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周年校庆·院史回眸】材料学院:七十载砥砺同行 新时代材料强国
发布时间:2022.05.03

来源:材料学院 编辑:张雯怡 浏览次数:

七十年栉风沐雨,砥砺奋进;新时代春华秋实,奋进昂扬。伴随着校庆的到来,今年金秋时节,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也将迎来建院70周年华诞。诞生、发展于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学院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全力支撑服务“国之大者”,始终牢记和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输送数万名优秀人才,为我国材料学科发展和行业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砥砺同行中发展变迁


1953年6月,华中工学院筹备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决定设立机械制造系等四个教学组织机构,机械制造系包括机械制造专业、金工切削机床及其工具专业、铸工专修科、金工专修科。1955年8月华中工学院第72次院行政会议决定将原机械制造系按专业划分为两个系,机械制造一系和机械制造二系,机械制造系第二系包括:铸造工程及机器、金属压力加工、铸工专修科等专业;机械原理、金属工学、金相热处理、铸工及压力加工小组等教研室。1958年11月,华中工学院将原机械一系、二系和综合机械厂合并成为机械制造系,以便于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教学、生产和科学研究三结合,以及教师、工人和学生三结合。


1965年8月,华中工学院第79次行政会议决定再次设立机械制造一系、机械制造二系。机械制造二系所属教研室有金属工学、铸造、金相热处理、工程经济、锻压工艺及设备,设有铸造、锻压工艺及设备、金属学热处理工艺及设备三个专业。1994年1月机械制造二系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1998年提升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0年5月华中理工大学与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组建18luck新利电竞 之后,就沿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名称至今。


1960年8月,压力加工专业首届学生毕业。


为培养国家工业急需材料专业人才,建校初期,材料学院(机械制造第二系)设置金相热处理、铸造、锻压、焊接四个专业。1955年调整为铸造工程及机器、金属压力加工、铸工专修科等专业。1958年调整为铸工、压力加工、金属学及热处理车间设备三个专业及铸锻工艺及机器专修科。1965年,设有铸造、锻压、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本科专业。1971年,增设焊接专业。1999年,材料学院对本科专业进行整合,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两个本科专业,2009年增设电子封装技术,2011年增设功能材料专业。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品牌专业”,2010年被评为“教育部高校特色专业”。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2007年被评为“湖北省高校本科品牌专业”,2008年被评为“教育部高校特色专业”,2011年(首批)被教育部列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1995年,塑性成形模拟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研究生培养方面,上世纪60年代,学院开始招收研究生,但只有研究生学历,并不授予学位。1980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博士授予点中,材料学院4个专业即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压力加工、铸造、焊接均有权授予硕士学位,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有权授予博士学位。1981年,崔崑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博士生导师,是该院第一位经国务院授权认可的博士生导师;1984年,金属塑性加工专业经国务院批准有权授予博士学位,黄树槐任博士生导师;1986年,铸造专业经国务院批准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王文清任博士生导师,同时增补张以增、肖景容两人分别担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金属塑性加工专业博士生导师。1998年,学院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新时代奋发有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材料学院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始终牢记责任使命,不断强化责任担当,坚持立德树人,锐意改革进取,各方面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


——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根本路线。学院党委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执行18luck新利电竞 第四届党代会精神。学院党委围绕校、院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作用,持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主题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新发展理念,完善责任机制,坚持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夯实党委主体责任。


2021年11月,材料学院崔崑院士获评全国道德模范。


围绕中心工作,发挥党建思想引领作用。开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主题教育,以“凝心聚力、创建和谐”为切入点,切实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为此,学院专门成立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树正气聚人心,弘扬主旋律,营造正能量系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近年来,学院涌现出一批优秀典型和先进集体。崔崑院士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入选中国好人榜,翟天佑教授获评“省五四青年奖章”,校友周云杰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数字化材料成形教师团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筑牢组织“根基”,发挥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发挥党建对教学科研的引领,完成学院二级机构调整重组,新成立四个中心,在班子配备上探索出中心支委与行政班子交叉任职,支部书记兼任中心副主任、中心主任兼任支部委员的新模式,受到学校组织部充分肯定。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教工党支部100%的实现双带头人,其中,多位团队首席科学家担任党支部书记,使得中心的行政工作和党建工作相得益彰。精密成形技术中心党支部获“省级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获批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不断创新一流学科特色发展。2007年“材料科学与工程”被评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再次被评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学”被评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18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被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首批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顺利通过第一轮验收,作为学科建设典型案例上报教育部。2021年2月,再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进入“一流学科培优行动”申请名单。学科声誉大幅提升,2016-2020年,ESI、US News、软科排名分别跃居全球第25、28、21位。


材料学院参照世界顶尖材料学科并结合自身特点,确立“理工并进、交叉创新”的发展思路。建设“新材料+”研究院加强与化学、机械、信息等学科交叉融合,高质量建设“双一流”。近年来,学院依据学科特色和优势、面向材料科技前沿、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重大需求,确立了“材料制备成形数字化智能化”“先进能源关键材料与系统集成”“低维纳米材料与器件”“新一代金属材料及应用”“大型复杂精密模具智能设计制造技术”“净成形成性工艺与装备”等六个重点学科发展方向,不断取得突破,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确立了“下一代能源材料与系统”“4D打印技术”“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智能化制备成形技术”等三个瞄准国际引领的优势方向,近5年牵头获国家科技奖4项,发表SCI论文2739篇,其中ESI高被引80篇。


2018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开展国际评估。


——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材料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时代材料学科特点和学院特色,实施“锻造钢铁内核、铸就强国英材”育人工程。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院设立“思政教改专项基金”,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基地”;构建“思政导师+学术导师+企业导师”多元协同导师体系,勤奋励志育人计划入选“一院一品”思政课题并通过中期检查,2020材料本硕博班荣获“黄群班”称号;涌现出“大国工匠”孙红梅、“国家探月工程突出贡献个人”杨欢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郭帮帮、“湖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伍宏志等红色“菁材”工程师。


坚持科教深度融合,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院践行“家国情怀-专业知识-创新意识-实践本领”的“四位一体”培养理念,设立本硕博贯通培养班,实行“导师制、国际化、小班化”的培养模式,优化学生成才路径;依托国家级教学团队、主编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20种,在全国200余所高校采用;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实习实践基地等实践创新平台育人作用,建立7个国家级实践创新平台;获得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全国宝钢教育优秀奖等荣誉;设立9大首席教授团队,打破单一专业导师限制;推进校企合作,聘请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等5位行业翘楚以及中国航发等国家关键企业和研发机构高级工程师担任企业导师,提升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结合度。


2020年9月,旋风超能学生团队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实践育人成绩斐然。学院将创新创业工作作为卓越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建立“意识培养-实践强化-能力育成”全链条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重点开展典型选树,举办创新创业竞赛分享活动,评选创新创业类社会奖学金,形成“培育-产出-回馈”的正面导向,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将学科竞赛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结合学科特色,打造以专业学科竞赛为载体的科创平台。学院连续多年举办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赛校内选拔赛、全国大学生金相大赛校内选拔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校内选拔赛、“东风科尔杯”三维建模大赛等专业竞赛,引导学生将课内所学与课外科研实践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同时成立由院士领衔的创新创业竞赛指导专家库,提升竞赛指导与实践育人水平。近五年,学院学生共获得国际/国家级竞赛奖项171项,包括“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特等奖等。


李德群院士领衔的数字化材料成形教师团队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不断推进一流教师队伍建设。强化“人才强院”战略,通过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汇聚海内外优秀人才,制定并实施“扶青、扶新、固强”等三项人才措施,构建“首席教授”“青年优才”激励机制,培育和促进人才成长。学院共有专任教师14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43名,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29名,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推动师德师风建设。持续优化引才育才环境,营造教书育人、潜心研究的良好氛围,建成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水平18luck新利电竞 ,涌现出 “钢铁院士”“湖北省杰出人才”“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等一批师德典型。教师队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专心人才培养、服务国家需要,涌现出一批以崔崑为代表的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成效显著的先进典范。李德群等4人次获国家级师德表彰,周华民、翟天佑等4人次获省部级师德表彰,80人次获校“师德先进个人”等师德荣誉称号。2020年,入选国家级人才10名(全校第一):“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人,国家海外人才计划6人。入选ESI高被引科学家3人,入选湖北省人才计划3人。


——不断增强科研水平。学院拥有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数字化材料加工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同时拥有科技部快速原形制造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湖北省先进成形技术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0余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学院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近十年,科研经费持续增长,累计到款超10亿元。牵头主持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项目总金额超过1000万元的项目有10余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300项。发表SCI论文超5000篇,其中在Nature、Science和Cell子刊上以第一单位发表论文近30篇,授权发明专利近1000余项,实现转化超100项。累计有90余篇论文入选高被引论文,黄云辉、翟天佑、胡先罗、袁利霞、杨君友、常海欣、姚永刚共7位教授先后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


近五年获国家科技奖励4项


建院以来,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近20项,2016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周华民教授团队突破注射成形智能化关键技术,被国际权威评价为“引领注射成形智能技术发展方向”,交出“塑料注射成形过程形性智能调控技术及装备”;史玉升教授团队创建高性能复杂零件的整体铸造成套技术,解决航空发动机机匣、航天发动机涡轮泵等复杂零件的整体铸造难题,提出“复杂零件整体铸造的型(芯)激光烧结材料制备与控形控性技术”;黄云辉教授团队提出构筑综合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复合电极材料理论与方法,设计合成系列高性能复合电极材料,阐释“储能用高性能复合电极材料的构筑科及协同机理”;王新云教授团队突破精锻过程金属流动控制与高刚性装备设计等关键技术,被国际知名专家评价为自动化锻造的范例,创造“多工位精锻净成形关键技术与装备”。


诺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参观快速制造中心


——不断推动国际交流加强对外合作。材料学院充分利用国家、学校的相关政策,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院与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所等多所国际知名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建立中英先进材料及成形技术联合实验室等国际合作平台3个。吸引国际大师级人才加盟,邀请了11名海外教授参与学院本科生授课,邀请包括3位诺奖得主在内的12名国外知名学者担任顾问教授,交流授课超过200人次。材料学院面向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学术项目,学生受国家公派或学校资助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等著名学术机构攻读学位和联合培养 29 人次,科研成果获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金奖。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