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 范千 程亚楠)像蚂蚁啃骨头一般实现多机协同原位加工;通过图像检索实现行人重识别;制定深度立体视觉感知方案检测识别并分析老年人日常行为,为摔倒、坠床等意外情况的处理提供基础支撑……5月5日,首期梧桐语问学论坛——人工智能专场上,30余位专家学者为师生带来了一场人工智能领域的学术盛宴。校领导李元元、陈建国、张新亮参加活动。
副校长张新亮主持上午的主题报告会。他介绍了我校在推动人工智能学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举措,希望借助本次论坛推动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研讨,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院长曾志刚教授简要阐述了人工智能研究建设思考,并建议重点开展大数据智能与先进计算、智能感知与机器学习、类脑智能计算芯片与系统、跨域无人系统与群体智能、人机共融与智能控制等5个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
计算机学院院长冯丹教授从支撑平台技术、算法研究以及智能应用三个层面介绍了大数据智能研究的探索与实践,包括面向大数据的智能存储、支持图计算的加速平台技术、图数据管理、深度学习算法及改进、以及医疗图像处理应用等。
机械学院陶波教授介绍了在大型复杂构件多机器人协同制造技术研究中,以机器人作为制造装备执行体,利用其柔顺性,将高技能的人工经验数字化并固化在机器人操作控制中,并配以强大的在线感知功能的新制造模式。
光电信息学院缪向水教授提出,忆阻器作为一种新型基础器件,为构建突破类脑智能计算架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器件基础,并介绍了我校在基于忆阻器的类脑智能计算芯片与系统方向上的研究进展。
机械学院陈学东教授介绍了跨域无人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基于跨域环境多普信息融合的智能感知、跨域规划导航及群集协同的智能控制、基于运动-力-能量综合调控的智能驱动与执行机构,并进一步探讨跨域无人系统发展与应用。
电信学院白翔教授介绍了研究团队在智能对地观测、行人重识别、行为分析、智能医疗、缺陷检测、机器人、辅助驾驶中的3D点云处理,面向云端的通用OCR技术等方面研究进展。
机械学院许剑锋教授提出了面向高性能制导部件、高端光学器件和先进医疗器械应用领域的场辅助超精密制造研究,并融合不同的交叉学科具体阐述了激光原位辅助、超声振动辅助及磁场辅助的多场超精密制造业技术工艺实现及其机理。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骆汉宾教授围绕工程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大数据、工程机械等方面,明确了工程建造向智能化转型的发展目标,并结合现有研究基础,介绍了智能施工系统的建设方案。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赵勇教授结合人工智能专业,分析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和研究的若干关键问题、课题和主要技术,并介绍了团队在电网智能感知、智能巡检、智能拓扑分析、微电网智能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和示范应用情况。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颜露新教授分析了精确制导智能化信息处理的技术难点和科学问题,并简要介绍了我校的研究成果与进展,进一步探讨了精确制导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桑农教授介绍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和典型应用,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并简要介绍了我校研究成果。
副校长、同济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陈建国教授从医学研究哲学问题入手,简要介绍了医学影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等医学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场景,总结了学校前期智能医疗研讨会的成果。他还探讨了华中大新医科建设的设想和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对应的教学、科研平台建设。
校长李元元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论坛是梧桐语学术交流品牌的重要展示,也是学校推动人工智能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举措。他对人工智能学科发展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高标准。学校要充分发挥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历史积淀和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汇聚人才,抢抓机遇,重点突破,瞄准领跑,培养我国人工智能的领军人才。二是要有格局。人工智能学科发展要敢于打破现有体制机制和传统思维的限制,创造性开展顶层设计;要以国家、地方和行业的重大需求为导向,通过学科交叉带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品牌建设;要立足我校特色领域,开展颠覆性、引领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形成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的高地,尽快扩大我校在该领域的国内外影响力;要通过建立工业研究院等区域创新平台,提升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服务的能力。三是要强特色。学校要发挥服务产业发展的优势,组建一批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和校企合作中心,建设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链条,搭建协同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要突出学校的学科特色,力争在智能医疗、智能武器、智能交通、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智能电网等学校优势领域,实现人工智能成果转化与示范应用;要强化学校军民融合研究特色,继续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引导精确制导卫星和探月等航天航空系统当中的应用,服务国防安全。
记者 辛国胜 摄
当天下午还举行了论坛的交流讨论环节。
本期论坛由科发院举办,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承办。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个院(系)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科研工作负责人、科研秘书,各个院(系)教师、博士后、研究生等参加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