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社会学院落实学校“停课不停学”的要求,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学院成立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疫情期间的网络教学方案和教学质量保障制度,群策群力做好教学各项相关工作,结合专业推进课程思政,确保教学工作的高质量有序运行。
在17级社会工作专业《社区工作》课堂上,任课老师向德平教授将第一堂讨论课的讨论主题定为“疫情下的社区”,引导学生站在“社区中人”、“旁观者”等诸多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武汉社区在疫情中的应对和作为。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发言,就社区在保障特殊时期居民生活方面的作用、社区防疫工作的人性化开展、社区工作人员的分工组织和调配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向德平老师在充分肯定同学们讨论内容的同时,不忘启发同学们联系社区的特征与概念,进一步探索未来社区建设与社区工作组织的发展方向。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社区、意识到了社区的作用,也给了学生走出课本,在生活中学习社区工作内容的机会,课堂上的引导与启发不仅帮助同学们对社区与社区工作有了更加深入、更加具体的认识,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坚定了他们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决心。
在17级、18级共同的专业课《社区概论》课堂上,曹志刚副教授在第一堂课上便用齐美尔的经典问题“社会是如何可能的”开场,逐步将人际联结的纽带引向基层社区。疫情摸排工作是防疫期间的重要环节,然而偌大的城市,使得基层社区工作人员承受了巨大的生理与心理压力。曹志刚老师用“挤兑公共资源”一词指出当前城市社区所面临的治理挑战。那么如何解决这种突发性公共事件带来的基层治理危机呢?曹志刚老师认为原因在于社区居民的联结纽带存在一定的不平衡。因而基层社区应平衡各种联结方式所占的比重,在坚持行政科层组织领导的前提下,构建多元共存的社区纽带,实现社区善治以及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18级《社会心理学》课堂上,开课伊始,苗大雷老师用许多疫情中出现的社会现象引入新课程的教学。从各地纷纷拉起的拒绝串门、走亲戚的有趣标语,到部分人对武汉人甚至湖北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态度,再到人们对口罩、酒精、消毒水、双黄连的抢购,再到各类谣言与辟谣的不断发生……切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事件,就这样被放入了课堂之中。在老师的一步步引导下,同学们也开始思考,这些社会现象背后反映的是怎样的社会心理?而这种心理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成因和机制?在这样的思考中,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社会心理现象存在于社会日常生活之中,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更对人们的行为方式产生深刻了影响。
在研究生的课堂上。孙秋云教授讲授《定性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时,结合当前疫情的影响与课程学习内容的相关性,布置了在家记录疫情期间家人生活的民族志作为期中作业。课程安排贴合当前的生活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
果臻教授讲授《人口社会学》时,从人口学的角度为同学们分析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点。结合相关发表文章,为同学们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省际分布特征等;为同学们解释了时期以及队列视角下新冠感染率以及死亡率的差异。通过讲解,教会同学们如何更科学地看待与分析相关报道中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