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前沿】同济医院在《科学·进展》发表论文揭示慢性肾脏病的免疫学新机制
发布时间:2019.06.28

来源:同济医院 编辑:张雯怡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左梅迎)近日,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徐钢教授、姚颖教授和曾锐副教授团队,在慢性肾脏病和肾纤维化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于美东时间6月26日以“Lymphangiogenesis in kidney and lymph node mediates renal inflammation and fibrosis”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实现了同济医院以独立作者和独立通讯单位身份在“科学”主要子刊物上发表论文的突破。



   《科学·进展》为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出版的《科学》杂志的主要子刊,2018年SCI影响因子为12.804,旨在快速报道全球自然科学领域原创性、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慢性肾脏病是各种肾脏疾病持续进展的共同结局,是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疾病,随着肾功能损害的持续进展,死亡和心血管事件显著增加,导致慢性肾脏病患者预后不良,但是目前尚缺乏有效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措施。慢性肾病免疫反应持续激活,导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直接导致肾脏实质细胞损伤或者导致成纤维细胞激活,从而促进肾脏纤维化迁延不愈,最终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


  该研究团队发现沟通肾脏和免疫器官最重要的通道是淋巴管,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损伤发生后,肾脏和肾周淋巴结内存在着显著的淋巴管新生,这些新生的淋巴管主要来源于肾脏固有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淋巴管的新生发生在损伤早期,在炎症损伤的信号放大过程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核心作用。新生淋巴管通过其表达的趋化因子CCL21,参与调控CCR7阳性的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等转运,促进免疫器官(肾周淋巴结、脾脏)细胞扩增和炎症信号的放大,导致肾脏炎症和纤维化进展,而敲除淋巴管或生物肽抑制淋巴管新生,肾脏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肾周淋巴结、脾脏免疫激活细胞也相应减少,肾脏纤维化改善。


 

  据该研究团队负责人徐钢介绍,此研究揭示了淋巴管新生在慢性肾脏病炎症持续和纤维化进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阐明淋巴管新生并不只是肾脏纤维化进展中一个伴随现象,肾脏和肾周淋巴结内扩张的淋巴管系统积极主动参与肾脏炎症细胞和炎症反应的调节。该发现首次证实获得性免疫在非感染性和非免疫性肾脏疾病进展中所发挥的核心调节作用,填补了慢性肾脏病获得性免疫调控机制的空白,从而为干预肾病患者纤维化进展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和治疗靶点。


  论文第一作者为裴广畅医师和姚颖,曾锐和徐钢为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脾肾对话”导致的区域免疫激活——肾脏纤维化的免疫学机制研究)等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5/6/eaaw5075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