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金3银1铜 金奖数并列全国高校第三 总分全国第五

我校捧得“挑战杯”竞赛“优胜杯”

发布时间:2020.12.02

来源:校团委 编辑:张思晗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欢欢 吴学兵)11月28日,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终审决赛举行。我校参赛团队再创佳绩,获4金3银1铜,以金奖数并列全国高校第三,总分全国第五、湖北省第一的成绩捧得大赛“优胜杯”。校党委书记邵新宇、校长李元元获悉后,第一时间对获奖团队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对参赛师生和工作人员致以亲切的问候。


1C871


校团委于2019年12月启动本届“挑战杯”竞赛准备工作,期间克服疫情影响、创新工作方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先后组织校赛、省赛、国赛三级赛事工作,吸引30余院系百余团队千余师生参与赛事,以赛促创营造了全校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国赛以来,校团委牵头,会同项目所在院系扎实做好集中备赛工作,开展项目文本打磨、展示方案优化、演讲问辩训练、线上模拟答辩等专题培训100余场次。赛前,校长李元元专程到决赛场地看望参赛师生,按照决赛答辩要求逐一听取项目模拟答辩,并逐一详细指导参赛项目。副校长梁茜全程参与校赛、省赛和国赛的参赛动员、项目选拔和决赛答辩,指导备赛和参赛工作。备赛过程中,电气学院、材料学院、环境学院、协和医院、生命学院、光电学院、武汉国家光电研究中心等相关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和指导教师积极参与项目打磨、团队培训和现场指导。研究生院、本科生院、启明学院、科发院、学生处、企业孵化器、后勤集团、网络中心等部门单位对大赛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




长期以来,校团委主动融入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全局工作,充分发挥共青团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服务优势,坚持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挑战杯”系列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为牵引,努力构建以理想驱动、文化熏陶、典型引领为核心的创新创业精神培养体系,奋力打造创新创业团队培育、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创新创业赛事组织等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合力夯实以政策牵引、资源支持、协同育人为重点的创新创业实践保障体系,为学校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新名片打造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悉,本届大赛充分发挥互联网扁平化优势,文本评审、项目答辩等环节均采用线上方式进行,同期举办的“社会实践云接力”等8项系列活动,吸引超过百万学生在线参与。“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由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于1999年联合发起,每两年举办1届,迄今已成功举办12届,已经成为国内大学生最关注的全国性创业赛事之一,引导和激励一批批青年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深刻的社会观察,不断增强对国情社情的了解,激发创新精神,培育创业意识,提升社会化能力。


获奖项目简介:


【金奖】电磁制造——国际首创氢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电磁成形工艺


报送单位: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韩小涛 罗珺


团队成员:董芃欣 陈威霖 朱双喜 彭茗 唐鹏飞 陈雨辛 郭锋 徐满 邱文捷 吴泽霖



项目简介:氢燃料电池具有发电效率高、能量密度大等优点,其核心部件金属双极板的成形工艺亟待突破。为此,本团队提出采用电磁成形工艺制造超薄不锈钢双极板和钛合金双极板,从而有效提升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功率密度,有助于推动氢能、氢燃料电池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金奖】全球首创对流增强型自分层储能电池


报送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沈越 卫平


团队成员:孟锦涛 周良毅 李思达 刘德重 谢晓锋 马文丽 任君晖 郑焱 钟芸 李想



项目简介:团队开发出具有超高安全、超低成本、长寿命、可回收等优势的储能电池,电池遇火不燃,从根本上消除电池燃爆的隐患;自分层无隔膜,将大大降低产线投资与制造成本;电池循环稳定;电池上下分层液体可重复分离,组分容易回收。通过上百种配方以及上千次实验,自分层电池实现了全新的电池架构。团队将始终坚持以能源科技创新力量,助力清洁电力可持续发展。


【金奖】消化道肿瘤的高精准探测及定位设备


报送单位: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指导老师:蔡开琳 欧阳君 夏正才


团队成员:古俊楠 曹英豪 郑昌敏 邓胜和 毛富巍 马郢雪 刘瑞灵 李佳普 王一苇 宋锡璎



项目简介:在微创化诊疗蓬勃发展的医疗新时代背景下,消化道肿瘤的检出趋于更早、更小,同时对于病灶的精确定位、精准切除的要求也变得越高。本医工结合团队深入研讨探索并进行科技攻关,通过临床工作剖析医患需求,将研发重点确立为消化道肿瘤精准“穿透性”探测技术,研发出一套便捷、高精度的磁探测定位设备。


【金奖】基于缺水地区农村分散式污水再生装置


报送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任拥政 王宗平


团队成员:何启帆 孙浩铭 陈浩然 周怡帆 邹吉鹏 张榕 袁佳怡 覃和英 吴浩正 吴学兵



项目简介:针对农村生活污水长期散排、污染环境、水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团队研发制造一体化户用多功能污水再生装备,其技术领先,使用灵活,一步到位,将生活污水再生为农用或生活用水。农户不承担任何费用,享受再生水服务。污水再生方案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最终实现经济生态齐步走,从美丽乡村迈向美丽中国。


【银奖】英睿红外——新一代量子点短波红外光敏材料开拓者


报送单位: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指导老师:唐江 高亮 张建兵


团队成员:李豪 陈龙史 泰龙 曹悦童 刘欣雨 熊考 刘婧 黄震



项目简介:项目成功研发了新一代量子点短波红外光敏材料。相比于传统铟镓砷材料,本项目的量子点材料性能高、成本低,能够实现短波红外的消费级应用。我们立志“看可见光之未见,开拓短波红外新时代”。


【银奖】精酿云茶:开启高品质纯造熟茶新时代


报送单位: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余龙江 付春华 孔姝


团队成员:谢燕霞 李东 蔡雨欣 黄雨轩 陈晓娟 杨子玺 盘姝玥 黄文婷 余天意 包镇东



项目简介:项目首创精准控制发酵体系,推进云南制茶技术革新,助力茶农脱贫致富。现已申请多项专利,其技术产品成功注册商标,并有效地促成一项出口贸易订单的达成,获得中组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的肯定,被央视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助力云茶产业发展,我们一直在路上!


【银奖】分布式光声成像仪——新一代智能探测开拓者


报送单位: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指导老师:孙琪真 闫志君 常亚平


团队成员:范存政 刘雨佳 李良晔 胡心怡 饶文兰 尹佳 张


世雄 刘涛 李豪 李通达



项目简介:项目基于光声成像技术研发了分布式光声成像仪,使用现有通信光缆探测声波,对结构内部成像,可为地质、管线、电缆、交通等领域进行大范围实时安全监测。目前,项目已实现器件技术完全国产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铜奖】国内首创锂电池超声透视设备


报送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沈越 卫平 蒋文海


团队成员:杨艳 邓哲 田苗苗 王明哲 柯小芬 陈锴 安琪 汪祺雯 胡飞 何欣



项目简介:项目针对电池研发、生产、使用三个应用场景,解决电池由于缺少内部状态无损检测手段而造成的研发难、检测难、管理难三大痛点,依托无锡研究院以及其下属产业化平台,以产品售卖、合作研发、技术服务等形式服务于特斯拉、华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