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周年校庆·院史回眸】能源学院:能动奋进七十载 双碳赋能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2.05.05

来源:能源学院 编辑:汪泉 浏览次数:

薪火相传七十载,砥砺奋进新时代。1952年11月,华中工学院在东湖之滨、喻家山麓正式成立,由中南地区几所主要大学的动力方面的教师和专业组成的动力系也同时成立。动力系最早开设的热能动力装置、内燃机、水力动力装置三个本科专业为18luck新利电竞 (原华中工学院)的八个创始专业之三。


七秩积淀、逐梦一流。70年来,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始终站在改革和发展的前沿,学院党委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学科实力稳居前列,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是首批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连续两轮入围国家“双一流”学科,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七秩芳华、造育栋梁。70年来,学院坚持“四个服务”,培养出2.5万余名莘莘学子,涌现出一批以院士、杰出企业家等为代表的学界泰斗、政界精英、科研翘楚、产业领袖,为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七秩奋进、步履铿锵。学院始终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家能源战略需要。建设有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煤清洁低碳发电技术研发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牵头建设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清洁煤技术联盟等国际合作平台,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被教育部、外交部誉为“中欧高等教育合作典范和旗舰项目”。


艰苦创业,夯实发展根基


——艰苦奋斗,搭建学科发展基石。建系初期,动力系坚持两个“中心”(教学中心、科研中心)的办学思想,以国家经济建设急需解决的课题为研究对象,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一批学术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不畏困难,大胆开拓,在传热传质理论、煤粉燃烧稳燃技术、煤燃烧过程的污染防治、新型制冷与低温技术、动力机械系统的故障诊断、仿真技术和计算机监控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优秀成果,为学科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育人为本,服务国家需要育才。动力系始终以服务国家需要为己任,努力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建系初,教师工作环境艰苦,教学任务紧张,实验室筹建任务繁重,所有事务均需从头做起。为更好地完成学生的课程授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等教学任务,教师们需预先试做、预先下厂,然后指导学生。经过各个教学环节的多次完善,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搭建起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基础。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研究,逐步成长提高,师生同心、共克时艰,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从事能源生产、利用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


——顺应时代,推进学科发展布局。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和学科发展需求,动力系的学科布局随时代发展不断进行变革。1952年,动力系成立之初设立了热能动力装置(热力发电厂设备)、水力动力装置两个本科专业(学校共8个本科专业)。汽车系下设内燃机专业。1954年,成立了热工、蒸汽动力设备、水力学及水力机械三个教研室和热工、水力学及水力机械两个实验室。1956年,增设工业热工学本科专业。1958年,重建内燃机及汽车拖拉机专业,增设水力机械本科专业。1959年,为满足三峡工程建设需要,动力系新增水力机械专业和水力学及水力机械教研室。1961年,学校进行专业调整,动力系设电厂热能动力装置、工业热工学、水力机械三个专业。1971年,武汉机械学院制冷与低温技术、压缩机专业并入动力工程系。同年,动力工程系分为动力一系和动力二系。1978年初,动力一系与电力系合并,动力二系改名为动力工程系。



原国家科委主任方毅调研煤燃烧实验室


抢抓机遇,推动改革发展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胜利召开,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迎来了真正的春天。动力系积极抢抓机遇,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勇于探索和改革,教学质量和学术地位全面提高,并荣获全省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马毓义教授(左一)



刘颖教授



程良骏教授


——勇于探索,改革发展大力推进。动力工程系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一系列改革成果,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人才。1988年,学校党委批准了动力系的教学改革方案,同年下发《动力工程系深化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将动力工程系作为华中理工大学最先的改革试点。教学改革对人事制度、专业设置、学生工作等诸多方面进行前瞻布局。先后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多门课程获评教育部和学校优秀教材奖。1人获“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特聘教授称号,1人获湖北省“十大女杰”荣誉称号、湖北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抢抓机遇,学科建设全面加强。1981年,国家开始实行学位制度,动力系紧抓机遇,瞄准国家建设需要,全面加强各学科的建设,学科水平迈上新台阶。电厂热能动力工程、内燃机、工程热物理、制冷及低温工程、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先后获批博士学位授予点;电厂热能动力工程、内燃机、工程热物理、制冷及低温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热能工程、化工过程机械先后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点;增加工程热物理和内燃机本科专业。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建站。


——聚焦关键,科学研究取得突破。聚焦国家重大科研攻关任务,建设重大科学研究平台,全面提升科学研究能力,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先后成立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燃烧理论研究室、化工过程装备与控制研究所和教育部煤燃烧科学与技术网上合作研究中心。马毓义同志主持完成钝体燃烧器及稳燃理论研究和火电厂煤粉燃烧技术项目获国家“六五”科技攻关奖,并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此外,学院获国家能源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级星火奖1项,省部级奖项若干项。


聚力奋进,实现跨越发展


——党建思政全面推进。2001年2月,动力工程系更名为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院党总支先后获评省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校先进党总支、先进基层党总支。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支部获评校先进党支部。



学院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学科发展稳步向前。学院瞄准国家重大战略、科学技术前沿、学院优势特色三者的结合点,明确学科交叉核心主攻方向,将核心资源有效整合、精准投入,推进学科发展稳步向前。学院获教育部第一批研究生层次(博士、硕士)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领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资格,“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评我校首个“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二级学科获评国家重点学科,热能工程获批国家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增设核工程与核技术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2个本科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获湖北省高等学校第一批本科品牌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获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教育教学成效显著。学院高度重视教育教学,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坚守课堂教学育人主阵地,切实满足学生的发展与成长需求,教学成果突出。学院先后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国家级精品课程3项,省级优质课程2项,省级精品课程1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9个。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获评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创新工程本科品牌专业。多本教材被列为21世纪国家级“十五”重点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重点教材。



学院承办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与科技竞赛


——人才培养亮点突出。新世纪以来,学院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科学制定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完善能源动力类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案,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学院本科就业率持续高位,200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创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新纪录。学院学子获评全国优秀学生干部、中国IBM网页设计大赛一等奖、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金牌、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特等奖、“挑战杯·青春在沃”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等众多国家级奖项。



动力系77级校友毕业30周年返校


——科学研究强势进发。学院坚持把握自身学科特色优势,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多次国家评估,成立煤燃烧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建立现代教学实验平台。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国际低碳城论坛“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最具投资价值的领先技术蓝天奖”1项,省部级奖项多项。


——人才优势日益凸显。面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形势,学院坚持把人才作为支撑学院发展的第一资源,尊重人才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人才的需求、成长放在第一位,逐步形成了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人才体系。1人曾获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称号,16人分获各类“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特聘教授称号,多人分别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湖北省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对外交流持续开展。学院坚持不断推进对外交流,在交流中构建新理论、探索新技术、形成新产业。学院先后承办“国际能源转换与利用”学术会议、全国“能源动力学科发展战略和专业人才培养规范研讨会”、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等重大会议、科创比赛,学院知名度不断扩大。举行建院50周年庆典,筹建并成立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不断加深对外交流,学院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学院担任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清洁煤技术联盟中方牵头单位。



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成立大会



学院担任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清洁煤技术联盟中方牵头单位


矢志一流,迈上新发展征程


近年来,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深化立德树人,扎根中国大地,聚力内涵发展,抢抓机遇,团结务实,奋发进取,构建学院高质量发展格局,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不懈奋斗。


——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学院党委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工作。一是党委核心作用显著发挥。学院党委始终坚持谋布局、抓重点、求发展,以一流本科专业申请与建设、“双一流”建设和第五轮学科评估等工作为契机,全面谋划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发挥了关键核心作用,广大党员干部经受住了考验。二是运行机制健全完善。认真执行党委会会议议事规则和党政联席会会议议事规则,充分发挥党委会政治把关作用,重大事项由党委会研究决策,党政联席会部署落实。充分发扬民主,对党的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工作进行专题调研,不断改进。三是各级班子建设不断加强。定期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开好民主生活会。稳妥推进基层支部换届,实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100%,学生支部落实“两监督一测试一评比”制度,在重大关键问题方面,以党支部为核心,成立党员突击队,攻坚克难。四是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化。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落实落细。2020年学院接受学校党委巡察,并扎实推进整改落实,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全面加强。


2022年,学院党委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并先后获评湖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院获抗疫工作先进集体。1个教师党支部获评湖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3个学生团支部获评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1名教师党支部书记事迹入选教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案例选编(高校版)》教材,1名本科生党员参与讲授首场全国高校党组织战“疫”示范微党课,1名学生党员获评全国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1名本科生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学院党委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人才培养迈向一流。学院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在“三全育人”格局中构建起互融共进新模式。一是教学体系日趋完善。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为核心、以实践为重心”的教学理念,构建以能源动力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导向的全方位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全体教授走上讲台为本科生授课。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二是教学质量稳居前列。开展教学能力建设、教材体系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国际化建设等。近五年,两个教学团队获批湖北高校省级教学团队,一门课程获首批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获校级本科教学质量奖一等奖3人次、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4人次、课堂教学卓越奖2人次,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1人次。获各类教研教改项目16项,教材建设项目30项,出版各类教材15本,发表教学论文48篇,核工系专业课程获得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本科教学实验“双一流”建设项目连续三年验收评估优秀,获学校教学实验室工作考核一等奖。三是五育融合硕果累累。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建设优良教风学风、院风班风,营造浓厚育人文化氛围。为全部本科生班级配备教师班主任,先后有4人获“我最喜爱的教师班主任”称号,48人获评校“本科生优秀教师班主任”。搭建“5211育人计划”全员育人平台、“学习支持中心”学业发展指导平台、“美美与‘工’”美育素养提升平台等。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获全国“三下乡”活动优秀社会实践团队。建设“节能减排”众创空间、新能源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先后在国际工程力学竞赛、节能减排大赛、全国可再生能源大赛、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等赛事中获特等奖5项、一等奖17项。近五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稳居全校前五,大部分去往国家重点行业企业就业,有61名学生从事选调生,有83名学生去往西部艰苦地区就业并获学校表彰。据调查,就业单位对学生总体好评率超过97%。


——教师队伍快速壮大。一是18luck新利电竞 实力显著提升。五年来共引进、培育“四青”以上人才20余人。新增国家杰青3人、万人计划4人、海外高层次人才8人、优青4人、拔尖4人、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1人,37位教师获聘华中卓越学者岗位(2位教学岗)。国际权威学术组织会士(Fellow)4人。二是师德师风总体良好。学院配备一名分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加强政治把关,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构建“动力精神”的师德师风培育品牌,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建立“理论学习+实践学习+国际交流”的工作平台,搭建沟通平台,每年解决十件民生实事。三是先进典型不断涌现。近五年,学院教师队伍中涌现出各类师德典型,1人获2021年度湖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1人获2021年度湖北省“荆楚好老师”,1人获2018年湖北省“优秀共青团干部”,多人获评校“师德先进个人”等,形成“敬业立学、崇德尚美”的良好风气。


——学科建设亮点纷呈。学科方向与时俱进。学科发展坚持四个面向,重点建设五个前沿方向,在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及产业转化方面巩固和抢占制高点。包括:能量转换与能源系统、跨尺度输运理论与方法、煤高效清洁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国防中能源与动力等。紧跟行业发展需要,本科新增储能专业。学科实力全面提升。学科完成国际评估,整体实力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入选首批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全国三个),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为A-。在2020年度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能源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排名为全球第6位。2021年U.S.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能源与燃料”学科排名全球第6位。


——科学研究成绩丰硕。一是科研平台不断完善。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评估中获历史好成绩,正积极谋划重组。新建国家环境保护燃煤低碳利用与重金属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能源动力装置节能减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评估通过。二是标志性成果不断突破。获重点研发计划13项(含国际合作),领域包含煤炭、氢能、可再生能源、固废,在碳达峰的技术体系与质量标准等交叉方向也实现项目突破。与国家能源集团等大型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近五年科研总经费超6亿元,成果转化15项,授权发明专利530项,发表SCI论文1789篇。实现了在《科学》《自然》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的新突破,在国际燃烧会议上发表论文数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国际前列。获国际热科学大奖(Nukiyama Memorial Award)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0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3项研究成果入选18luck新利电竞 年度十项重大学术进展。



近10年学院获国家科技奖、国家教学成果奖7项


——国际交流日益加深。一是国际合作基地持续巩固。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建设成效显著,被教育部、外交部誉为“中欧高等教育合作典范和旗舰项目”。学院建设有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清洁煤技术联盟、煤清洁利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湖北省CCUS国际产业促进中心等国际交流平台。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引智)2.0、“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近5年获批国际合作经费1.5亿元。二是国际化人才培养渐成规模。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先后主办中澳煤与生物质、第六届生物质能源等国际会议6次。学院资助本科生海外学习交流人数居全校前5,赴境外学习交流的学生达500多人次,境外学生来院超过300人次。


——社会服务不断深入。一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燃烧、热科学、动力机械奠定学科强基,在化石燃料燃烧及污染物控制、热科学交叉与前沿等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二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建成“基础理论-技术研发-示范应用”的全流程科研平台和基地群,实现成果转化逾千万元,为企业创造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数百亿元。研发的系列大型工业换热装备成功应用于国内最先进的1000MW级大型火电机组、核电机组,出口巴基斯坦。三是面向经济主战场。创建了燃煤电厂多污染物超低排放协同控制系统,应用到国家能源、国电投、华电、华能、大唐、粤电、华润等中国大型发电集团的300余家电厂,涵盖了从超临界300MW至超超临界1100MW等各类型主力机组,相关技术出口至意大利、巴西、印尼等6个国家。四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耕富氧燃烧、碳捕集、污染物控制等方向研究,源头解决严重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研发成果被写入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和《元首联合声明》,有力支撑了国家科技外交。35MWth富氧燃烧示范工程被评述为国际富氧燃烧的“里程碑”进展。



清洁能源学科大楼


时代催人奋进,使命呼唤担当。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将建校70周年和建院70周年为契机,在迈向双一流的征程上更加紧密团结、凝心聚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携手砥砺前行,为实现学科建设新目标,奋力谱写学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不懈奋斗,为更好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