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周年校庆·院史回眸】法学院:守正创新谋发展 踔厉奋发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2.08.05

来源:法学院 编辑:张雯怡 浏览次数:

 

风雨兼程,岁月峥嵘,刚刚走过二十载的法学院即将迎来18luck新利电竞 七十华诞。18luck新利电竞 法学学科伴随着当代中国法治化进程的步伐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院秉持“创一流、重特色、倡交叉、国际化”的理念,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致力于培养“德法兼备”的应用型、复合型和涉外高端卓越法治人才,逐步建成了结构合理、特色突出,全面覆盖本硕博的培养体系,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

 

2021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调研法学院

 

 不忘来路 回首奋进来时路


18luck新利电竞 法学教育缘起于1981年,当时学校参加了司法部组织的全国第一套“高等学校法学试用教材”编写工作。1983年,华中工学院成立专利情报研究室,面向研究生开设专利法课程;1985年,中国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华中工学院召开;1986年,华中工学院成立法律教研室;1988年,在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中国专利局的推动下,华中工学院创办知识产权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班,成为全国首批开展知识产权高等教育和专业研究的院校之一。1992年,学校开始培养法学专业本科生,是全国重点理工大学中率先开展法学专业教育的院校之一。

 

1994年,学校成立文学院,设立政治与法律系等五个系;同年,开始招收法学专业双学位班与辅修班;1996年,学校获批当时全国唯一的科技法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这一阶段,在学校文科特色发展的潮流中,法学教育呈现出勃勃生机。

 

2001年1月,18luck新利电竞 法学院正式成立,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和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三所高校的法律学科整合组建,并大力引进优秀师资。著名法学家、北京大学罗玉中教授出任首任院长。学院分设法律学系、科技法与知识产权系。其中,科技法研究所是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单位、全国高校科技法研究会会长与秘书长单位,获批首批校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03年,学院创设法学德语班特色教学并延续至今,探索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新路;2005年,获批法律硕士LLM.授权点,并成为985工程“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重要学科平台;2006年,成为首批开展知识产权方向在职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五家试点单位之一;2009年,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国专利保护重点联系基地”。

 

2011年,学院开始博士生培养;2012年,获批最高人民法院“全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论研究基地”;2013年,法学一级学科获评湖北省重点学科;2016年,入选荆楚卓越法律人才协同育人计划;2020年,获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同年获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实现我校国家级文科基地零的突破;2021年,获批“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同年法学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作为全国首批13家发起单位之一,共同发起建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高校协同研究机制。

 

目前,学院有专兼职教师60余人,在校生达1000人。现任院长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联合国高级咨询专家汪习根教授。

 

罗玉中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授课。

 

汪习根为湖北省委理论中心组主讲习近平法治精神。

 

20世纪80年代初期参编的全国第一套“高等学校法学试用教材”

 

乘势而上 高速发展出新篇


法学学科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重点学科之一。新时期建设法学学科要更加注重学科在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中发挥作用。同时,在新文科建设的时代大潮中,法学学科主动与学校具有显著优势的理、工、医、管等学科进行深度交叉融合,凸显特色。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组织全体师生、校友凝心聚力、踏实奋进,力争在全面依法治国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做出更大贡献。

 

 

18luck新利电竞 建设不断加强。学院实施人才强院战略,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不断加强队伍建设。现有专兼职教师60余人,其中教授20余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0余人。教师团队中,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10人次、省级人才计划入选者9人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中国法学会二级学会副会长2人次。中青年骨干教师在科研教学一线中不断得到学术成长。学院引进联合国专家、海外著名研究机构首席科学家、海外名校高层次人才等,聘请著名法学家和高端实务专家担任兼职教授等,有效充实了师资力量。

 

研究平台建设成果丰硕。学院着力将大平台的科研优势转化为学科骨干的发展效能,转化为育人的优势资源。学院现有3个国家级文科研究平台:由中央四部委设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由中宣部、教育部设立的“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并在维也纳设立了18luck新利电竞 人权法律研究院欧洲研究中心;由教育部设立的“全国高校习近平法治思想协同研究中心”。此外,学院还获批教育部“教育立法研究基地”、最高人民法院“全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论研究基地”、湖北省人大“湖北省地方立法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湖北省法院“湖北司法大数据研究中心”等9个省部级基地。与清华大学等5家单位联合发起“中国计算法学发展联盟”,积极推动新法科建设。

 

 

科学研究成果稳步增加。近五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等各类科研项目近100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系列理论文章,其中“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时代背景与本质特征”被学习强国转载,单篇点击量达3000万。在《求是》《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和SSCI高水平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中外文专著数十部。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数项。

 

决策咨询服务水平提升。学院教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产生重大社会影响。教师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中央重大委托课题“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工作,被中央主要领导、多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委员批示;牵头起草《中国人权白皮书》3部,获中央主要领导批准,全球发行。参与制定国务院《科技发展法制和政策研究》等国家立法规划、国家重大科研计划的研究制定。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秘密法》等立法修订向全国及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等部门提供咨询意见数十项。负责联合国发展权项目研究,参与国际公约和标准起草,成果写入联合国官方文件。学院教师为中央政治局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授课;为湖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湖北省人大常委会等省市机关单位作专题辅导数十场。

 

学院教师牵头起草3部《中国人权白皮书》

 

专业人才培养喜报频传。积极构建“五育并举”培养新体系,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得多项荣誉:中宣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权百年”融媒体大赛一等奖4项;荣获第二届和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2022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比赛(ICC)全国一等奖;第十一届中国版权知识竞赛全国一等奖2项;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湖北省金奖等。毕业生考取公务员、选调生人数连续多年全校第一,受到用人单位好评。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公诉人”、“全国模范检察官”为代表的一批杰出毕业生在法治中国建设中贡献着力量。

 

荣获2022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比赛(ICC)全国一等奖团队

 

2014级硕士生蔡剑军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全国金奖

 

 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频繁。学院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UNHRC)、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全球水伙伴组织(GWP)、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德国马普所等建立良好合作。先后有100余名毕业生在国际著名学府深造;积极打造牛津大学暑期研学品牌项目。学院承办2019中欧人权研讨会、2019南南人权论坛、2020疫情防控中的中西放人权观比较国际研讨会、2021人工智能与司法大数据国际研讨会、2022中欧人权研讨会等高规格国际会议,引发广泛关注。多名师生在联合国理事会会议、韩国政府会议等高端国际会议作主题发言;本科生撰写的研究报告在联合国官网发布。

 

 

近年来,学院办学声誉持续提高,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欧洲时报、奥地利新闻报等重要媒体的高度关注与持续报道。

 

汪习根接受《焦点访谈》采访谈中国人权发展。

柯岚在《法律讲堂》主讲《红楼梦中的法文化》等。


抢抓机遇 奋进担当新使命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法治关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没有高质量的法学教育,就不可能有健全的法治。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砥砺前行,培养更多具备爱国意识和人文情怀,具有扎实专业能力、德法兼修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端涉外高端法治人才,正是18luck新利电竞 法学院的使命所在。

 

在新的起点,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主动担当,凝心聚力,厚植“德法兼修”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沃土,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立足法治实际提升学科质量,不断推进知识创新、方法创新,产生更多法学研究成果,为建设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流法学院而不懈奋斗!在加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新征程中贡献更多“华中大智慧”!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