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周年校庆·师者风范】徐辉碧:执守初心 收获“硒”望
发布时间:2022.05.19

来源:化学与化工学院 编辑:史梦诗 浏览次数:

■通讯员 刘赵昊旻 吴疆鄂

 

徐辉碧,89岁,无机化学家。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62年开始在华中工学院任教。1983-1987年,在华中理工大学任教授,兼任化学系主任、理学院副院长。1999-2003年调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70岁退休后在生命学院返聘工作至80岁。

 

 

在同学们眼里,她是教书育人的好老师;在同事眼中,她是敬业忘我的好伙伴;在丈夫眼中,她是执着追求事业的同行者。而对于中国生物无机化学界而言,她最为闪亮的一面,是中国硒生物无机化学研究的先行者。

 

得未曾有,心净踊跃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标志着科学春天的到来。朱九思校长参会回校后,党委决定选派中青年教师出国访学,力求缩小和发达国家科研水平的差距。1979年,时任副教授的徐辉碧,幸运地被选为当年五位赴美国访问学者中的一员。

 

 

去美国学什么?徐辉碧考虑再三,选择了生物无机化学这个当时国内几乎空白的边缘学科。面对陌生的领域和语言不通的压力,她只认定:“要学,就要学国内没有的、国内需要的。”于是,她争分夺秒地补充专业基础知识,起早贪黑练习英语。1979年11月,徐辉碧来到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化学系,在世界知名生物无机化学家G. N. Schrauzer教授实验室做研究工作。

 

 

图为徐辉碧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Schrauzer教授实验室做访问学者

 

回忆这段历程,徐辉碧微笑道:“在美国的两年,我基本没有出去游玩过,也没有玩的心思。心思都在实验室里,每天到得最早,走得最晚。我是来学知识学技术的,只恨不得学多一点,再多一点,把这里的知识一麻袋一麻袋地装回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两年的访问学者生涯,徐辉碧明确了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发展概况,取得了可喜的实验研究成果,与团队合作发表了三篇论文,更重要的是带回了前沿的研究方向。

 

筚路蓝缕,玉汝于成

 

回国前,徐辉碧思考着如何将一个更有生命力、更有理论和应用意义的研究方向带回祖国。“了解到Schrauzer教授发现了硒与癌的负相关关系,研制出的防癌营养品也已投入市场,我很激动。抗癌,是能够惠及人民、造福社会的研究!”于是,徐辉碧带着访学的收获和满腔的热忱回到了祖国,开始了与硒生物无机化学的不解之缘。

 

对硒的生物无机化学研究,首先需要通过微生物发酵得到硒酵母。这对化学出身的人来说是陌生的。美国的硒酵母是Schrauzer教授团队研制成功的,受到专利保护,徐辉碧的研究团队只能白手起家。“微生物发酵我们是外行,就去华中农学院请教;学校没有灭菌实验室,我们就自己设计、安装......”1983年,我国第一个硒酵母在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实验室诞生了,在湖北省科委的主持下,通过了全国专家的评审。硒酵母的研制成功为厂家申报我国唯一一个硒酵母药物提供了技术基础。

 

每当我们说起徐老师的成就与贡献,她第一反应必是连连摇手。“这是团队的成果,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的确,中国科技创新创造从无到有的蜕变,是多少科研前辈筚路蓝缕、接续奋斗,方能实现。

 

皓首穷经,兼济天下

 

面对部分大学生存在的“所学有何用”的迷茫情绪,徐辉碧对此的回答简练而深远:“国家需要、创新意识、辩证思维、坚持不懈”。她也正是秉承着这“四句真言”,实现了科学研究与奉献社会的有机融合。

 

在决定将“阐明硒的生物功能的分子基础”作为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方向之后,徐辉碧反复思索将该方向与研究生培养相结合的切入点。在1982年国际化学致癌机理学术讨论会上,受到一位英国教授提出的“缺硒就如活性氧自由基增加会导致癌症”理论启发,徐辉碧带领团队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硒和活性氧自由基关系的基础研究。

 

2018年《硒:分子生物学与人体健康》第四版出版,主编增加了“中国硒研究之回顾”部分。应主编之邀,徐辉碧、黄开勋撰写了“硒的生物效应两面性及其活性氧自由基机制研究回顾”,反映我校三十多年的相关研究成果,意味着我校的硒研究处于我国领先地位,在世界硒研究领域也占据一席之地。

 

光阴荏苒,天道酬勤。如今这一方向的团队已培养了60位硕士,此外,徐老师还指导了25名博士,不复当初“一穷二白”的模样。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1962年,徐辉碧来到华中大任教。喻家山的郁郁森林见证了她五十多年充实的时光。2021年,任职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陈春英研究员获评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作为陈春英的硕士、博士导师,徐老师很为她高兴。这位温文尔雅、研究成果丰硕的中国纳米科技领军女杰与许多学生一样,尽管毕业后离开了武汉,依然与徐老师保持着长期联系。

 

陈春英在给徐老师八十岁生日时的贺信中写道:“恩师教我们怎样做人,如何做科学。您的言传身教,您对教育和科学的热爱和投入,您把自己一生的心血都投入到了事业中,这一切我深深为您折服,您也是我一生的榜样。”字里行间,尽是孺慕之情。



“我们这一代人,就是在共产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这种信念要代代相传。”代代相传来源于言传身教。同学们忘不了,徐老师在实验室里细致指导、在课下与学生们谈笑风生,一遍遍走访寝室亲切关怀的情景。1997年夏天,课题组培养了一批实验大白鼠,可天气太热不利于大白生长。她拆下自家空调,供课题组使用。为了培养学术梯队,她甘为人梯,使一批有真才实学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五十余载春风化雨,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怀揣着“为党和国家培养接班人”这样的愿望,徐辉碧老师踏出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风景。华中大的满园芳菲,也孕育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徐老师的故事就如通幽之曲径,净心素履以往,禅房花木自现。透过徐辉碧老师的人生历程,我们总能从平凡中发现闪光,在朴素中看到坚韧,在困境前觅到初心,在成就里坚定信念。鼓舞我们执守初心,砥砺前行。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