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晓莉)10月17日, 《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刊发了生殖健康研究所袁水桥教授题为“UHRF1 suppresses retrotransposons and cooperates with PRMT5 and PIWI proteins in male germ cells”的研究论文。
哺乳动物转座子(TEs)是一类可以在基因组自主移动的DNA片段,它们散在分布在基因组周围以及基因组内部,占据将近50%的人类基因组。在哺乳动物的长期进化过程中,TEs的活性和结构有利于基因组的的多样性。然而,在短期内,TEs激活也可威胁基因组完整性,进而导致肿瘤发生、病理性发育以及不育的发生。因此研究雄性生殖细胞中转座子的沉默机制对治疗男性不育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袁水桥教授团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条件性基因敲除策略,在小鼠生殖细胞中特异性的敲除了 Uhrf1基因,发现敲除小鼠完全不育,睾丸显著性变小,附睾中完全没有精子。进一步表型分析发现,敲除小鼠的生精细胞发育停滞在减数分裂前期(Prophase I)的粗线期精母细胞阶段,表明UHRF1调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有趣的是,课题组发现敲除精母细胞中的逆转录转座子(Line 1)被异常激活,并且敲除小鼠基因组中的DNA呈现出低甲基化状态,同时发现抑制性组蛋白(H3K9me3)在敲除小鼠精母细胞中显著性下降,而激活性组蛋白(H3K4me2)显著性上升。进一步的高通量测序发现敲除小鼠睾丸(P15)中的 Pachytene piRNA组分显著减少,提示敲除小鼠生殖细胞中piRNA生成通路发生异常,同时发现参与 piRNA 生成的关键蛋白(MIWI、MILI、MVH、TDRKH 等)的表达和定位均出现异常,并且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UHRF1与 PIWI家族蛋白有互作效应。该研究揭示了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逆转录转座子沉默的分子机制,创新性的提出了UHRF1作为分子纽带,通过调控 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piRNA通路来抑制精母细胞中逆转录转座子的异常激活。该研究对临床上治疗和诊断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男性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生殖健康研究所为本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2016 级博士生董娟、生殖健康研究所教师王晓莉、2016级硕士生曹聪聪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生殖健康研究所袁水桥教授为唯一独立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671551)、深圳18luck新利电竞
研究院-深圳科技创新委员会重点项目、18luck新利电竞
自主交叉创新重点项目等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12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