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张雨欣 吴天啸 韦佳 章烨淳 李泓君
自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共同战“疫”。封锁的是距离,但爱与真诚却从不会缺位。在这样特殊的时期里,社会学院本科生、硕士生们积极发挥社会工作、社会学专业特长,践行志愿服务精神,通过线上线下的不同形式参与了社工机构、医院、街道办、社区等单位组织的志愿活动。有优秀的集体,也有突出的个人。时值第57个学雷锋日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战“疫”故事。
疫情爆发后,有人奋战在一线,一袭白衣作战袍,与病毒斗争。也有人扎根社区,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抚慰社区中每一位居民的心。社会学院社会工作1701班15名同学每一位都秉持热忱和坚持,参与到不同地区,不同志愿活动的志愿服务中去,为此次“战疫情”尽一份力,发一份光。曾经的非典,我们只能是被保护的孩子。这一次,我们依旧被保护,但却可以用自己小小的一份力量去保护其他人。
谁想报名?我们一起!
社会工作1701班的黄晴毓同学得知武汉逸飞社工机构正在组织全国各地的“社工人”共同参与的武汉线上社区支持服务,便在班群中问了一句“谁想报名?”,而得到的是一声声“我愿意”汇成的“我们一起”。
“武汉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城市,我们很爱她,现在她病了,我们想照顾她。”这是社会工作班每一位同学共同的心声。社工班吴天啸、黄晴毓、韦佳、章烨淳、李千喜、李泓君、鲁思煜、居修松、王晶共9名同学加入社工联合的线上社区支持服务之中,发挥专业特长,发扬助人精神,以“社工人”的身份和方式投身到“战疫”中。
图为同学参与服务工作群部分内容。
在经过培训后,他们参与到不同街区的志愿者队伍中去,负责不同的事宜。他们在志愿者队伍中担任信息记录员,负责整理居民求助信息,病症,以及专业医务人员和社会工作者的回复,形成文件。尽管所能做的微不足道,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见证了社会工作者和医务人员在服务社区居民的认真和专业。助人的同时,也对自己“社工人”的角色有了更真切的认识和思考。
而社会工作的老师们在听说学生参与到“战疫情”志愿服务中去的时候,对于同学们的行为表示支持和关心,叮嘱每一位同学要保护好自己,尽力而为,并持续关注大家的服务情况。“你们去守护这个世界,老师们来守护你们。”
图为班级部分老师寄语和关心。
陌生的问候,熟悉的乡音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期,不论是自我感觉不适的居家群体,还是辛苦在一线的社区工作人员,或是因密切接触或出现相关症状被集中隔离的疑似群体,又或是在方舱医院中接受治疗的确诊群体,他们的心理和情绪状态都是很不稳定的。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社工班同学也积极行动了起来。
疫情当前,不仅仅是肺炎感染者、医务人员和居家隔离者,奔忙的社区工作者也是需要关心和帮助的对象。从1月29日开始,章烨淳加入到了襄阳社工心语热线项目,为襄阳当地的社区工作者和居家隔离的民众们提供线上的陪伴、咨询和支持的服务,尽自己的力量给他们疲惫的心带来一丝慰藉。
吴天啸、余媛媛同学在这次抗“疫”过程中加入心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帮助被隔离在南湖街道隔离点的老人们解决困难。他们每天询问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和心情,帮助他们解决健康、饮食等问题。从第一次打电话过去被挂断,到听见电话那头的老人家们充满质疑的语气,再到老人们逐渐愿意和自己掏心窝子地讲述他们的需求和故事,最后到老人们主动打电话来表达感激……老人们一天天的的变化,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工作虽然很微小,但是很伟大。
帮着解决群里舱友的生活物资、亲友对接、医疗信息等需求,时刻准备着应对舱友突发的心理问题,这是每天张雨欣在“社工共振”抗疫线上志愿团队中所做的工作。面对着确诊后隔离在方舱的舱友们,她真切感受到了他们的愤怒和无助,也见证了他们受伤后逐渐坚强、真诚相处、并肩作战的过程——一个“守望相助”的过程。
图为同学们在认真工作。
教育、科研、宣传,少了谁都不行
除了实务工作,同学们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帮助学校共渡难关,为科研人员提供服务,让大众和决策者看到当下的实况。
安琪同学在服务学校医务人员的过程中,利用自己掌握的社工和心理学的知识实际地帮助他们。尽管工作有时会繁重许多,她仍笑谈:“我的名字和这群可爱的人们好像有着一段不解之缘,希望他们都能平安归来。”
泡在问卷里的居修松同学也把难得的休闲时间用来检查一份份问卷。检查问卷需要他们做得仔细再仔细,因为填写不规范的、错填、漏填、应付了事的,都会影响到问卷的效度,进而破坏最终的结果。
《雷火明书》全称《疫情舆论汇编㊣雷火明书》,由雷火志愿者们共同编著,旨在为政府和企业决策者、媒体和互联网报道者、海内外研究者提供参考。截至3月3日,和一群热情洋溢、关心武汉、心系祖国的雷火志愿者一起,章烨淳同学一共参与编写并发表了《新冠肺炎挤压其他病患医疗资源的社会心态分析》和《疫情期间红白喜事的社会心态分析》两篇文章。
社区和街道,少不了我们的身影
在疫情防控的战线中,社区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疫情突发,社区和街道的工作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工作人员的压力也在增大。为了守好社区这个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社工班同学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湖北孝感的陈文韬同学在疫情爆发后自愿参加了居委会的服务,在街道定点值班,登记排查出入人员,做防控劝导等工作,为社区工作缓解压力。
即使远离了湖北,李泓君同学也丝毫没有放松。他在配合卫生部门做登记排查的时候,发现基层卫生人员频繁走动于各家各户,但缺乏全面的防护装备,便主动与上级卫生部门沟通,建议每日的体温监控由上门测量改为网上填报与电话回访相结合的形式,降低了流动交叉感染的风险。
同学们的热情,也带动了家人参与到抗疫工作中去。安琪同学的爸爸主动提出帮助社区做一些收集防疫图片、撰写宣传稿的工作,希望在这场战疫攻坚战中,给每一位身兼数职的工作人员减轻些压力、带来些安慰。
社工班的同学们,通过线上线下不同途径,以“社工人”的态度和方式,活跃在社区和街道之中,以自己的方式,在一线战斗。
星星格外明亮,温情持续传递
“当我们关注于因为疫情而变成弱势群体的人的同时,不能忽视了一直以来就是弱势群体的人,他们在此时此刻更加需要关心和帮助!”这是社工班李娜老师和同学们说到的一句话,也正是这句话的引导,让李千喜、王晶、鲁思煜、苏雯、徐豫、黄晴毓、张雨欣、余媛媛和吴天啸等9名同学,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加入了关爱自闭症儿童的“星希望”团队,用实际行动践行社工的专业精神。
图为同学参与“星希望”团队活动内容截图。
在疫情中,美好家园推出“云康复·生活重建训练营”项目。李千喜介绍,大家的起步工作是以每个家庭为对象进行个案管理,记录统计21天以来他们的打卡内容,通过孩子这些天的变化来量化评估服务的成效,为后期的服务提供经验。同时运用统计知识为家庭照料者设计一份问卷,全面了解他们的真实状况和心理状态,在关注孩子的成长同时也了解家长的心理情绪、对康复技能的了解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同学们还积极宣传、推动公益配捐,传递温暖和爱。
你能做的,岂止于此?
图为全班同学参与志愿服务一览。
除了这些项目式的服务,社工班的同学们也在做着其他琐碎零散的志愿服务。比如在网上看到有人发布求助信息之后,便会主动联系他们并且将自己所掌握的一些资源提供给他们,而他们的朋友圈,也总是充满了各种与疫情相关的信息,每天的“霸屏王”也非他们莫数。
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病魔肆虐,有英雄毅然起身挽天倾,亦有在不引人注意的角落中缝补细微伤痕的平凡。所有细微下都隐藏着春暖花开冰面破裂的巨响,在这次疫情防护阻击战中,我们以“社工人”的身份尽己之力,愿能在阴霾之下带起点点曦光初现的关怀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