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luck新利电竞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和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城市规划与建筑系于2000年5月合并组成。
回顾学院办学历史,可以分为合校前和合校后两个历史时期。
乘改革东风,高起点创立
(1979-2000年,合校前“三校三山”办学时期)
2000年5月26日合校前的学科发展,可概括为“三校三山”时期。
——率先初创马房山(1979-1984)
春江水暖鸭先知(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
学院目前的城市规划专业起步于1979年开始首届本科招生的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而这段城市建设相关专业的办学历史,则可以追溯到1952年。
1952年,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的前身——中南建筑工程学校成立,由于选址所在地马房山办校条件尚不具备,学校在江西庐山利用空置房过渡了一段时期,1953年迁入武昌马房山。学校设置了勘测、设计、结构、施工四个专业科和一个初级部。
1960年学校更名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是一所以城市建设专业为主的高等学府。学校办学专业齐全,城市建设方面的专业基本都有,如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工程、建筑学、工业与民用建筑、园林绿化、给水排水等。首届风景园林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余树勋先生于1960年创办园林绿化专业,为全国最早开办风景园林教育的三所高校之一,城市规划专业是全国先行创办该专业的四个学校之一。
文革期间,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专业停止招生。
几经曲折,1978年学校改名为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
1979年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开始招收改革开放后的首届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至1983年已招生5届170人左右,成为与同济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在上世纪70年代开办城市规划专业的三校之一。
1985年2月,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在校班级搬迁至马鞍山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新校址。
图1 1983年规划专业首届毕业生
——整合转战马鞍山(1984-2000年)
应国家建设需求,规、建、景、艺多专业办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1981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国务院批准从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分出部分专业,在位于武汉东湖之郊、马鞍山麓的新址重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隶属建设部直接领导。1983年8月31日,新校址正式破土动工,占地面积39735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1984年9月招收重建新校后的第一批大学生155人,开办了城市规划、工民建、给排水、城市道路、风景园林五个专业。1984年9月10日,武汉城市建设学院首届新生入学开学典礼举行。
在马鞍山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新址上,1984年风景园林专业招收首届本科生,1986年建筑学专业招收首届本科生,1997年艺术设计专业招收首届本科生,加上武汉建材学院迁来的1979年始招生的城市规划专业,建规景艺四个一级学科专业布局全面完成。白明华、黄树业、罗文博、金笠铭、张承安、吴年、李耀武、钱秀玉、何心如、闫林甫、李玉堂等老一辈教师为专业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1988年学校开始配备专职学生辅导员,李小红、范运和是系里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专职学生辅导员。1991年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系部调整,风景园林系、城市管理系的相关教师和城市规划系共同成立城市规划与建筑系,下辖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三个专业。
八、九十年代是国家改革开放、城市建设大发展的时期,规建系领导班子抓住机遇结合专业办学特色,多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学理念,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毕业设计都结合实际工程,师生走遍大江南北,真刀真枪训练,培养了大批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人才,一大批教师在实际工程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国家城市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不少项目获得省部级优秀设计奖,培养的人才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1991年、1992年受国家建设部委派,学院分别派出志愿者团队前往安徽巢湖市灾后重建和山东临沂地区革命老区进行规划扶贫。九十年代,规建系顺利通过国家本科合格评估,申办了城市规划、建筑学专业硕士点,规划、建筑学学制由四年改五年制,多门课程获得省部优秀课程,学生们参加全国设计竞赛获得不同的奖项,其中建筑学9212班林丽获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同班董贺轩、范向光获优秀奖。当时的规划与建筑系被誉为龙头系。2000年,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城市规划专业以A级通过教育部本科专业教育评估。
图2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大门
——群贤毕至喻家山(1982-2000年)
业界学界精英领衔,高起点创办建筑专业(华中理工大学)
“我们来自四方,来到这里。为了一个共同目的,喻家山下,办起了建筑系。”80年代初期的华中工学院建筑系师生,都会记得这句歌词。这是当年由朱兵先生作词作曲,最早在华中工学院露天电影场合唱的《建筑系系歌》。系主任周卜颐先生率师生同台表演,激情豪迈,这是向教育界发出声音,华中工学院建筑学系已初具规模。
改革开放伊始,原华中工学院院长朱九思先生以其教育家的卓识远见,决心将学校办成“综合性大学”,举措之一就是在学校建立起了兼具科学、艺术和人文精神的建筑学系。1981年,在朱九思的主导下,华中工学院延引了一批建筑学界知名教授和中青年建筑学者,汇聚喻家山下,共商创业大计。一时形成“群贤毕至喻家山”的盛况。至1982年夏,始招首届本硕学生,至此,一个新兴的建筑学科在华中诞生。与此同时,朱九思批准兴建专用的建筑系馆(今南四楼),成为全国各校之首例;批准创办一本建筑学期刊《新建筑》,1983年创刊号出版,令建筑学界刮目相看;批准设立建筑学系专用图书馆,短期内购置数万册建筑学经典文献。仅此三项,成为当时享誉全国的“三大件”,连同早期卓越的师资力量,是谓“高起点”创系之基础。1986年罗文博、金笠铭、丁先盺、何心如等前辈在武汉城建学院建设和执教建筑学专业,成为武汉又一个颇具实力的建筑教育基地。华工、城建两校区毗邻,建筑专业师生往来密切,交流频繁,专业发展可谓并驾齐驱,携手共进。
华中工学院建筑系首届系委会由七位建筑界知名专家组成,他们是1940年代毕业于原中央大学(今东南大学)的6位学者和建筑师:周卜颐、黄康宇、蔡德庄、黄兰谷、张良皋、童鹤龄,以及作为系主任助理的陶德坚老师。建系之初周卜颐先生便提出“严、超、新、高”的办学理念。自此,一代代华中大建筑人始终坚持“基础与前沿并重、学术与应用并举、本土化与国际化并行”的办学思想,以“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建筑学专业教育基地”为目标,形成了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建筑学专业创立伊始,得到国内外一大批知名学者的大力支持。如清华大学汪坦、关肇邺、华宜玉,东南大学齐康、郑光复、鲍家声,同济大学罗小未、冯纪忠,天津大学彭一刚、聂兰生,内蒙工学院李大夏等前辈相继来华工和城建授课讲学,师生受益匪浅。两校还联合为童鹤龄先生等专门录制教学录像,为建筑初步课程留下宝贵的教学示范资料。国际交流与联合教学频繁。一方面邀请国外知名学者来华教授建筑设计主干课程,如来自德国的托马斯•施密特、来自美国IIT的戈德史密斯、黄跃群教授,以及多位来自欧、美、澳、日学者来汉教学,同时也派出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赴海外进修访学,他们回国后便成为教学一线的重要力量。
1996年华中理工大学成立建筑学院,中国勘察设计大师袁培煌先生受邀担任建筑学院院长,在袁培煌的带领下,建筑学院与建筑设计研究院实现了整合,胡正凡、李保峰、陈纲伦等先生以及一批年轻教师的积极推进和参与,使得建筑学科始终保持着稳定向前的势头,1999年顺利通过了建筑学本科及硕士专业教育评估。
图3 1982年8月,华中工学院朱九思院长邀请建筑系教授团队在庐山协商建筑学专业办学【左起:陶德坚,蔡德庄,黄康宇,朱九思,童鹤龄,王君莲(周卜颐夫人),周卜颐,张良皋,黄兰谷,王芳(童鹤龄之女)】
2000年5月,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同济医科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合并成立18luck新利电竞
。至此,两校建筑学专业合而为一,办学力量更为雄厚,共同迈进21世纪建筑教育新征程。
沐世纪朝阳,共奋力崛起
(2000-2022年,合校22年发展历史及成效)
——党旗领航,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合校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立,简称建规学院。
学院在18luck新利电竞
党委的领导下,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充分发挥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作用,集体决策,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办学治院水平不断提高。学院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旗领航工程”为核心,发挥建筑类学科优势,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组织广大师生挺身而出,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为祖国和人民服务中。
2008年5月12日,汶川突发地震。受国家建设部委派,学院安排6名学生党员和教师耿虹组成第一支党员先锋服务队,前往成都参与灾后过渡安置规划工作。7人走遍都江堰市和彭州市的6个乡镇,为26个安置点进行选址和规划,连续奋战一周,完成了26个灾后临时安置点规划图。
2010年1月22日,习近平同志考察18luck新利电竞
,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听取学校“党旗领航工程”实施汇报,参加建规学院学生党员“主题党日”活动,参观“党员先锋服务队成果展”,给学院以巨大鼓舞。习近平肯定了同学们的实践成果,对他们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参与灾后重建给予高度评价,他说:“从中看到了80后、90后年轻一代的精神风貌”,并寄语同学们脚踏实地、立志成才。
牢记总书记嘱托,党员先锋服务队十四年传承。从2008年到2021年,建规学院每年都派出党员先锋服务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老、少、边、穷地区送规划,送设计,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足迹遍布新疆、云南、广西、山西、贵州、湖北等地,从茫茫戈壁到万里海疆,从贫穷落后的大山深处,到灾后重建的第一现场。14年来,累计派出了17支队伍,为21个乡镇进行了科学规划,为当地政府累计节约上千万元的规划和设计费用,连续14年获湖北省“暑期优秀社会实践队”。院党委副书记何立群连续十年带队,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逾千人次。2022年,党员先锋队第十五次再出发。
十八大以来,学院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不断将实践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实习、实践、社会调查等方式,教学结合时政,构建了以“行走的课堂”为标志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形成鲜明特色,取得突出效果。辅导员杨柳获湖北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第一名、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为学校历史零的突破。教师积极参加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行动。耿虹、陈锦富等教师带团队参加学校云南临沧扶贫工作,两次获教育部精准脱贫典型项目;何依老师带山西岚县志愿者规划扶贫团队获中国科协定点扶贫年度唯一优秀项目。学院成功申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湖北省高校学生工作精品项目。“美丽中国”全校公选思政课获得湖北省精品项目培育。
图4 党员先锋服务队十四年传承
图5《三线精神薪火传,时代建设使命担》2021年获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红色专项特等奖
——齐心聚力,谋学科进位升级
依托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建规学院的学科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
建筑学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2003年获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博士点,2009年获批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获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2003、2007、2014、2021年先后五次通过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后三次连续双优通过。在2016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并列第六获得B+,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城乡规划学科是建设部重点学科和湖北省重点学科,先后四次以优秀成绩通过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评估,被评价为2007年中国大学工学本科114个城乡规划专业中的3个A++之一,2009年被评为湖北省品牌专业,2010年获批国家特色专业,2011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第四轮学科评估全国并列第六获得B+ ,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风景园林学科2005年获得全国首批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点,2011年获得全国首批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研究生培养自2003年在建筑学一级学科下设风景园林方向招生;2008年在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工程景观学二级学科博士点;2013年在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向招收博士生,2017年获得全国示范性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授牌,2021年获批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 2019年获评湖北省首批一流本科专业,2022年获评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设计学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2004年获批设计艺术学二级学科硕士授予点,2011年获批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并随着同年艺术学升级为第13学科门类,为学校学科设置增添艺术学门类。对应申报设立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艺术硕士专业硕士授予点,2014年获批建筑学室内设计二级博士点。2016年艺术硕士专业硕士授予点以优秀成绩通过合格教育评估。2009年获批教育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9年获批湖北省数字光影技术工程中心,2021年获批光影交互服务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2022年设计学学科的环境设计与数字媒体艺术两个专业均获评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至此,建规学院不仅拥有四个一级学科,五个本科专业也全部获评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多元融合,建活力创新团队
学院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现有教师120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 40人,国家及教育部、湖北省、武汉市高层次人才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8人受聘学校华中卓越学者。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日趋合理,国际化背景日益增强。耿虹老师获评全国优秀城市规划科技工作者,何依老师获评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谭刚毅老师获评宝钢优秀教师,李保峰老师获评中国最美科技工作者。
学院积极推进学科团队建设,在学院四个一级学科内设有20多个二级方向团队,以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为依托,打造前瞻性技术团队和活力科研创新团队。
黄亚平-彭翀教授领衔的“区域与城镇空间规划”团队,长期耕耘在区域城镇化及大城市空间结构研究领域,主持了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等多个重要的区域与城市规划项目,相关规划设计项目获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1项, 三等奖6项,省级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一等奖11项。
何依教授领衔的“地域城乡聚落遗产保护”团队,专注城乡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规划实践,坚持二十余年深耕细作,主持的《宁波市走马塘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实施导则》获2015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其他设计项目分获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教育部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省级一等奖等。
耿虹教授领衔的“镇村发展与乡村规划”团队,持续六年对口云南临翔区开展规划智力帮扶,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抢救性保护民族遗产。规划帮扶成果2016年获“教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2017年获“教育部非遗扶贫示范创建项目”。设计项目获得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2次,三等奖6次,获得省级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一等奖10次。
李保峰-陈宏教授领衔的“绿色与健康建筑理论及其技术”团队,长期致力于夏热冬冷地区气候适应性建筑设计研究。李保峰设计的青龙山恐龙蛋遗址博物馆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金奖,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其他设计作品获湖北省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5项,教育部优秀设计二等奖2项。2022年被中国科协评为“最美科技工作者”。陈宏2013年获“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其团队还参加了《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17项行业与地方标准编制。
李晓峰-谭刚毅教授领衔的“建筑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团队,扎根地域文化,推进文化遗产保护活化。主编《湖北省乡村风貌规划导则》等地方标准,系列研究与实践成果荣获各类奖项近 20 项,其中《湖北古建筑》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谭刚毅设计作品获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第一名“杰出项目奖”、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广东省勘察设计协会优秀设计一等奖等竞赛和设计奖项。
汪原-刘剀教授领衔的“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团队,深根城市空间与公共建筑设计研究,获得了20多项国家、省部级基金的资助。出版了《武汉三镇城市形态演变研究》、《中国工业遗产史录(湖北卷)》等专著,编撰了《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等国家与地方规范标准5部,荣获国际、国内各类建筑创作设计竞赛奖近20项。
戴菲教授领衔的“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团队,响应生态文明建设国策,近年来完成的“武汉东湖绿心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设计”等项目获得美国ASLA专业奖研究类荣誉奖、IFLA亚太规划分析类荣誉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进步三等奖、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奖一等奖等多个国内外奖项。
万敏教授领衔的“工程景观与植物运用”团队,深耕市政工程景观领域,提出具有市政工程综合价值的绿网城市理论,由此奠定了工程景观学在全国的独特地位。团队获省部级优秀规划设计奖项15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主编《工程景观研究丛书》一套9本,获2020年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蔡新元-张建教授领衔的“媒介交互与服务设计”创新团队,提出基于“光影互动体验+”的文化创意旅游新方向,引领文旅夜游。团队主导该领域关键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平台建立和标准制定。主持各类国家、省、市级数字光影文旅重点项目,产业化实践70余项。
白舸-冷先平教授领衔的“室内设计理论与方法”团队,主攻环境设计、传统建筑装饰木作工艺等领域,主持国家、教育部、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指导学生全国竞赛获奖50项以上,获国家及省市级优秀美术、设计奖12项。
——群策群力,育创新实践人才
学院坚持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坚持“创新性培养、差异化培养、开放式培养、国际合作培养”的人才培养思路,不断改革课程建设和教学方式,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形成“创新性、开放性、实践性”的人才培养特色。
学院加强教学平台建设,不断提升育人本领。目前五个本科专业均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十三五”以来,新增1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出版“十三五”住建部规划教材5部,获批16项住建部“十四五”规划教材立项。获得省级以上教改项目6项。
学院通过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强化创新思维训练等教学改革,促使人才培养从“应用型”向“创新实践型”转变,从重专业技能向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转变。紧密结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走出去”(走出校门、走出国门,加强社会实践)与“请进来”(引入国际化课程、业界课程)两条思路加强开放式培养,打造校企一体、中外联通的浸润式创新育人环境。
学院与国内重要设计机构签约实践基地41个,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如与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联办“全国示范性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与中南建筑设计院联办“教育建筑联合科研创新中心”,并积极开展课程联合教学与联合设计等。通过企业导师进课堂引入业界课程拓宽专业视野。持续聘请校外导师进行专业设计课程教学,如聘请省古建中心专家参加《文化遗产保护》课程教学、聘请省博物馆专家进行《建筑考古学》课程教学等。
图6《欧洲历史建筑与城市设计工作营》(EU-HAC, HUST)
对本科生实行跨专业多方向培养,设立《城市设计》、《文化遗产保护》、《绿色建筑》、《乡村振兴与乡村设计》4个精细化培养方向,学生跨专业选择其一。融合当前时代设计教育发展趋势,坚持课程公开评图和公开答辩,实现四系联合毕业设计全覆盖。
2021年,全院参与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获奖57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0项,全年各类学生设计获奖逾百项,多个艺术类奖项为A、B级。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红色专项全国特等奖1项、全国一等奖1项。作为亚太唯一高校斩获第十一届巴萨罗纳国际景观双年展“国际景观高校大众奖”,摘取2021WUPENicity城市设计学生作业国际竞赛金奖,并在海峡两岸建造节、亚洲建筑城市联盟建造节、粤港澳大湾区及东盟国际高校营造大赛、国际高校建造大赛中斩获佳绩。
——同心协力,创科研设计新篇
科研从个体参与向群体性参与转变。学院针对性地将科研项目从日月引领模式升级到众星捧月模式,着力解决困扰学术科研与教育教学改革融合推进的实际问题,形成优势倍增、教学科研健康快速发展的喜人态势。近五年来,获得国家自科、国家社科、教育部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其他各类科研项目40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勘察设计一等奖1项、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综合奖金奖1项、国家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1项,国家勘察、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4项、三等奖10项,省部级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奖80项;获湖北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先后出版专著和教材66本,在本学科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0余篇,发表SCI、SSCI、EI和权威期刊论文170余篇。
学科平台短板逐步补齐。目前学院建有光影交互服务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城市仿真重点实验室;中国建筑学会传统建筑文化科普研学基地;共享遗产国际科学委员会武汉研究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业遗产教席;湖北省城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字光影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训基地,湖北省高等学校智慧城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绿色建筑设计人才培训基地,及《中南建筑设计院-18luck新利电竞
教育建筑联合科研创新中心》等41个企业实习实践平台。
——融合中外,促多元合作交流
学院自办学伊始便持续进行国际交流,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波兰、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著名建筑规划院校开展了学术互访、联合培养、留学深造、联合设计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交流,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英国邓迪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日本东北大学、波兰克拉科夫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世界著名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签有本科、硕士联合培养项目,针对本、硕、博不同学制对应创设培养机制。近五年先后开展了30余次中法、中美、中波、中日、中意等一系列常态化联合设计与联合教学活动,建立了欧洲《历史建筑与城市设计》海外教学基地及“海峡两岸创新设计工作营”以设计联结两岸文化,自2011年以来已主办8届,台湾师生400余人、两岸22所高校、800余名师生参加到创意工作营活动中来。推动了学科发展和教学培养国际化。近五年,有120余人次教师前往国外进修,有超过200人次的学生前往国外学习交流。
学院重点打造我国中部地区人居环境学科学术交流中心,五年来举办各类国际、全国性、专题性学术讲座超400场。新建筑论坛、“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城市+景观”新思维国际学术研讨会、“数字光影艺术长江论坛/CLab”成为四大知名学术交流品牌。新建筑杂志影响力与日俱增,40年稳定出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自2004年首次举办以来,历经十八载,始终坚持对标国际学术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现已发展成为中国规划学界的经典品牌活动,多次被列入中国科协重要会议名录,有力地提高了18luck新利电竞
及我院的国际声誉。
——奋发有为,作社会服务贡献
学院积极推进政校战略合作、校企战略合作,深度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推动人居环境改善;参与政策法规、行业标准与规划制定,服务行业发展,每年完成建筑、城乡规划设计项目近50项,为地方城乡建设作出显著贡献,受到广泛社会好评。
黄亚平-彭翀教授领衔的团队聚焦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都市圈及湖北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研究,完成了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湖北省“一圈二群”国土空间规划,为武汉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武汉大都市区建设、武汉城市空间优化格局构建、长江滨江带保护提供了支撑,为区域发展及武汉滨江滨湖特色的高品质人居营造贡献了智慧。
图7 黄亚平教授主持的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
何依教授领衔的团队长期致力于城乡文化遗产保护,将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融入教学,先后主持了六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利用专家影响力多次抢救性保护文化遗产免遭建设性破坏。连续十年组织大型国际会议“无界论坛”,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鉴于在文化遗产保方面护的突出贡献,何依教授被全国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图8何依教授主持的无界对话:90后张良皋对话80后阮仪三
李保峰-陈宏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夏热冬冷地区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相结合,针对场所特征及地域气候采用适宜绿色技术,促进人居环境改善。团队设计的青龙山恐龙蛋遗址博物馆、武汉园博园长江文明馆、恩施女儿寨度假酒店,对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示范作用;团队主持及参与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近20项行业与地方标准编制,2019年成立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全国首批 “绿色建筑设计人才培训基地”。
图9李保峰教授主持的青龙山恐龙蛋遗址博物馆
李晓峰-谭刚毅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荆楚地区传统聚落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常年对全域历史建筑和聚落开展深入调查,师生赴传统乡村逾2千人次,调查传统村寨500余座,编制近50个湖北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主编《湖北省乡村风貌规划导则》等地方标准,定期组织对民族地区基层干部进行培训,受到国家及省民委高度肯定,并共建民族特色村镇研究与实训基地。系列研究及实践成果荣获各类奖项近20余项,其中《湖北古建筑》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设计实践获省城乡规划一等奖,李晓峰个人也获得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奖等殊荣。谭刚毅团队结合精准扶贫,助力地方村镇面貌改善与发展,先后获评教育部2016年十大精准扶贫项目和2017年“非遗扶贫”示范创新项目。团队2016年起分赴湘鄂赣等省贫困乡村调查研究,近年来开展乡村建设,完成10余个示范村的建设与施工,先后获评荆楚十大最美乡村,包揽两届湖北省土木学会美丽乡村建筑创新设计大赛一、二等奖,并获美国IDA设计金奖。团队为民族地区历史村落保护改造和建设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图10李晓峰教授主持设计的滁州“琅琊阁”地标项目
蔡新元-张健教授团队出色完成建国70周年国庆湖北彩车“光耀湖北”彩装制作,获国庆70周年活动最高奖“匠心奖”。倾情打造“我爱你中国”国庆主题灯光秀、建党百年长江灯光秀,亮相央视,广受赞誉,成为武汉城市新名片,助力武汉市连续两年入选“夜经济影响力十强”。在天津以俄罗斯退役航母“基辅号”为载体设计制作了全球首场航空母舰全尺寸投影秀,极大提升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图11 蔡新元教授主持的建党百年长江灯光秀,亮相央视
多位教师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行动。2016年以来,300多名师生赴云南临沧扶贫,至今一共完成16项规划编制成果,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实现民族特色、传统建筑、茶马商道文化传承与延续,耿虹教授团队两度获得教育部扶贫十大典型项目。陈锦富教授指导的学生调研报告获2021年全国“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调研报告,在第17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何依教授团队2019年受中国科协委托,作为规划志愿者承担了《岚县古迹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探索以古迹为抓手进行规划扶贫,项目获得中国科协2019年优秀扶贫项目、2021年山西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
领时代潮流,攀一流高峰
(“十四五”及未来发展目标及行动方向)
40年沧桑变化,见证改革开放的时代芳华。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谱写新时代的华美篇章。未来建规学院将在以下方面重点发力:
——党建引领,凝聚奋进力量
加强学院党建工作,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强化理论武装,把握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文化发展战略、健康中国战略、区域发展战略、城乡统筹战略等重大战略对人居环境科学的要求,引领学院学科发展方向。
加强领导班子与干部队伍建设。探索新形势下院系干部队伍建设的特点规律,着力在思想、组织、能力、作风建设上下功夫、使长劲,培养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教职工信得过的干部队伍,为学院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深入实施“党旗领航工程”,擦亮建规学院“党员先锋服务队”品牌,用好社会实践“行走的课堂”,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聚合英才,培养一流人才
多层次建设人才梯队。持续引进前沿方向优秀青年教师,改善老中青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加强教师培训,全方位提高教师思政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设计能力。加强学科团队建设,深化院内综合改革,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制定激励机制,推动教师队伍更好更快发展。
多举措培育领军人才。强化人才工作顶层设计,重视引进教授、副教授,实现高层次人才规模突破性增长。依托项目和平台,吸引、锻炼和培养人才,研究制定人才引进、评价、激励政策,为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让领军人才想作为、敢作为、有作为。
培养一流创新实践人才。适应新时期国家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要求,增强学生创新设计、创新工程实践能力,形成“产教融合、知行融通的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坚持联合培养、联合教学、联合实践的创新性精细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培养规范、成效显著的全过程培养管理体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建设领域优秀人才。
——谋事创业,争创一流成果
学科建设方面,争创全国领先,世界一流学科,实现学科由“高原”到“高峰”攀登。优化四大学科布局,力争学科进阶升级。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扩大优势,在保位发展的基础上,注重特色化和学科交叉;风景园林学和设计学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产生重大的学科和社会影响。探索新兴学科领域,并完善相应的评价机制,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全面提升学科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结合区域及地方重大战略实施及人居环境建设需要,增强与文科、医科及其他工科交叉融合。
设计实践方面,立足所在区域,服务国家战略,深度参与地方政策咨询和重大规划编制实践,成为中部最重要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的高校政府智库;引领和参与中部地区行业标准与各类工程实践,形成一批高质量科技转化与设计成果,为城乡发展及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贡献智慧;加强地方人居环境建设,助力武汉建设成国家中心城市、世界滨水文化名城,取得标志性业绩。结合科研教学,广泛参与全国建筑、规划、景观、环境设计项目,在省级国家级优秀勘测设计奖、建筑规划奖、艺术设计奖等奖项上再创佳绩。
社会服务方面,瞄准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深度参与地方人居环境工程规划设计,建成湖北省国土空间规划智能规划技术中心,与湖北省住建厅、自然资源厅合作,为地方人居环境品质提升提供指导。持续关注对口帮扶地区发展。坚持建规特色的党旗领航工程,设计、技术下乡,接续完成乡村振兴的规划设计服务。助力文旅夜游经济发展,持续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数字光影艺术灯光表演活动。
40年筚路蓝缕,建规学院一路开拓奋进;40年春华秋实,教学科研硕果累累。展望新时代,踔立奋发笃行不殆,芳华正茂未来可期。“十四五”时期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为学院各学科发展带来更广阔的前景。学院将通过聚一流队伍、育一流英才、出一流成果、扬一流文化、促一流发展的“五个一流”建设,按照“强基础,补短板,扩优势,凝特色,上台阶”的工作思路,持续推进学院又好又快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品质的美好人居环境助力,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空间支撑,将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人居空间创新研究及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