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人才培养篇】一种底色,三张名片
发布时间:2018.12.28

来源:教务处 编辑:潘梓萌 浏览次数:

一种底色,三张名片


彰显新时代华中大办学特色


“一流大学要有一流本科,一流本科推动一流大学建设”,“我们要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本科,首先要明确我们的人才培养定位”,“如何让站好三尺讲台的每位教师享有职业荣誉感,让每位学子享有优质教学资源的获得感,要有真招实招”……从2018年9月以来,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围绕新时代18luck新利电竞 本科教育教学50条,十几场激烈而又深层次的本科教学研讨会在全校范围内展开……


时值改革开放40年,回望过去,教育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中国改革开放交响乐中不可或缺的音符。教育的每一朵浪花,都折射出中国教育40年的波澜壮阔,让人们感受到中国教育40年的厚重与博大。


18luck新利电竞 在新中国的党旗下诞生,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而茁壮成长。进入二十一世纪新时代,我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让学生回归常识,让教师回归本分。当今,国内外形势发生巨大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对我们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国际国内形势。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提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2018年,教育部提出“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是改革开放40年来本科教育面临的最好时机。我校当仁不让,在厚学的基础之上,立足当下,勇争潮头,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本科。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校形成了自身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并形成了“一种底色,三张名片”的显著办学特色。


“党旗领航”旗帜鲜明


我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领导方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有“红色工程师摇篮”的美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校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历次中央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根据习总书记提出的“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的工作要求。我校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行“一课一科一院”建设,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抓好“思政课程”建设,推进“课程思政”改革,让所有课上出“思政味”,所有任课教师挑起“思政担”,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努力做到门门课程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


“学在华中大”品牌响亮


学校目前有99个本科专业(实际招生专业94个),分布于文学、哲学、法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依托工科、医科优势学科和文科、理科高水平的特色学科,构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综合性大学的本科专业教育体系。2017年,学校启动按院(系)招生及专业分流改革,2018年,按院(系)招生全面铺开,推动专业设置的进一步优化。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我校不断探索新的路径,建立了学科交叉培养模式、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科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国际联合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优才优育模式等适应学生不同发展定位和发展路径的专业人才模式。


我校一直高度重视课程建设,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注重信息化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稳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近几年已先后建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44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7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9门,并立项建设校级责任教授课程194门和校级在线开放课程64门。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本科生海外交流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参与人数逐年增高。2015年本科生海外交流人数为470人,占当年招生人数的7%。2016年本科生海外交流人数为900人,占当年招生人数的12%左右,达到学校“十三五”规划中本科生海外交流比例10%的目标。2017年,本科生海外交流人数达到1381人,约占当年招生人数的18%,超出规划目标8个百分点以上。截至2018年11月,全校各院(系)参与海外交流学生已达1500人,交流人数比例达21%。



文化素质教育内涵丰富


1994年,我校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1997年,建立国内高校第一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998年,成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1999年,成为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二十多年来,我校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为指导思想,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文化素质教育深入人心,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同,基本实现了科学与人文相融、通俗与高雅相通、课内与课外互补、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生动局面,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升了校园文化品格,学校精神气质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




金秋音乐节





“古风华韵”传统文化晚会



校京剧社


先后承担25项部省级课题,提出了“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办大学就是办一个氛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等系列教育理念,开拓“人文讲座”等众多实践教育品牌,人文讲座持续开展了2287期,编辑出版的《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被誉为“重塑大学精神的力作”。积极承担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职责,大力推动全国文化素质教育的学术研讨,推进各片区基地学校开展交流,与香港、台湾地区的一些通识教育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逐步成为全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


我校一直以来有着良好创新创业教育传统和文化,立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部署,按照“育人为本、面向全体、融入体系、协同推进”的基本思路,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为重点,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现已逐步形成了从课内到课外、从创新到创业,校内校外相结合,以学生自主、动手实践、团队协作、学科交叉为鲜明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初步实现了创新驱动创业的高层次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学校的新名片。


学校大力建设大学生双创训练体系,不断扩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覆盖面和受益面,每年本科生参与各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覆盖面保持在70%。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创新创业竞赛奖励2346项,第二届、第三届“互联网+”大赛连续两年金奖总数居全国第一。在第四届中获得2金3奖1铜和“先进集体奖”及“红旅先进集体奖”。学校共获国家级、省级表彰9次,先后被评为“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授牌



第二届互联网+大赛颁奖典礼获四枚金牌



第四届互联网+颁奖典礼领取先进集体奖红旅先进集体奖


2017、2018年QS发布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我校均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6名。2016年“上大学网”发布《三类百强企业校招最爱去的大学排行榜》,我校位居榜首。学校创业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在校生或校友创设公司每年超过100家,吸引风投超过100亿人民币,位居同类高校前列。2017年,福布斯中国发布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单,一批校友登上榜单,入选人数位居全国高校之首。华中大创新创业现象备受社会赞誉。


长期以来,学校秉承“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形成了严格管理、从严治校的优良传统,培育了优良学风和教风,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评价。人才培养的道路任重道远,我们将牢牢抓住每个时期的时代精神,不忘初心,为努力“建设一流本科,培养一流人才”继续前行。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