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升,男,1962年6月生,18luck新利电竞
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以研究阿多诺、哈贝马斯等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在学界见长。王晓升教授于1991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91-1993年任教于中共中央党校,1993-1999年任教于苏州大学哲学系,1996-1997年英国利兹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2002年赴德国慕尼黑大学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其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中2项为重点项目;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3项。
自199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以来,王晓升教授已经执教哲学学科31年,始终扎根在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的教研一线。在这个过程中,哲学是王晓升教授半生的热爱,也是他无法割舍的信仰。
于朝闻道 缘结哲学
在厦门大学完成本科学习后,王晓升选择了继续攻读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是王晓升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但有趣的是,他最初的研究方向并不是国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时,王晓升选择的是关于“语言与认识”的认识论研究,后在苏州大学工作,那里缺乏研究国外哲学的教师,他便参与了国外哲学、语言哲学的研究工作,加之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的身份,自然而然就走上了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道路。
与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结缘,这不仅仅是机缘的巧合,更是哲学中所蕴含的“道”深深地吸引着王晓升。在谈到现在的家长和学生不愿意选择哲学时,他指出:“哲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领域,远非其他科学可以替代的。哲学是形而上学的领域,而这种形而上学又深深根植在现实社会当中。也许,哲学并不会给我们标准答案,但会启发我们进行许多的思考。直到今天我认为我们的社会对哲学的认识还是远远不够的。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物质领域的飞速进步。但是,在物质领域进步的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精神领域的无穷痛苦。倘若人们将自己的肉体与精神对立起来,便会出现矛盾。许多无法与自己肉体和解的人选择了结自己的生命,这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对个体如何在精神与肉体对立的现代社会中寻求出路、一个民族如何在现代化困境中实现发展等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不断推动着王晓升在学术上更上一层楼。
终身贯之 热爱哲学
在半生哲学研究中,促使王晓升坚持走下去的动力是对哲学深深的热爱。出版论著12部,总字数超千万,翻译英文和德文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近十年年均发表15篇学术论文……王晓升可谓“著作等身”。
在谈及科研的动力时,王晓升表示:“这离不开对哲学的兴趣。”对他来说,生活就是科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学术工作。他认为,人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便不会感到疲劳,沉浸其中就是一种快乐,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自己的生活与学术研究已经很难区分开了,学术即生活。当然,除了自身兴趣之外,还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新力,这就要求要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如果一味地沿着别人的路子走,是很难做出好的学术成果的”,王晓升坦言。
在学术方面,王晓升注重将经典阅读与前沿研究结合起来。他认为,经典阅读是哲学研究之根基,有了经典阅读的积累,便可以发现新的视角。他指出,做哲学研究就像西西弗斯把石头推到山上去又滚下来并再次推上去,从而不断往复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哲学前沿问题的研究与经典著作的解读是离不开的,前沿问题的核心其实还是那些经典哲学家所思考过的问题。我们在这个“重复”的过程中,就是在与数位哲学家进行对话。关键就是看前人的思考里面是否有尚未思索到位的地方,这些不到位之处我们便可以从新的视角进行思考。既要汲取前人思想的精华,也要批判分析其不足。因此,哲学研究不能离开经典阅读。
在哲学研究的道路上不断深入,让王晓升发现了许多具有理论、现实意义的重大问题。他将这些问题与对学术著作的领会和理解结合起来,不断尝试从崭新的角度去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曾提出过的问题,寻求新的解答。
授业解惑 传播哲学
王晓升是一名学者,更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在31年的教学经历中,他始终扎根在教育教学一线,用自己的哲学素养去感染每一位哲学学子,让学生们看到哲思的魅力,燃起对哲学学习的兴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理解哲学的目的是什么。”王晓升认为,一般说来,哲学研究的是形而上学的事物,但这类事物没有一个最终答案,因而表面上看也就没有什么切实的现实意义,或者说,没有 “用”。然而,事情并非如此,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形而上学的追问是很有意义的。尤其是对本科生而言,使其认识到哲学的意义并对哲学产生兴趣十分重要。
王晓升为本科生开设的“国外马克思主义”课程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如果你在东九教学楼看到一位富有激情、声音洪亮的老师,正在和学生们讨论着“物化”、“消费”等问题,很有可能就是王晓升在授课。王晓升注重以平易近人的教学方式向同学们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去观察、反思社会现实,激发起学生们对哲学的兴趣,更引导着学生们审视自身,不断反思、不断进步,时刻保持着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自觉。在他的影响下,不少本科生毕业后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继续深造。王晓升还在教学计划规定之外组织每周一次的读书会,除节假日之外,读书会每周按期举行,风雨无阻。
王晓升认为,哲学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其最终目的并不在于传授学生知识,哲学既能“教”,但又超出了“教”的范围,哲学的内核是形而上学。他引用阿多诺的话说,研究哲学的人,有一种特殊的哲学经验,这种特殊的哲学经验不是人人都有的。或者说,研究哲学,需要一种特殊的领悟能力。例如在中国哲学中,要理解《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中的“道”为何物就需要一种哲学经验。这种哲学经验要在不断阅读原著的过程中,抛弃原有的具象思维,从而不断领会。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已然超出了老师的“教”的范围。
很显然,从专业偏见到就业困难,哲学的“冷门”表明我们今天的社会对哲学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在31年的科研与教学生涯中,王老师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他当年所选择的专业与事业,他爱哲学、爱科研、爱学生,最可贵的是,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思考。
在生活中,他秉持着朴素的生活作风,辩证看待社会现实。在科研中,他回到哲学原著与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进行对话并批判其思想,创新性地看待传统问题。他认为,哲学至关重要,一个没有思想的人注定被他人左右,一个没有思想的民族注定任人宰割。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王晓升带着这份对哲学的热爱,从一名学子成为一位热爱真理、追求真理、传播真理的哲学学者,并不断地感染着更多学生投入哲学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