校40余万师生。



图27 国内第一套高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系列丛书


媒体广泛报道。学校每年推出“光阴的故事”在广大毕业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新华网、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或网站进行了报道或转载,被评为“大数据应用于教育行业的十大案例(国内外)”之国内案例之首。人民网以“华中科大:320项事务一次办好”;教育部网站以“18luck新利电竞 ‘三维发力’推进智能化‘一网通办’平台建设”“华中科大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站式’师生服务中心”;中国教育网以“18luck新利电竞 打造‘ 智能问答’,赋能校园咨询新生态”;腾讯网以“华中科大:从‘一站式’服务到数字孪生,智慧校园服务10万师生”等为题对学校信息化工作进行了报道,初步统计,各类媒体、网站报道转发100余篇(次)。



图28 人民网报道“华中科大:320项事务一次办好”



图29 教育部网站报道“师生服务中心”



图30 教育部网站报道“一网通办平台”


追求卓越,链接未来。站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口上,回顾学校网络与信息化十年的发展,过往的成绩是驱动前进的底气,技术的升级是指导发展的翅膀,师生的需求是召唤奋进的方向。展望未来,学校网络与信息化工作将紧密围绕“双一流”建设等事业发展总体目标,以教育新基建为契机,统筹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深度融合,致力于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力推动学校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发挥信息技术的创新引领作用,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为学校教育现代化和“双一流”建设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