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研讨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2.04.29

来源:本科生院 编辑:张思晗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黎丽)4月28日,我校召开卓越工程师培养研讨会。校长尤政,校党委副书记马建辉,副校长许晓东、张新亮参加会议。研讨会上,马建辉作主题报告,机械学院、电气学院、光电信息学院、材料学院、土木与水利学院等工科院系负责人就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进行了交流分享,尤政作总结讲话。



马建辉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要指示出发,深刻阐述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我校作为“双一流”高校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马建辉回顾了我校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情况:建校伊始,学校就定位为“培养红色工程师的摇篮”;2010年,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0。我校累计有15个本科专业、11个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获批。在此基础上,设立了13个卓越计划实验班,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018年以来,学校推进新工科建设,探索本硕博贯通培养,打造人才培养特区,加大科教协同、产教融合、国际合作力度,改善教学条件与环境,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开展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聚焦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他梳理了现阶段我校在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目标与具体思路。他指出,要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重要抓手,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工科高质量发展,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关键支撑。


机械学院副院长王书亭,介绍学院多年来秉承“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大工程观”的教育思想,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理念,经过传承、创新和融合,形成了“实践主导、开放协同”的智能制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协同育人、深度工程化学习、国际化教学”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电气学院院长文劲宇,围绕“明德铸魂,精课强基,实践赋能”的电气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介绍了电气卓越人才培养在专业课程思政系统化构建、面向未来的课程体系改革、科教一体的课堂教学革命、递进式实践课程体系重构、本硕博贯通培养等方面的关键举措,分享了出版《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建设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和课程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和成效,给出下一步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建设的建议。


光电信息学院院长唐江,介绍了学院长期遵循“群体培养与多元发展相统一、工程实践与科学思维相统一”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强化数理、突出实践、基于课程、面向群体、协同育人”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路径。学院充分发挥双一流学科和“中国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形成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产教融合、科教协同为特色,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普遍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


材料学院院长周华民,回顾学院20余年的专业建设历程,分享以科教深度融合家国情怀、专业知识、自主意识、实践本领为特征的“四位一体”材料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理念、举措和成效。周华民介绍,下一步卓越工程师培养将探索实行本硕博贯通模式、一生一方案,培养智能成型、3D打印、能源材料等方向上的材料学科领军人物。


土木与水利学院副院长高飞,从培养理念、培养方案、主要成效等方面介绍数字建造背景下土木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工作。经过探索和实践,初步建立面向数字建造需求,“突出数据驱动,知识与能力并重,素质与专业并重”的复合型土木类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形成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重构“T”型知识体系、以“数据驱动工程”为支撑优化人才能力结构、以“非线性学习”为路径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以工程社会责任为核心打造“中国建造”课程思政等特色举措与做法。



尤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卓越工程师培养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提供根本遵循。建校七十年来,一代又一代华中大师生不断探索,努力抓住每次战略机遇,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工程人才,并逐步构建起具有华中大特色的工科人才培养体系。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还有很大差距。


就加快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尤政提出三点要求:第一、要心怀“国之大者”,充分认识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工程教育必须答好时代命题,发挥引领支撑作用,为走好战略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做出重要贡献。我们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当从国家的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承担起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任。第二、要主动作为、多措并举,推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要以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为抓手,系统梳理专业培养方案,强化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的培养,深化本硕博贯通培养,打造一流核心课程,形成高水平教材体系。要深入推进科教协同和产教融合,充分发挥我校重大科研平台、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等各类实习实践基地育人作用,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工科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建立健全工程教育评价体系和教师评价考核方法。第三、要多方联动、形成合力,确保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落实落细。学校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和督办落实。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等职能部门要做好指导、服务、支撑和保障工作。各院系要承担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主体责任,明确院系一把手负责制,结合学科专业发展定位和特色优势,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促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注册工程师资质认证工作。


尤政强调,人才培养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国家前途命运,也事关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我们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能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把我国打造成为世界工程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 辛国胜 摄


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学生工作部、国际交流处、科学技术发展院、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等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机械学院、光电信息学院、材料学院、能源学院、电气学院、电信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学院、船海学院、土木与水利学院、建规学院、环境学院、航空航天学院、网安学院、软件学院、生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工程科学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中欧能源学院等工科相关院系主要负责人和部分师生代表,以及相关教学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