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伟方忠两院士做客博学讲堂
发布时间:2021.06.22

来源:物理学院 编辑:张雯怡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 “您对不同的量子计算体系的前景有什么样的展望呢?”“从单缝到双缝,从1个到2个,是比较好理解的,一旦到3个以上的多体系统,如何保证多个样本之间的独立性?”“凝聚态物理跨尺度的特点,从微观到宏观的研究,能否促进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检验?”“您认为哪种量子比特的调控方法在未来的发展最有前景?”在6月20日我校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举办的两场精彩报告后,师生们纷纷举手提问。



当天上午,在我校举办的博学讲堂、喻家山讲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为师生带来了题为“从爱因斯坦的好奇心到量子信息科技”的报告。下午的校友大讲坛、博学讲堂、喻家山讲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方忠作了题为“凝聚态物质科学研究—机遇与挑战”的学术报告。校党委书记邵新宇向潘建伟颁发了博学讲堂纪念牌。副校长解孝林主持博学讲堂。600余名学子在现场享受了两场学术盛宴。



记者 刘涵木 摄


潘建伟在报告中谈到量子力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革命之一,该理论阐明了微观世界的物理原理,已经成为包括物理、化学、天文、生命等学科在内的整个现代自然科学的支柱。他介绍了两次量子革命的发生背景及其影响,量子力学、量子信息的基本原理、概念,以及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对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产生的积极作用。


7位师生在交流环节与潘建伟围绕相关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物理学院博士生余柏奕表示:“潘院士的讲座深入浅出,为我们生动的展现了量子信息科技的发展历程,我相信许多同学也跟我一样,能够感受到量子领域的奇妙和它的巨大潜力。看到潘院士在量子信息科技中的卓越贡献,我深受鼓舞,我们要向潘院士学习,沉下气静下心,踏踏实实做好基础科学研究。”




方忠从信息领域,材料领域,能源领域等方面介绍了当前凝聚态物理领域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和关键技术。他介绍了中科院物理所面对这些关键技术的挑战所做的战略布局,包括“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项目、材料基因组研究平台、清洁能源材料测试诊断与研发平台以及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等大科学装置,以及这些大科学装置分别在物态调控、新材料研发、新能源等领域的研究中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他强调,物质科学研究进入了大科学时代,应该围绕国家需求和研究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协同创新,组建全链条综合研究新模式。


物理学院本科生彭昊在听完报告后说:“对于即将进入凝聚态物理领域学习的我来说,此次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方老师并没有仔细的介绍某个理论或者技术,但是却给了我们一张蓝图,一个框架,一个前进的方向。从方老师的这场讲座中,我感受到这位科学家对于国内凝聚态领域未来发展的雄心与自信,给我们这些即将或者已经踏入科研阶段的“学弟学妹”们指明了方向,鼓舞了我们的士气,增强了我们的信心,让我们更坚定的走在凝聚态物理的道路上!”


潘建伟,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奥地利科学院外籍院士,主要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作为国际上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是该领域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其研究成果曾多次入选英国《自然》杂志评选的年度重大科学事件、美国《科学》杂志评选的“年度十大科技进展”、英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以及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方忠,1987年保送华中理工大学物理系,先后获得学士、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凝聚态物质中新奇量子现象的计算与理论研究。他通过发展特色的电子结构计算方法,在自旋-轨道物理,特别是拓扑电子态理论和计算方面做出了重要工作。计算预言了若干重要的拓扑量子效应和和量子材料,并被实验证实。曾获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奖、全球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两次,突出贡献者)、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周培源物理奖、周光召基础科学奖等。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