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激励学子争做时代新人

校长李元元为学生讲授思政课

发布时间:2020.12.31

来源:研工部 编辑:汪泉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谷宗洪 李丹琦 傅丽丽)12月29日晚7时至11时,在梧桐语问学中心明德报告厅这样一堂思政课,持续了4个多小时,期间掌声不断。现场同学不禁说道:“我们的校长太拼,太可爱!”“连校长都这么努力,我们有什么理由轻言放弃?”



这就是学校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思政课暨“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第300期报告会的现场。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元元以“弘扬科学精神,勇攀科技高峰,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主题,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课程主要围绕“如何深刻理解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如何把握创新的核心地位?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华中大将会给出怎样的答案?华中大学子如何争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奋斗者?”等问题展开。



如何深刻理解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李元元从三个“新”,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三个方面,详细讲授了五中全会精神。新发展阶段之“新”在于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新发展理念之“新”在于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被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新发展理念,将继续引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保证新发展阶段走稳走深走实;新发展格局之“新”在于新的战略部署,是适应我国新发展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如何把握创新的核心地位


李元元指出,在五中全会公报中,“创新”一词出现了15次,被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两院院士大会,到全国“两会”,到科学家座谈会,到五中全会,再到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并用一组组数据、一项项重大成果以及科技体制改革等来体现。李元元总结到,我国科技创新实现了量质提升,已经迈进了创新型国家行列;五年来,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携月壤归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真正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华中大将会给出怎样的答案



李元元带领同学们回顾了“十三五“期间学校在科技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总结归纳为:强化大平台优势,汇聚大团队,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做出大贡献。李元元表示,面对现有成果,我们仍要清醒认识当下世界创新领域的形势,学校未来在科学研究方面要着重瞄准重大原创性基础前沿科学问题,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医学+X”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厚植华中大人文根基,为国民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提供华中大方案。


华中大学子如何争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奋斗者


李元元以四个问题作为引入,来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争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奋斗者”。研究方向怎么来?一个关键词“好奇心”,好奇心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好奇心与科技创新息息相关。科学研究如何走得更稳,走得更远?答案是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爱国情怀,坚持“四个面向”,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去。如何传承好老一辈科学家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伟大精神?要学会自找苦吃,不怕苦、甘吃苦、能吃苦。如何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注重科研探索阶段性有效输出、注重兴趣爱好的培养以及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学们纷纷表示,这四个问题,问到了心坎上,也答到了心坎上。


李元元在课堂中还回忆起自己青年时“上山下乡”的经历,选择专业时科研报国的“初心”以及科学研究道路上锲而不舍钻研的过程,用一个个真情故事,激励、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同学。


——“15岁申请参加‘上山下乡’时,斗笠上写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励志语,至今振奋人心;在广播中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后,穷尽一切办法搜集复习资料,甚至用复写纸抄写书籍,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上了大学,服从国家分配,选择当时最艰苦的铸造专业,录取后就热爱上了这个专业,‘振兴中华、舍我其谁’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坚定的信念。”


——“读本科、硕士、博士时,我分别选择了高强耐磨耐热铝合金、锌合金、铝青铜合金三个材料系列,攻克三个不同研究方向的技术难题,既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又服务于企业实际发展需要。我的很多研究都是从‘零’开始,不断求学、创新的过程。”


最后,李元元寄语大家,年轻一代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年轻一代拥有广阔的视野,拥有更多元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信息,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既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战略定力,抓住机遇,又要永葆求学求知的热情,坚持“四个面向”,恪守学术规范,弘扬科学精神,勇攀科技高峰,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互动提问环节,同学们就攻读博士研究生需要具备怎样的素养?如何看待“互联网”热对于大学生研究方向选择的影响?华中大学子应该以怎样的精神气和新姿态迎接全新的2021年等问题进行了提问。面对同学们的踊跃提问,李元元耐心予以解答。在提问环节后,李元元为学生代表赠书。




记者 朱必勇 摄


副校长梁茜、解孝林,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团代会、学代会、研代会、社团学生骨干代表、研究生国家奖获得者代表以及2020年在国家重要科创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代表等同上思政课。思政课由解孝林主持。


学生谈感受:


附属协和医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古俊楠:听完李元元校长的宣讲,我对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尤其对“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一论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作为医学研究生,我将秉持“敢担大任,勇攀高峰”的精神,把科研聚焦到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上来,不断提高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苦干实干,乘势而上,努力成长为有温度、有灵魂的医学专业人才,为“健康中国”贡献华中大人的智慧与力量。


能源学院 2018级硕士研究生李成璞:李元元校长结合自身科研成长之路,深刻阐述了什么是正确的求学治世之路,什么是科学的创新驱动之魂。让华中大的研究生站在创新最前沿,让有灵魂的卓越在年轻一代生生不息,这不仅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初心,更是为实现百年奋斗目标之长久遵循。作为新时代华中大研究生,必将坚持“四个面向”,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解决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矢志奋斗,谱写强国壮美华章!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郑浩:李元元校长4个半小时的课程让我收获满满。李校长通过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成果,让大家充分认识到了创新的核心地位,同时他又以自身科研经历为例,告诉大家要学会自找苦吃,不怕苦、甘吃苦、能吃苦,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听了校长的思政课,我想,不论在以后的科研学习中,还是在未来工作岗位中,我都能攻坚克难,找到战胜困难的法宝。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