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 华中大在行动】基础医学院:为科研防疫贡献基础智慧
发布时间:2020.02.25

来源:基础医学院 编辑:范千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 疫情爆发后,基础医学院科研管理部门结合学院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迅速组织科研力量,在抗病毒药物筛选鉴定、传染防控管理、疫苗应急研究等三个方面精准发力,针对性组建联合科研攻关团队,启动应急攻关项目,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同济力量和基础智慧。


——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多学科协同筛选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病原生物学系、药理学系积极响应学院号召,组织联合团队开展“老药新用”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筛选鉴定研究。团队通过与华为云科研团队等合作针对2019-nCoV的多个靶标蛋白,对8506种上市或者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药物中进行超大规模计算机辅助药物筛选工作。此外,团队还通过分析新冠病毒的蛋白结构进行虚拟靶向药物筛选。目前,研究团队已经找到了一些有可能与新冠病毒蛋白结合并影响蛋白功能的药物。其中Beclabuvir不仅可以和新冠病毒Mpro蛋白结合,还可能是病毒RNA依赖的RNA聚合酶Nsp12的一种潜在抑制剂;沙奎那韦(Saquinavir)与Mpro蛋白和S蛋白均存在相互作用。研究结果和技术方案已在华为官网及学校网站发布。该结果已经向医药研究机构开放,并受到凤凰网、搜狐网等多家媒体报道。该成果的论文正在撰写中。目前研究团队正在针对候选药物在蛋白水平和细胞水平进行验证,确认候选药物与病毒蛋白的结合能力,对病毒蛋白功能的影响和在病毒感染细胞水平验证候选药物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截至2月20日,联合研究进展顺利,学院正在积极协调组织临床试验。



图为联合团队已筛选出五种靶向新冠病毒Mpro药物。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团队成员积极参与与兄弟院校的联合研究,李岩教授、丁彬彬教授的课题“新型冠状病毒重要蛋白结构功能解析及抗病毒药物设计筛选”经过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组织的网络和会议两轮评审,获得浙江大学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应急科研专项的资助和支持。该项目拟深入研究2019-nCoV复制与细胞宿主的关系,根据病毒蛋白功能和结构特点筛选小分子抑制剂,以期得到可以用于临床的抗病毒药物。


抗击疫情期间,团队成员李岩教授配合长江日报、中国科学报等官方媒体,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科学解答,如“天气转暖后病毒会否自行消失”“瑞雪兆丰年是否适用于新冠病毒”“为何宅住就能为降低传染做贡献”和“治愈出院为何还需隔离14天”等,积极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公众防控意识和能力。相关新闻受到央视网、环球网、科技日报、腾讯网等转载,科普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从病原生物学专业角度出发,开展新冠病毒传染防控管理及疫苗应急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严重威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遗憾的是尚无有效疫苗来防治,针对该病毒的疫苗研发显得尤为迫切。疫苗研发必须保证安全性和有效性,特别是合理的疫苗类型以及免疫后必须在呼吸道黏膜和肺脏诱导抵抗病毒感染的抗原特异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免疫反应。根据新冠病毒的致病机制以及国内外SARS-CoV和MERS-CoV疫苗研发进展,结合自身在呼吸道传染病疫苗研制的经验,病原生物学系范雄林教授和欧阳珠清教授联合提出了以蛋白亚单位疫苗为基础的针对高致病性冠状病毒通用疫苗的研制工作,研发新冠肺炎最安全的疫苗类型:蛋白亚单位疫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新冠病毒、SARS-CoV和MERS-CoV的基因组序列,优选出靶抗原并设计和合成相关的基因序列。基因工程表达纯化该抗原后,将与课题组已经发明的专利佐剂制备成蛋白亚单位疫苗。该佐剂具有在呼吸道黏膜和肺脏产生抗原特异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疫苗研制工作有望在一年内进入临床试验,拟用于两类人群:一类是未感染的易感人群,依靠在呼吸道黏膜和肺脏产生持久的RBD特异的抗体,而阻止病毒感染;另一类是隐型感染人群,依靠细胞免疫反应尤其是CTL细胞反应杀伤感染细胞,释放出的病毒被抗体中和而清除病毒。



图为高致病性冠状病毒的致病机制和抗感染保护机制。


此外,病原生物学系师生积极为防控建言献策。如早期应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和集中隔离,这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关键环节;建议征用酒店、宿舍等对传染源单人、单间隔离;提前应做好疫情超过预估的计划安排等,通过学会、科协等渠道,形成正式建议稿3份,相关建议已经在防疫工作中实施和体现。另外,针对疫苗研发的困难和解决办法,提出合理的建议案1份,并提交省委办公厅。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