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研室、数学系、数学与统计学院,三个名称代表了三段不同寻常的历史,记录了我校数学学科孕育时的披荆斩棘,见证了改革开放后她的蓬勃发展,谱写着新时代她的高歌前行。70年栉风沐雨,华中大几代数学人接续奋斗,辛勤耕耘,勇于探索,在学校发展的光辉历史里,谱写着自己的篇章。
从无到有 开启数学人才培养之路
70年前,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创建华中工学院数学学科,一群意气风发、年轻有为的学者从大洋彼岸、从大江南北来到了东湖之滨、喻家山下。
这群拓荒者中有刘正经、高克强、陆传务、俞玉森、林少宫、戴良谟、马继芳等人。他们一切从零开始,参与校园建设、规划教学方案、精选和自编教材、延揽优秀人才,为我校数学学科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樊孝述、王能超、于寅等一批国内名校毕业生的加盟,极大地加强了数学教研室的18luck新利电竞
。
正当大家准备大展宏图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数学教研室的教师仍顶着压力坚持开展科研和教学工作。
1976年,华中工学院创办了第一届数学师资班,结束了有数学教师而无数学专业学生的历史。
首届数学师资班毕业合影
在随后的几年里,数学教研室在俞玉森、高克强、陆传务、林化夷、樊孝述、陈步清、张荣松等带领下,积极响应院长朱九思提出的“三个转变”的强校策略,大力加强18luck新利电竞
建设。一时间,人才引进工作呈鼎盛之势,徐利治、陈庆益、李楚霖、周笠、胡适耕等一批学识渊博的教师齐聚我校,与原华中工学院的教师们一起描绘我校数学学科发展的宏伟蓝图。
沐浴改革春风 数学系蓬勃发展
1980年,以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教授为系主任的数学系诞生。徐利治带领全系教师积极改革谋划发展,开辟研究方向、开办讨论班、建立资料室、邀请专家讲学、选派青年教师进修。
徐利治教授
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科学研究之风在数学系蔚然兴起,计量经济学、偏微分方程理论、运筹学、组合数学、模糊数学等研究迅速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数学研究与评论》和《模糊数学》两份杂志的创刊及“应用数学”硕士点的获批,标志着我校数学学科的建设产生了质的飞跃。这一时期成果的取得凝聚了老一辈教师的集体智慧和辛勤付出,也蕴涵着老校长朱九思浓浓的关怀。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随着学校向着多学科、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在周笠、张荣松、王心介、于寅、樊孝述等带领下,数学系的研究方向也日益增多,二级学科门类日趋完善。
这期间,数学系先后获得了“计算数学”硕士点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硕士点,创办了以陈庆益教授为主编的《应用数学》杂志;王能超教授带领的团队在全国较早开展了并行算法的研究,参加了国家重大项目银河I-II代并行机的考机工作,并与中国物探局联合成立了并行算法研究所;黄志远教授带领的概率统计团队加盟数学系,成立了随机分析研究中心,为数学系学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著名经济学家田国强、艾春荣,美国普度大学教授蔡智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方复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黄飞敏,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范辉军,国防科技大学少将王正明等都是这一时期数学系培养的优秀人才。
20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数学系积极响应学校提出的“跨跃式”发展办学理念,系主任胡适耕、党总支书记刘成基及班子成员谋划学术研究上水平、学科建设上层次,将工作重点放在学科点建设上。
1998年,在黄志远、李楚霖、胡适耕、任佳刚、廖晓昕等教授的共同努力下,数学系获得了第一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博士点,实现了我校理科博士点“零”的突破。随后,数学系进一步建立了“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3个本科专业,获批了“基础数学”硕士点及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这一时期,数学系为学科发展储备了一批中青年人才。
黄志远教授
2000年5月26日,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成立18luck新利电竞
,数学系师资规模也随之得以扩充。
在学校“研究型、综合性、开放式”办学方向的指引下,前后两任系主任胡适耕、张诚坚和党总支书记刘成基、李改杨及班子成员积极谋划,加快推进数学学科发展。获得了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与计算机学院共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点。引进了文志雄、吴军等教授组成的分形几何研究团队,加强基础数学力量。
这期间,数学系人才、科研、教学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任佳刚获聘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段金桥获聘教育部长江讲座讲授,吴军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杨晓松、黄乘明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施保昌、张诚坚先后获评湖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省部级科研奖励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精品课程2门。黄志远教授指导博士生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项。
创新中谋发展 数学与统计学院成立
2008年5月,数学与统计学院成立,我校数学学科发展进入新阶段。首任院长张诚坚、党总支书记徐移山及班子成员,紧紧围绕“抓质量、抓人才、抓目标”的发展思路开展工作,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2010年获批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点,2011年获批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随后数学学科入选湖北省重点学科。至此,历经几代数学人的拼搏努力,终于实现了我校数学学科的完整布局。
2010年,中国科学院丁夏畦院士受聘学院兼职教授,成为高层次人才引擎。吴付科、杨美华、王保伟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孙旭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新进青年教师18人,专任教师规模达到91人。
这期间,统计学专业获评省级品牌专业,获国家精品课程2门,获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创办“数学大讲坛”,提升数学专业本科生专业素养;举办研究生数学夏令营及系列讲座,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组织召开数学与机械学博士生交叉学科创新论坛。
丁夏畦院士受聘兼职教授
踔厉奋进新征程 共谱新时代篇章
2012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院事业发展也进入新征程。几届党政班子带领全院师生,坚持“立目标、出成果、重绩效”的思路,历经十年踔厉奋进,共同谱写新时代篇章。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探索实践本科生拔尖人才培养工作,实施数学JIA人才培养计划,本科生深造率持续提升。学科竞赛成绩突出,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2017年获高教社杯奖、2019年获MATLAB创新奖,本科生数学、数模竞赛获得国家一等奖36项,研究生数模竞赛获得国家一等奖7项。着力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注重科研训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0余篇。
高教社杯奖和MATLAB创新奖
师资质量明显提高。吴军、段金桥、Peter Kloeden先后获评国家高层次人才,谭波、明炬、吴付科、王保伟、李骥、柴振华先后获评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新增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3人、宝钢优秀教师奖2人、湖北省楚天学者和百人计划2人、武汉英才优秀青年1人、香江学者计划3人、“华中卓越学者”计划入选者22人。新进青年教师53人,专任教师达到110人。
教学工作成绩突出。学院每年承担课堂教学近24000学时,在岗教师年均承担近240学时教学任务。全校最满意课堂评选中,数学学院占比达到1/3。获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一流本科课程1门,2门课程被推荐参加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评选,建成的4门优质在线开放课程2022年首批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位居我校理科上线课程数榜首。出版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2本,被湖北省推荐参加国家一流教材评审1本。获评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湖北名师1人,湖北省楚天园丁奖1人,湖北高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连续4年同时获校课堂教学卓越奖和优质奖,连续7年获校教学质量一等奖。
十二五规划教材及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科研成果稳步增长。学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5项(其中杰出青年基金1项,优秀青年基金3项);各类科研项目总获批经费5400余万元;年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在61种优秀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取得突破;发表SCI收录论文1300余篇,高被引论文23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二等奖、三等奖各2项。
国家自然科学奖
学科实力持续提升。数学学科于2016年进入ESI国际排名前1%,目前位列全球108位(316个机构),数学学科国际排名:软科151-200名、USNEWS176名、QS151-200名。第四轮学科评估数学学科为B+(并列全国19位)、统计学学科为B(并列全国25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和信息与计算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统计学专业入选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入选国家强基计划,“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获批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获批工程建模与科学计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8luck新利电竞
分中心、学校数学中心、学校数学与应用学科交叉创新研究院等科研平台。组建了12个学科建设支撑团队。
获批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对外交流日益活跃。近几年来,严加安、田刚、龙以明、陈永川、徐宗本、郑志明、张平文、江松、方复全、张继平、叶向东、陈繁昌等院士,以及菲尔兹奖获得者Martin Hairer,Russel Caflisch、Peter Kloeden、Jurgen Kurths等著名学者受邀来校开展高端学术讲座。每年组织有学术影响力的国内外会议10余场,邀请专家学者来访300余人次,支持教师赴国外一流大学访问交流年均20余人次,定期组织拔尖班学生赴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短期学习,10余位教师担任国外学术组织或期刊重要职务,积极开展学术交流。这一系列举措极大地开拓了师生的国际视野,提高了数学素养,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交流格局。
第五届随机动力系统国际会议
社会服务卓有成效。积极推进高校公共数学改革,促进湖北省高校一流课程、一流教材和精品MOOC课程建设。推动基础学科学术繁荣。承办的核心期刊《应用数学》杂志入选中国数学会数学期刊分类T3期刊。工程建模与科学计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立足数学建模与科学计算方法,面向科学工程领域的社会重大需求积极开展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湖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华科大分中心立足国家精准医疗战略需求,聚焦生物系统控制研究,坚持理论与应用并重,从数学理论角度解决关键性卡脖子技术。
《应用数学》入选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3类
新坐标新起点 砥砺奋进创一流
七十年砥砺前行,新时代昂首奋进。面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基础学科建设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期、学校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的关键期,学院以推进落实巡视整改、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数学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为契机,擘画出未来发展蓝图,明确“人才、交叉、转型、提质”的发展思路,开启了建设新时代一流数学学科新征程。
新坐标新起点,永攀高峰;强特色强创新,争创一流。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扬“敢于竞争,善于转化”的华中大精神,秉承质朴敦厚的优良院风,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员工,为把我校数学学科建成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武汉风格、喻园特质的一流学科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